?

創新初中生物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究

2021-10-18 01:58牛娟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21年17期
關鍵詞:創新性教學模式

牛娟

【內容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到生物這門學科,通過探究學習完成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拓展知識面,引導學生把握自然生物的學習規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加快教學創新的步伐,采用更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克服單一化的教學弊端,引導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在課堂內營造更加開放活躍的教學氛圍,優化教學體系,增添更多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環節,有效實現對學生知識技能和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打造更高質量的初中生物教學課堂?;诖?,本文就從強化學生主體意識、發揮探究教學優勢、創設生活情境、注重學生個性特點、拓展教學內容幾個方面論述了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學模式的創新。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程? 教學模式? 創新性

生物課程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物質世界,對學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科特點完成教學設計,加快教學的創新步伐,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調動學生生物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在良好的師生互動中打造高質量的教學課堂,增添教學的生機和活力。與此同時,教師要打破生物學習的學科界限,結合教學經驗從學生的興趣著手,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更全面地了解自然科學,探索全新的學習方法,步入正確地學習道路,從而有效構建更完整的知識體系,讓學生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力和學習熱情,培養各方面均衡發展的現代型人才。

一、強化學生主體意識

在教育工作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效掃清生物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障礙①。

比如,在學習到初中生物《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一課時,教師要在課堂上指引學生正確認識到生物學習是自己的事,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條件下順利推進教學工作。在這節課堂上,教師首先要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大致瀏覽這節課程涉及的主要內容,明確學習的方向。接下來,教師要讓學生以前后兩組為單位完成交流討論,說一說自己身邊有哪些生物,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就能從植物和動物兩大領域進行思考,借助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讓學生明確生物課程是建立在自然現象之上的學科,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之間有著緊密聯系,以此來增添教學活動的新鮮感,幫助學生從多個側面了解更多生物知識。在這種教學方法的支撐下,學生就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主動地參與到學習課堂上,在更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內幫助學生獲得更多學習成就感,讓學生在更輕松的心態中由被動接受知識的客體變為主動思考的主體,培養更優質的教學生源,為后續的教學活動做好充足準備。

二、發揮探究教學優勢

在新課標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學在課堂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有效提升了教學成果。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要靈活運用探究教學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加深學生對生物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比如,在學習到初中生物《練習使用顯微鏡》一課時,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顯微鏡是生物課程學習中的重要輔助工具,對于學好生物課程有著重要意義。在這節課堂上,教師首先要為學生講解顯微鏡的特點,幫助學生產生全新的認知。接下來,教師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幫助學生真真切切地完成實驗儀器的操作,在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在這一環節,教師要指引學生規范地完成操作,正確使用低倍鏡觀察生物玻片標本,能夠在理論知識的支撐下檢查實驗材料用具,正確地取鏡和安放玻片標本,使用光圈和反光鏡完成對光準備,靈活地完成焦距的調節,確保把物象轉移到視野中央。而在完成基本的操作和研究之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把顯微鏡清潔干凈,完整地放回鏡箱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就能有效總結出生物課程學習的特點和規律,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在交流合作中提升學習效率,啟發學生完成更深入地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幫助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效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和負擔,在師生的密切配合下確保教學活動達到理想的目標。

三、尊重學生個性特長

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長,才能讓世界變得多姿多彩。在初中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要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推動學生的個性養成及全面發展②。

比如,在學習到初中生物《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一課時,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會受到遺傳因素和生產環境的影響,在看待問題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見解。在這節課堂上,當為學生講解到哪些是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哪些是學習行為時,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所差異,這也就使得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見解。如,針對一些鳥類的捕食行為,一部分人會認為是先天性行為,也有一部分人會認為這是一種學習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能及時否認學生的見解,而是要把握時機完成理論知識的滲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先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之間的異同點,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更好地梳理本節課程的學習脈絡。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在互動環節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在分析學生學習狀況的基礎上改進教學方法,及時進行教學點撥,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活動是一件有趣的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生命的奧秘。在這種教學方法的支撐下,不但能從多角度、多層次完成因材施教,更能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調整教學方向,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要適當放低要求,而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則要加快其發展速度。更好地做到揚長避短,幫助每個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接受新知識,掌握學習技能,為學生更好地完成生物課程的學習任務提供重要的先決條件。

四、創設生活化情境

在生物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找到正確的教學切入口,加強課堂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在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中化難為易,幫助學生吸取更多新知識,構建更完整的知識體系,強化對學生學以致用意識的培養③。

比如,在學習到初中生物《細胞的生活》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透徹理解“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出學習的重難點,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化解心中的困惑,幫助其重拾學好生物課程的信心。在這節課堂上,教師要采用更加生動具體的方式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支撐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是什么?”在這一問題中幫助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幫助學生認識到細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接下來,教師就要采用舉例子的方法引導學生完成由淺入深的學習,幫助學生認識到細胞中有水分子、無機物、有機物,個體生命活動中的攝食、消化、吸收和排泄都是通過細胞活動完成的,同時通過類比的手法幫助學生認識到葉綠體、線粒體在植物生命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從不熟悉到熟悉的過渡,從宏觀到微觀的思考,啟發學生更輕松地回答問題,更好地感受到生物課程與日常生活之間是息息相關的。這樣一來,就能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強化學生的學習功底,讓學生真正愛上生物課程的學習,主動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生物現象,探索學好生物課程的技巧,走上正確的學習道路,推動初中生物教學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

五、全面拓展教學內容

在素質教育穩步推進的背景下,要求學生要從多方面涉獵新的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④。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要結合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完成知識的歸納整理,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在交叉學習中構建更龐大的知識體系,突出教學活動的創新特點。

比如,在學習到初中生物《傳染病及其預防》一課時,教師要認識到生物課程的學習本身就是建立在客觀現實之上的,為了完成生物學科的教學任務,要加強與其他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聯系,合理地完成教學過渡,幫助學生樹立更遠大的學習目標。在這節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講解傳染病的特點,幫助學生認識到傳染病是由什么決定的?思考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教材上探索問題的答案,以教材為依托帶領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除此之外,教師要根據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進行相應的拓展延伸,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從互聯網上搜集整理相關的教學資料,結合視頻教學的優勢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傳染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概率,結合多個學科的特點幫助學生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方法。而且,教師還要為學生傳授運用信息技術的技巧,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利用互聯網及時查缺補漏,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在知識運用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這樣一來,不但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全方位學習,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意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物課程的實用性,確保初中生物教學活動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初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其邏輯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具體來說,教師要強化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課堂上的運用,引導學生更直接地參與到學習課堂上,在自主討論中獲取新知識。與此同時,教師也要發揮好引導者的角色,規范準確地為學生講授新知識,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確保學生自然而然地愛上生物課程的學習,積極主動地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生物課程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化抽象為具體,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推動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全面發展,完成對學生生物核心素養培育的目標,推進對綜合型人才培養的工作。

【注釋】

① 余丹. 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的初步探索——二次探究法[D]. 東北師范大學,2017.

② 鄧太平. 新課標下初中生物探究性學習教學方法的探討[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8(15):164-164.

③ 蔡振祥. 探究教學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32):103-104.

④ 陳遠輝. 實現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2019(35).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第七中學)

猜你喜歡
創新性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談高中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流動幾何的創新性
論媒介文化的混雜性與創新性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忠實性與創新性——當代莎士比亞演出和改編批評的轉向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成公綏賦作的模式化與創新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