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攤經濟產生的社會效應探析

2021-10-25 22:19馬曉龍李振旗耿志瑤丁成
科學與財富 2021年25期
關鍵詞:經營者經營部門

馬曉龍 李振旗 耿志瑤 丁成

摘 要:隨著2020年兩會的召開,地攤經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在全國范圍內迅速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加快了經濟社會復蘇,但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本文意在探析如何使得地攤經濟所產生的正面社會效應大于負面效應,減少城市治理成本,并針對地攤經濟產生的負面效應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促進地攤經濟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地攤經濟;城市治理;協調發展

一、地攤經濟發展的背景

2019年底以來,突發的新冠疫情讓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尤其是個體自由職業者,生活陷入了困頓。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在2020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六?!薄傲€”,把保就業、保民生、穩民生作為政府工作著力點。全國人大代表楊寶玲建議,在進一步加強規范城市管理的同時,因地制宜,釋放“地攤經濟”的最大活力。地攤經濟連接著就業、民生,發展運用好了,可以有力的撬動就業、保障民生,加快經濟社會復蘇。比如成都設置了臨時占道攤點、攤區2234個,允許流動商販經營點17891個,增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但是,在開放“地攤經濟”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負面效應,使城市管理者面臨更大的考驗。

二、地攤經濟存在的問題

(一)商品質量問題

地攤經營要求低、投入成本小,幾乎無門檻,絕大部分地攤所經營的產品都是低等級產品,其中不乏一些假冒偽劣產品,產品及服務的質量幾乎不受相關部門監督,某些不法攤販欺騙消費者,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的現象時有發生。尤其一些販賣食品的地攤,生產的食品標準化程度低、生產過程透明度低,食品安全難以保證。消費者遭受損失之后難以追責,無法保證能夠得到賠償。

(二)占地經營問題

為了更多地售出商品,地攤經營者往往會選擇在城市人流量相對集中的區域進行擺攤經營,如車站、公園、學校、小區、商業步行街等,占據這些區域的道路、廣場等,這樣就很容易帶來公共交通擁堵,擠占大量的城市公共空間,給市民生活帶來不便也給城市管理部門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三)監督管理問題

對地攤經濟進行監督和管理的部門管理方法比較透明,且工作時間固定,容易被一些“精明”的地攤經營者摸清規律,與管理人員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規避檢查時間,在管理人員下班后再擺攤;相互通風報信,逃避管理,給相關部門的管理提高了難度系數。另一方面,地攤經營的監管涉及到工商管理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多個部門,多個系統、部門之間不易協調,還存在著很多監管盲區。此外,在地攤經營中還存在一些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現象有待管理。各地政府相關管理部門應深入調研,因地制宜,完善相應的監督和管理制度。

(四)售后服務問題

地攤經營流動性比較大,貨物來源復雜的,且目前針對地攤經營的法律尚不完善,對產品的溯源機制的缺乏,即使發現假冒偽劣的商品也難以追溯,加重了對商品來源的監控和管理的負擔。此外,當前許多食品攤點缺乏相應的食品安全監管,在出現食品安全或質量等問題,消費者主張維權時,難以取證,追責困難。

三、地攤經濟規范發展措施

(一)政府管理角度

1.對地攤經營者進行宣傳培訓,提升素質

相關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各種媒體多渠道進行宣傳引導。使地攤經營者有良好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維護社會公德,遵守相關管理部門的要求,保證產品質量、不占道經營、維護好經營環境。管理部門還要定期對地攤經營者進行培訓,增強相關的專業知識學習、熟悉行業規則以及相關法律條文、培養良好的道德素養,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此外,還可以建立地攤經營者之間的交流學習機制,使地攤經營者相互學習,共同發展。

2.科學規劃經營區域,釋放城市公共空間

相關管理部門要根據當地的地域特色和城市面貌進行科學、精細的規劃,在規劃經營區域時要進行系統、科學的論證,充分聽取經營者的意見。如果規劃攤點設置與管理制度不科學、不合理,人流量不足,攤販經營慘淡,又會回到原來的場所進行經營,回到原來的不利局面。盲目劃區,強制要求攤販到某指定地區經營,缺乏有效溝通協商與科學論證的決策只能費力不討好。

