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延時服務形式,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2021-10-20 11:29周艷
學校教育研究 2021年15期

周艷

摘要:學校作為教育主陣地,可采取“教師走課+學生走班”的延時服務形式,提升課后服務水平,既實現對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指導,更實現對學生藝體學習的拓展延伸,有效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關鍵詞:延時服務 教師走課 ?學生走班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指出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有效實施各種課后育人活動,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邛崍市南街小學作為課后延時服務先行先試單位,于2019年5月在邛崍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下開始實施課后延時服務,放學時間延遲到下午17:40。作為一所擁有76個教學班,學生超過三千人的大規模學校,全校所有任課教師均為專職教師,其中音樂、體育、美術等藝體學科教師共63人。學校在充分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把每天的延時服務分成了3個時段,一周5天共15個時段,其中11個時段用于本班文化類學科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家庭作業。剩下的4個時段則交由體藝學科老師負責,3個時間段由“教師走課”,1個時間段由“學生走班”,用于組織學生開展體藝類特色活動以滿足學生個性需求。

一、教師走課——固定主題,教師服務到班

教師走課是在班級不變、課表不變的情況下,老師走進走課組內的各班教室開展教學。為便于統籌安排和督導管理,教導處統一將全校延時服務時段安排課表化。其中每班每周安排3個時間段作為體藝特色活動課,由教師走課到班,服務到班。

(一)確定服務老師

以學年為單位、以就近為原則,優先安排3名在本班擔任了常規課教學的體藝科老師到班,本班老師不足或富余的情況下則鄰近班級的體藝科教師互相調劑。在所有走課老師中,體育老師走動范圍最大,通過全校統籌管理的方式走班到當天沒有常規體育課的班級開展1個時間段的延時服務。在延時服務時間段帶領學生開展體育活動,成為了每周3節常規體育課(一二年級4節)的有效補充,既增加了學生每周體育鍛煉的時長,又豐富了學生體育運動項目,有效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確定服務內容

服務教師在確定本人服務的班級后,根據自身特長確定年度服務主題,擬定服務計劃,編寫服務方案,交分管領導審核后實施。同時,學校還推出了特色班集體創建活動,鼓勵教師特長(含文化類科目任教老師)和學生愛好鍥合度高的班級申報特色班集體,增加本班特色活動時長(為控制學生總的活動量,減少其它體藝活動量或文化學科作業量)。目前全校共有19個班申報了特色班級體,包含了口風琴演奏特色班集體、英語表演特色班集體、兒童閱讀特色班集體、足球特色班集體等。

通過這樣一安排,全校每班每周擁有二至三個主題不同的體藝類服務課,學生在自己的原班不動,本班文化類學科教師指導完成家庭作業;體藝科老師走起來,到不同的班級指導開展藝體類活動。因為充分發揮了老師的優勢項目,既讓老師的服務活動活動組織得心應手,也能讓學生切實受益。

二、學生走班——巧設社團,學生個性發展

如果說各班固定主題讓教師走課到班主要考慮的是老師的優勢項目,那么年級社團、校級社團則以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為導向。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報興趣社團,讓學生在走班中興趣愛好得到尊重;思維得到開闊,藝體特長得到充分的發展。

(一)年級社團

每個年級每周固定1個時間段為年級社團活動課。學校在本校教師參與的基礎上引進了少年宮、文化館、文聯、川劇社等公益機構志愿者進校服務,開設了管樂、合唱、籃球、足球、舞蹈、編程、書法、繪本等二十余個年級社團供學生選擇。年級各社團名額總數為該年級學生數,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一項年級社團活動。各社團確定參與人數后,名額分配由學生家長“在線搶課”產生。年級社團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以能力鍛煉、學習提高為目的,活動豐富多彩,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有自我提升的空間和特長展示的舞臺,給學生個性發展和校園文化彰顯注入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

(二)校級社團

校級社團是年級社團的升級版,成員為全校范圍內選拔出來的藝體特長學生,每周固定時間進行兩次集中活動。校級社團打破了學生的年齡界限,由特點、愛好和興趣等方面比較接近的社員聚集在一起,他們在社團中互相支持,互相協同,共同成長,提高了綜合素質;他們在社團中學會溝通、合作和競爭,學會克制沖動,克服自我為中心,完成校園的社會化。同時,校級社團的成果也用于參加各級各類藝體活動和賽事,既讓孩子們有機會登上更高的舞臺,也能有效地提高學校的美譽度,促進社團活動的良性開展。

三千多名學生,年級社團、校級社團的全員裹挾,對學校硬件設施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為了提高各功能室的利用率,也為了分散老師的服務時段,年級社團、校級社團和特色班集體活動分散到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不同延時服務時段。錯時錯峰的巧妙安排,保證了教師走課、學生走班的延時服務得以順利實施。

經過兩年的實踐探索,邛崍市南街小學“教師走課+學生走班”已經成為成熟穩定的延時服務形式,獲得了家長的高度認可,學生參與延時服務的學生人數逐期增多,2020-2021學年下期參與延時服務的比例達到98%。兩年來,學生參加了成都市經典系列活動、成都市紅歌傳唱、成都市中小學生藝術節、成都市籃球聯賽等各級各類體藝活動,取得了優異成績,學校先后獲得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示范學?!?、“成都市籃球項目先進基地?!?、“成都市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優秀組織獎”、“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系列活動團體項目一等獎”等獎項榮譽。各項成績的取得印證了學校延時服務的有效組織對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藝體綜合素養提升具有明顯作用,經驗值得推廣。

當然,在實踐中學校也發現目前延時服務時段的社團種類還不夠多,每個社團人數還控制得不夠少,對學生的個性化、個別化指導還不夠深入細致。下一步,學校將在硬件條件及經費允許的情況下,一邊增設社團,一邊減少每個社團的學生人數,以便更充分地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發展。同時也呼吁更多公益性機構加入到學校延時服務中,共同為學生成長服務。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2021-07-27)

[2]羅燕.課后延時服務咋能叫好又叫座?[J].民生周刊,2021(15):7.

[3]趙瑩.開展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工作的思考[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07):7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