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問題相關因素分析及干預效果研究

2021-10-25 21:11李雙翔
高考·中 2021年9期
關鍵詞:干預效果相關因素中學生

摘 要:當前,廣大民眾的生活節奏變得非???,導致很多人群承受不住壓力,造成了各種心理問題。中學生一方面,需要完成學業,承受著一定的考學壓力;另一方面,受到當前的教育制度以及學校課程安排的影響,使得針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課并沒有得到關注與重視,讓很多學生出現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對于學生而言,中學時期至關重要,影響到孩子的性格、三觀的形成。所以,科學分析影響到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相關因素,并且編制出合理的干預措施可謂十分關鍵。本文首先說明了當前中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然后分析了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相關因素,最后提出了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干預對策,以便帶給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效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相關因素;干預效果

受到改革開放政策的影響,讓我國與外國在文化方面的交流變得更加頻繁,在此過程當中,帶給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很大的影響。如何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變成了一道難題。近些年來,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可知,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已經成為中學教育工作的主要關注點之一。由于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容易出現各種類型的心理問題,所以學校老師應該積極落實素質教育工作,從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入手,合理分析學生存在的各類心理健康問題相關影響因素,同時提出科學的干預措施,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干預的效果,以便確保學生身心健康。

一、當前中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

此次研究的過程當中,將某某市的第二中學當作案例,并且在2020年的5月份,以此學校的初一、初二、初三三個年級共計1560位學生作為調查問卷的研究對象。通過運用現場發放并填寫的方法,一共發放了問卷1560份,回收問卷為1554份,這當中的有效問卷是1500份。結合有效問卷最后的調查結果可知,從整體上而言,此學校中的中學學生心理健康情況較好,不過依然顯現出相關問題,具體如下:其一,中學學生普遍感到學習壓力較大。該問題已經在本次調查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中占據了第一位的位置。根據實際的調查數據,從中不難看出,初一學生存在輕度、中度等不同程度的學習壓力,其學生數量占據了整個年級調查總人數的大約46.65%,初二學生也存在輕度、中度等不同程度的學習壓力,其學生的數量占據了整個年級調查總人數的大約58.24%,初三學生同樣存在輕度、中度等不同程度的學習壓力,其學生的數量占據了整個年級調查總人數的大約77.14%。其二,存在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問題。根據實際的調查數據,從中可以看出,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已經成為中學生當前的主要問題之一[1]。其中大約33.57%的被調查對象覺得和自己的同學進行相處時,具有很大的難度,66.43%的被調查對象則認為和自己的同學進行相處的時候,曾發生過一定的人際沖突情況。其三,青春期階段的心理問題嚴重。由于步入中學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自身容易發生很大的情緒波動現象,易于增加消極情緒,并且時常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比較固執,同時還變得十分消極。對于此方面的調查數據具體為:初一、初二、初三年級依次存在26.53%、34.21%、37.44%的學生會出現輕度偏執的現象。

二、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相關因素的分析

從當前的情況而言,造成中學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因素非常多,不僅包含了學生個人的因素,同時也受到了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具體如下:

(一)學生個人心理方面的特征因素

對于中學生來說,身心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由于青春期是比較特殊的,在此過程當中,學生很容易發生各種不同的心理問題。其一,中學生的身心尚未成熟,一方面,要對個人的能力進行證明,學會獨立;另一方面,卻又難以徹底不依靠父母與老師。正是受到此種矛盾思想的影響,造成學生無法對個人形成科學的認知,使自己的情緒無法穩定,當獲得時十分興奮,但是碰到問題的時候,卻非常易于失去信心,產生消極的情緒[2]。其二,中學學生的社會經驗較少,三觀尚未真正形成,所以,在為人處世方面易于出現偏激的想法和行為,進而產生固執己見的問題。其三,因為中學學生已經開始有性意識,受到性心理發展的影響,讓其逐漸會和一些異性同學進行交往,但是因為在認知、個性等方面的差異性,造成交往的過程當中雖然形成了戀愛關系,不過卻無法保持長久。

(二)學校的相關心理教育制度不夠健全

受到中考壓力的影響,讓很多中學學生比較看重自己的學習成績,卻嚴重忽視了個人的心理健康。一些學校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當中,缺少對有關心理健康知識方面的講解,心理健康教師的數量也不足,沒有專門的心理咨詢室,欠缺相關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由此令很多中學學生出現了不同類型的心理問題,難以獲得科學的指導與幫助,導致對于學生出現的各類心理問題無法予以干預。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當中,老師所運用的教學方式不夠妥當,也容易帶給學生心理上嚴重的傷害,使其形成較大的心理壓力,進而造成各類心理問題的發生[3]。

