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究

2021-10-20 10:59吳碧蘭
學校教育研究 2021年15期
關鍵詞:正方形效率評價

吳碧蘭

長期以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然而學生卻沒有得到理想的發展,教學缺乏應有的效益。要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要明確自己在新課標中的角色定位,力求在課堂教學中培養良好的情感交流、創設活躍的教學情境、有效練習、優化課堂教學評價等。

一、培養良好的情感交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俗語說“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教師的情感能改善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傾向性。例如:在初上講臺時,我極力讓自己成為教室里的絕對權威,碰到不聽話的學生就罰。然而,這樣做效果不大。后來我改變了做法,如班上的小宇同學,上課總跟老師對著干,我找他談了幾次心,才了解到他剛插班來到這里,沒有學生喜歡和他一起玩耍,才做些異常的事情來吸引大家注意。我在堂上特意給他多點發言的機會,課后對其他學生做思想工作,讓學生多點和他一起玩耍,慢慢的小宇已經成為班上的優秀學生了??梢钥闯?,情感交流使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關系融洽,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問、勇于創新,對數學充滿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創設活躍的教學情境,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現代素質教育觀,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情境,優化手段,讓學生在愉悅的交往中發展學習技能。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我用彩色紙剪出各種漂亮的圖形(如小飛機、小魚、小車等等),學生看了很開心地說:“老師,這是怎樣剪出來的呢?”這時,我讓學生討論、自己動手剪一剪。于是,學生們認真地去剪,不一會兒,紛紛展示自己的作品:有蜻蜓、房屋等等,真漂亮!接著,我引導學生觀察剪出的圖形,讓學生們說出它們的特點,尋找它們的共同特點,使學生在融洽的課堂氣氛中學會了軸對稱圖形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盡可能地創設各種動手操作的情境,既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課堂上進行有效練習,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的課堂練習,其效果直接關系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實際價值。

(一)精心的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有效練習的前提

教師要關注課堂練習的設計,做到優選訓練題材。首先,要用好教材里的習題,其次,要精心設計一些教材外的習題作為補充。例如:在小學四年級的“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中,設計鞏固知識練習為擺卡片:

1.依次出示卡片:

教師把當中的數字遮住了,你知道它們分別是幾位小數嗎?

2.如果這兩個數進行加、減計算應該怎樣對齊?

3.請學生上臺展示。交流想法:小數加、減法計算,只有把小數點對齊了,才能保證相同數位對齊。

4.(教師出示第三張卡片)

這張卡片是一個什么數?它的小數點在哪?如果這個整數跟上面的數進行加減法計算,列豎式時數位該怎樣對齊?

(很好的突破小數位數不同的兩個數相加減以及整數與小數相加減這一教學難點。)

(二)合理利用課堂時間是提高課堂有效練習的關鍵

1.課前復習:在上課前復習練習時,應該及時檢查學生的復習工作的效果,適當進行點評,鞏固知識。記得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法時,我先讓學生回顧同分母分數加法的運算法則后,讓學生練習同分母分數加法。當最后我宣布只有鄭同學一人答案對時,其他學生都非常吃驚,我讓鄭同學把答案寫在黑板上時,學生們都明白了原來還可以繼續約分。我馬上補充說明:因為計算分數加法時,最后要約分成最簡分數為止。學生們很快理解了分數加法運算應注意的要點。

2.新授課的教學中:新授課中的“做一做”是很好地檢查學生對新授知識掌握情況,學生的理解掌握情況,及時加以鞏固,以免部分學生掉隊。

3.課后練習:學生學習能力先天有差異。我會為學生提供作業“套餐”,根據每天的教學情況,我將作業按難易程度由淺入深分為A、B、C三個層次。例如,在教學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之后,我設計了如下的作業:

A組:

(1)一個長方形操場的長是100米,寬是30米,它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多少?

(2)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4厘米,它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多少?

B組:

(1)一塊長方形廣告牌,長100分米,寬是長的一半,這塊廣告牌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2)一個正方形花圃的周長是80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C組:

(3)一個長方形的周長與一個正方形的周長相等,已知長方形的長為8厘米,寬為4厘米,請你求出正方形的面積。

(4)從一張長l0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紙中,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紙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模仿練習、變式練習、發展練習三類,此種設計可避免作業的枯燥乏味,調動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

四、優化課堂教學評價,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應重視過程評價,以定性描述為主,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币虼?,小學數學課堂評價要以學生發展為宗旨,構建開放的評價體系,要將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師生互評、教師評價結合起來。評價的方式既可采用書面考試、口試、作業分析等方式,也可采用課堂觀察、課后訪談、活動報告、建立成長記錄袋等方式。通過評價引導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體驗學習數學的過程,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讓評價為課堂教學注入一股新鮮的空氣,也為學生注入一股曖流,使學生思維之花開得更加鮮艷奪目,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只有通過良好的情感交流、師生互動、有效練習、優化課堂教學評價等教學策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問題情景和學習氛圍,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快樂,才能保證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猜你喜歡
正方形效率評價
“慢”過程 “高”效率
重構正方形
選用合適的方法,提升解答選擇題的效率
超級變變變
聚焦立體幾何命題 提高高考備考效率
移火柴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