3.完善相關監管制度,讓城市管理“像繡花一樣精細”

(1)在地攤經營內容方面,分類管理,不同經營項目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對于占用空間小、不會帶來負面影響且居民生活必須的經營項目如修鞋、修自行車等要鼓勵經營;對于占用空間較大,會產生負面影響的經營項目要加強管理;對于一些負面影響大,又有風險隱患的項目,如燒烤、大排檔等,要嚴格管理。

(2)在地攤銷售的商品方面,相關管理部門要對地攤出售的商品進行質量檢查和價格控制,保障地攤所銷售的商品的質量,監管部門需定期對地攤商品進行抽樣檢測,對不合格商品進行公示,并計入經營者檔案,對于一些不合法不合規的地攤要堅決取締。

(3)在地攤經營者方面,制定準入條件。對于殘疾人、低收入家庭這些弱勢群體要照顧到,讓真正需要和適合的人群得到資質;對于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當前市場缺少的經營項目,應鼓勵經營;對于誠信經營,沒有不良記錄,信譽良好的經營者,也應準許進入;對于出售假冒偽劣商品、不按規定履行經營義務、不按規定區域經營、違反相關管理規定的經營者要禁止準入。

4.增強地攤經濟與地域文化的融合

目前,一些攤主在日常經營中上盲目跟風,售賣一時火熱的“網紅產品”,但網紅產品往往壽命很短,當后期這些產品熱度的逐漸降低,往往難以繼續經營下去。地攤經濟要想進一步發展,可以和當地的地域文化進行融合,突顯出自身的特色,營造文化氛圍,塑造成為當地的一個文化名片。如天津海河夜游、西安的大唐不夜城等吸引了大量海內外游客,都成為了展現當地文化特色的名片。

(二)地攤經營者角度:

1.組建行業自律組織

地攤經營者可以組建行業自律組織,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行業自律組織在相關政府指導和監管下,一定公共管理職權。相比較于政府的管理模式,地攤行業自律組織更加靈活、民主、公平,更能夠在市場秩序中最大程度的激發地攤經濟活力,從而助力地攤經濟發展,實現地攤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互聯網+”地攤經濟

在“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可以有力促進地攤經濟的發展。 在貨物來源上,電商平臺開始融入地攤經濟,地攤經營者可以方便地從互聯網電商平臺上獲得貨源;在經營模式上,地攤經濟和直播帶貨相結合,“云地攤”的形式也陸續出現。在“互聯網+”的時代,地攤經濟將呈現出更多的互聯網屬性,釋放出更多的活力。

四、結語

在地攤經濟的發展中,應該不斷找尋其存在的問題,相關管理部門也應該加大對地攤經濟的管理,謀求可持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攤經濟發展道路,引導地攤經濟進入新時代,讓城市更具煙火氣,提升民眾的幸福感受。

參考文獻:

[1]王巖.城市精細化管理如何包容地攤經濟——基于上海中心城區的實證調查研究[J].中國發展觀察,2018(13):47-51.

[2]于志勇,趙様.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地攤經濟政策的多源流視角分析[J].領導科學論壇,2021(07):70-75.

[3]熊穎,孫烈榕,李丹妮,楊璽煒,舒曉惠.新冠疫情下我國地攤經濟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以一二線城市為例[J].現代商業,2021(11):18-20.

[4]郭寧,張勛,張妹綺,汪京京,汪依哲.地攤經濟發展的法律困境與化解路徑研究[J].品牌與標準化,2021(03):79-84.

[5]劉志華.新形勢下推動地攤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21(05):42-43.

本文屬2020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地攤經濟產生的社會效應探析”,項目編號:S202010378267。

猜你喜歡
經營者經營部門
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塘區的田場與經營者
《經營者》征稿啟事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哪些是煤電部門的“落后產能”?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醫改成功需打破部門藩籬
“特許經營”將走向何方?
做一名聰明的集團醫院經營者
7部門
我國多部門聯合行動打擊網上造謠傳謠行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