(三)家庭教育環境不夠理想

根據心理學理論可知,親子關系的情況直接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心理健康,所以,父母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其自身的文化素質高低均會帶給學生很大的影響,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一些處在父母離異、父母不和睦的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中學生,往往容易產生自卑、悲傷等消極的情緒,進而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對待生活比較消極。顯而易見,長期處于此種家庭環境中的學生,通常存在十分謹慎、不夠自信等心理特征。并且,如果父母的文化學歷不高,那么出現心理問題的發生率會很高[4]。

三、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干預對策

(一)注重提升中學學生個人的心理健康意識

第一,應該提升中學學生個人的心理健康意識,明確個人的學習計劃。并且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使其在評價自己的過程當中保持客觀的態度,并且把一些大的目標可以分解為多個容易達到的小目標,隨后逐步完成不同的小目標。對于此過程來說,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個人的成就感,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信心。第二,指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能夠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學生和其他人進行交往的時候,需要多站在別人的角度進行考慮。當出現心理落差之后,需要學會采用接納的態度,并且改變錯誤的思想意識,確保心理平衡。當出現一些負面情緒的情況下,需要運用心理暗示和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或者進行運動、傾聽音樂的形式,以便達到調節自身情緒的目的[5]。第三,教師需要為學生介紹一些基礎的性知識,教會學生如何與異性同學進行相處。在此過程當中,能夠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性知識,并且和異性同學進行交往的時候,需要做到控制距離,學會科學處理這種關系。為此,注重提升中學學生個人的心理健康意識非常關鍵。

(二)加大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優化力度

對于學校來說,需要為學生設計出適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為學生介紹更多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尤其對于正處在青春期的中學學生來說,能夠幫助其解決很多不同類型的心理問題,使其能夠學會有效解決相關問題,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心,對待生活和學習變得更加樂觀,提高其對環境方面的適應能力。并且,學校需要設置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室,提供給學校師生、家長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6]。并且安排專業的心理教師進行答疑解惑,定期對外開放。并且借助開展心理普查、構建學生的心理檔案等方式,能夠分析不同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以便科學對其疏導。另外,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當中,班主任老師需要運用對班干部職能合理設計的方法,落實不同學生的工作職責,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則使學生的心理變得更加健康。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是啟蒙老師,家庭教育帶給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如何營造出良好的家庭教養環境,是每一對父母的必修課,對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十分有益。具體來說:第一,家長應該制定出較為嚴格的家規,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第二,家長應該深入掌握中學學生的心理特征情況,并且運用適合的教育方法,對自己的孩子多進行鼓勵與表揚,依靠不同的贊美,對孩子形成一定的激勵作用,有助于其學會肯定自己,增強個人的信心,進而確保心理健康[7]。

結束語

對于中學生來說,身心依然處于成長的時期,在此階段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進行思考和研究。鑒于針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干預工作屬于一個漫長且艱巨的工作任務,顯然無法短時間之內獲得良好的成效。為此,應該緊密結合各個年齡范圍的學生,掌握其心理特征,嘗試找到合適的心理干預方式,深入了解中學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進而采取合理的干預手段,讓學生能夠健康成長,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吳娜娜,嚴由偉,陳曉燕.中國七種心理衛生相關雜志心理干預研究模式及其問題[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9,178(104):177-178.

[2]高秀君,王芳芳,陳明澤.學習成績不良初中生心理衛生的干預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19,225(103):291-293.

[3]周琳,林威,王月云,等.深圳市初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048(005):599-604.

[4]王盟,劉炳倫,李仁軍,等.濟南市某校初中生心理健康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9,198(026):648-651.

[5]張松,王宏宇,李媛媛.初中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原精神醫學學刊,2019,145(204):213-219.

[6]詹艷杰.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影響因素及改善途徑[J].品牌:理論月刊,2019,178(221):196-197.

[7]馮曉黎,梅松麗,李晶華,等.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家庭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9,124(122):190-195.

作者簡介:李雙翔(1984年7月),男,漢,湖南衡陽祁東,中學年級部主任,中小學教師一級,大學本科,中小學數學教學。

猜你喜歡
干預效果相關因素中學生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歡迎來到《中學生博覽》大型團購會
阿托伐他汀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二級預防和干預效果評價
劍桿織機設計與人機工程相關因素分析
聯合治療方法對透析低血壓的干預效果
綜合性護理措施對前列腺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干預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