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采購管理方法

2021-10-25 14:13高原
科技研究·理論版 2021年11期
關鍵詞:物資采購供應鏈管理

高原

摘要:隨著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出現,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企業采購管理成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方式,強化了企業的采購職能,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采購效率和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本文對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采購管理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企業采購;物資采購

1 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模式

1.1 集中采購

所謂集中采購就是指所采購產品數量的集中,在集中采購模式下,能夠使企業獲得數量折扣和降低運輸成本。集中采購的第一個優點是集中采購模式下所需要采購的數量較多,而一般的供應商面對數量較多的采購訂單時,會給出更多的優惠條件,也相應提高了企業采購部門的議價能力,因為數量龐大的采購訂單可以作為企業采購部門議價的"底氣",供應商在面對大額訂單時也更容易"妥協"。集中采購的第二優點是能夠避免重復采購,提高采購效率。例如某企業所需要的某項原材料,如果分批量采購可能會導致出現重復采購的現象,從而造成了成本浪費。集中采購能夠避免出現重復采購的問題,從而降低勞動力成本。集中采購的第三個優點是具有較高的專業化。集中采購后,采購人員可以專注于某項產品而不是所有產品和服務,所以采購部人員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目標采購產品,對產品做到更細致的了解,提高專業化程度。集中采購的第四個優點是集中化采購能夠降低運輸成本。運輸成本是采購中的一項重要成本,大批量集中的采購可以享受到供應商更好地運輸服務,不但能夠降低采購方的在運輸方面的成本花費,還能夠降低供應商的運輸成本花費,是一種能夠達到雙贏的采購模式。因此集中采購模式一般運用于采購數量較大,金額較大的物資。

1.2 分散采購

第一,分散采購能夠使采購方更加了解自身的需求?;鶎訂卧匈I家對自身的了解程度要遠高于總部中心的采購人員,因為基層單元中的買家的采購方式更加分散化.精細化,能夠做到針對某個微小的需求進行采購。第二,分散采購可以實現當地采購。如果采購方具有在當地的業務,就可以實現當地采購,而采購方對當地供應商的了解會遠遠高于外地的供應商,基于這種了解,采購產品的質量能夠使采購方更加放心,還能夠降低企業的采購風險。第三,減少外界因素的干預。分散采購的規模體量較小,供應商能夠快速響應,能夠簡化集中采購中所需要的多個環節,快速完成從采購到交付的過程,從而減少采購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變動和意外,降低供需雙方所承擔的采購風險。因此分散采購一般用于采購數量較小,金額較少的臨時性.緊急性物資。

2 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的采購戰略制定

首先,在外包戰略上,企業將非核心的業務外包給其他的供應商企業,從而能夠將有限的資源全部投人到企業自身的核心業務上,采用這種方式對企業的核心業務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非核心業務通過外包的方式轉給其他供應商,在降低企業的日常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能夠加強與其他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得該企業能夠在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兼顧到整體的供應鏈市場,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其次,在戰略聯盟上,供應鏈上的企業之間形成協同合作的伙伴關系,所有的業務都將與其他企業協同合作完成。供應鏈上各企業有著不同的優勢(例如A企業具有技術優勢.B企業具有資產優勢.C企業具有渠道優勢等),通過將各供應商的優勢進行有效結合利用,從而最終形成良性的合作關系,提高企業之間的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將各企業的優勢最大化發揮,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使該供應鏈整體競爭力得到提升,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互惠互利關系,實現共贏的發展模式,最終能夠有效提高供應鏈中各企業的經濟效益,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3 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采購管理實施方法

3.1 加強供應商選擇工作

在一些大型企業的采購管理工作中,由于所需要采購的原材料數量較大,所以在該供應鏈下的大部分供應商都希望能夠與大型企業建立長久的

合作伙伴關系,而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則需要選擇最優質的供應商。優質供應商的選擇主要根據供應商是否能夠為大型企業提供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或服務,不論是在價格上或質量上,都需要具有突出的優點,才能夠成為企業選擇的對象。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需要將供應商的運營情況.成本控制.生產運作.技術開發等信息集中起來,對供應商每一項的能力作出科學.可靠的測評,最終判定備選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否能夠滿足企業生產的需求。經過企業的綜合測評,如該供應商能夠滿足企業的生產需求,則可以選擇:如不能滿足企業的生產需求,則不能選擇。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要對在該供應鏈上大型的供應商都要做出評價,即使經過評價后某供應商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也要做到貨比三家,從而能夠幫助企業選擇最優質.最合適的供應商。

3.2 選擇適宜的合作模式

第一,因為企業生產所需要的生產資料數量龐大且復雜,如果每一種生產資料都與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需要企業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尋找供應商和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上,會導致企業的資源產生一定程度的浪費。所以企業要做好生產資料采購的分類工作,考慮到每一種生產資料對于企業的重要程度,將核心生產所需要的核心生產資料與供應商之間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非核心的生產資料可以建立短期的合作關系,從而提高采購工作的靈活性,降低采購成本。第二,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還會導致供應商的產品質量下降。經過對市場的調查,發現許多供應商在與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后,在一定時間之后就會出現產品質量下降的情況,因為在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之后,供應商則不需要考慮銷售問題,從而降低其生存壓力,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出現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產品質量下降情況。第三,對于一些生產資料變化較快的企業,也不需要建立長期合作的關系。例如某些高新技術行業,其生產資料更新換代速度較快,企業與供應商之間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會導致其所需要的新生產資料無法滿足,從而對企業的創新和發展造成影響。所以企業在選擇合作模式時,要根據企業自身的需求.企業性質與生產資料需求的變化,選擇最佳的合作模式。

3.3 優化采購成本

在供應鏈管理的環境下,采購成本是影響采購工作的第一要素,所以在制定采購決策時,要做好供應鏈與市場的調研工作,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出發,立足于長遠的發展,不僅要考慮眼前的采購成本,更多的要考慮到所采購的生產資料的后續成本。企業可通過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采購戰略來重新構建采購成本的概念,將采購成本管理提高到企業戰略的高度,通過與供應鏈上企業之間信息共享.優勢資源整合等方式進行戰略合作,可以通過與供應商之間建立科研合作關系,以采購方的優勢來彌補供應商的短板,供應商的優勢也會反作用于采購方,從而實現雙方成本共同降低的良好局面,提高供需雙方的經濟效益,不論對于供應鏈上的供應方來說,還是對于采購方來說,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是新時代市場環境下最佳的發展模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不論是采購方企業還是供應方企業,都需要對自身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互利共贏作為主要發展目標,加強供需雙方的合作與交流,從而使供需雙方的發展需求都能夠滿足,共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婁春陽.供應鏈管理模式下關于連鎖零售企業采購管理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28)

[2] 王宇濱.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采購管理研究[J].中國商貿2019(021)

猜你喜歡
物資采購供應鏈管理
淺談物資采購過程中的風險及規避
企業物資采購管理模式探究
國有企業物資采購計算機審計方法研究與應用
新形勢下醫院物資采購資金管理模式的探討分析
淺談供應鏈管理前沿問題
淺談供應鏈管理前沿問題
淺析大數據環境下的企業供應鏈管理
ERP環境下的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物資采購管理的難點及對策
淺析食品企業存貨管理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