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金融對居民消費驅動效應研究

2021-10-25 00:20湯俊鵬
科學與財富 2021年25期
關鍵詞:消費金融居民消費

湯俊鵬

摘 要:消費金融相關研究起步較晚,雖然學術界不乏有消費金融影響消費行徑、助力經濟增長和推動行業結構調整的研究,但在消費金融與居民消費方面深入研究較少,怎樣發揮消費金融對居民消費的驅動效應,如何為居民提供穩健的消費保障體系發展內需經濟,都是目前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消費金融;居民消費;驅動效應

一、文獻綜述與理論基礎

(一)消費金融是在既定的金融環境中,付出資產或信用來滿足自身消費需求的過程。

(二)消費金融是在金融環境下,利用可調動資源最大限度滿足個人消費需求的行為。中國學者也對消費金融進行定義。

(三)消費金融是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之一,通過打破流動性約束,降低即期收入的敏感性,增加未來收入的敏感性。在扶持政策和經濟環境驅動下,消費金融相關研究呈現多元化。

(四)消費金融市場遠未飽和,發展潛力大、創新空間廣,應進一步對其鼓勵、規范和引導,讓低成本、高效率的消費金融服務延伸到長尾人群,更好地撬動社會消費杠桿,促進經濟發展。

(五)“互聯網+”時代下,雖然存在消費慣性“棘輪效應”、消費習慣不可逆性,但是消費金融推動居民消費效果顯著;與此同時,租賃電商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消費金融將釋放巨大的市場空間。

(六)發展消費金融有助于拉動消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利于暢通國內大循環,而消費金融由點及面、全面鋪開需要進一步核心風控、規范發展。

二、消費金融對居民消費驅動效應

剔除2020年數據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消費對經濟貢獻愈發顯著。2019年我國總消費支出55.15萬億元,其中居民消費支出38.59萬億元,同比增長9.0%。消費是經濟內循環的源頭和活水,2019年GDP增加6個百分點,消費支出的貢獻量高達58.3%,起到了顯著的拉動效果。

消費金融不是過度消費、惡意消費,而是一種更加合理地規劃和分配收入的理性消費。近年來,消費信貸規模逐年龐大,占據了全部貸款的較大比例;消費貸款滲透(消費信貸余額與貸款余額的比重)作用顯著,消費信貸逐漸成為提升消費的重要助推器。

(一)從需求端看,電子商務的興起打開了消費需求缺口。消費金融是針對消費而提供的信貸,當期“大額剛性支出”獲得信貸支持,人們擺脫收入預算束縛,當期流動性約束被打破,激發了居民消費欲望,消費需求擴大。消費金融實現了消費形式的轉換,挖掘了“宅”消費、體驗式消費的市場潛力,迎合群眾消費偏好,豐富消費體驗,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心理預期。

(二)從供給端看,消費金融行業提供的理財產品在吸納社會閑散資金同時也會帶給人們一定額外理財收入,如余額寶、零錢通、財付通,支持“T+0”資金實時劃轉,極大緩解了儲蓄、投資和消費的轉換約束,消費條件改善,收入途徑拓寬,潛移默化影響了收入分配,提高了消費傾向,刺激了消費行為的發生。金融業沉淀著巨量社會資金,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和大數據征信系統支持,發揮著消費保險的作用,成為超前消費的力量支撐。

三、消費金融發展現狀

(一)消費金融的市場規模

2019年我國廣義消費信貸額43.97萬億元,占全部貸款28.72%,其中不含房貸的消費信貸為13.91萬億元。剔除2020年存在的不可抗力性,近10年來我國消費貸款一直保持穩健增長,短期消費性貸款從12.74%上升到22.57%,中長期消費性貸款從87.26%下降到77.43%,貸款結構發生調整,短期消費趨勢上漲,其中,2019年短期消費貸款約10萬億元,市場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缺口。

(二)消費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1、監管制度相對滯后,缺乏消費保護意識,個人信息私售牟利、高利貸、惡意催收等屢見不鮮,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2、發展過快滋生風險泡沫,積累大量的潛在風險,不斷降低的消費信貸門檻造成市場過度、惡意營銷,部分資金監管失控被挪用他途;

3、信用體系不健全,違規操作驟增,部分消費信貸平臺尚未納入征信系統,金融體系缺乏內部信息共享,多頭借貸、以貸還貸現象嚴重;

4、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消費觀念徹底轉變較難,區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明顯,人口老齡化嚴重,社保水平“未富先老”,高房價成為日常消費的隱性約束條件。

四、實證研究

(一)指標選取與模型選擇

1、指標選取及說明

(1)被解釋變量

人均消費支出(c)。本文出于數據可獲得性和可比性的考慮,采用人均消費支出作為被解釋變量,對居民消費能力進行量化處理。

(2)解釋變量

人均消費信貸(cc):各省消費金融余額由央行《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按部門)》整理所得,各省常住人口源于國家數據整理。為了消除不同省份人口基數差異性可能給實證結果帶來影響,選擇人均消費信貸余額對消費金融進行量化,并作為主要解釋變量研究其對居民消費的驅動效應。

人均可支配收入(pi):由各省的可支配收入與常住人口的比重來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數值越大,就表明可支付能力越強,居民消費水平相對更高。

社會保障水平(sec):由各省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占財政支出之比來表示。社會保障水平越高,就表明該省經濟發展水平越好,會直接影響到居民消費領域。

消費信貸滲透率(ccr):由各省消費信貸余額與貸款總額之比來表示。消費信貸滲透率越大,就表明消費信貸的認可度越高,彌補短期資金錯配,釋放即期消費活力,影響居民消費。

(二)實證分析

1、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和協整檢驗

單位根檢驗和協整檢驗主要是通過平穩性檢驗,從而避免虛假回歸的現象。而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和協整檢驗的前提是大樣本數據,時間維度最少為30,而本文數據的時間維度為10,不具備相應條件。

猜你喜歡
消費金融居民消費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
2017年居民消費統計數據資料
2017年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7%
2017年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
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的法律風險分析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消費金融發展新趨勢分析
后監管時代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趨勢研究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消費金融發展研究
居民消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