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護理對手術室患者滿意度的影響

2021-10-30 02:33陳顯琴
康頤 2021年17期
關鍵詞:患者滿意度人性化護理手術室

陳顯琴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護理對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與患者滿意度的實際效果。方法:從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中抽取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室護理,觀察組給予人性化護理,通過護理質量評分、患者滿意度、患者負面情緒評分評估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對比護理后兩組護理質量評分,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更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比護理滿意度,觀察組為96.7%,遠遠高于對照組83.3%(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比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手術室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減少患者的負面情緒,讓患者對護理工作更滿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手術室;人性化護理;患者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A 【DOI】

手術室是醫院重要的臨床科室,具有風險高、專業性強、工作量大、耗時長等特點,為確保手術效果,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手術過程中離不開有效的護理配合[1]。伴隨公眾自我保護觀念的增強,對醫護工作的要求更高,而手術室日常工作量龐大復雜,使得傳統的護理模式難以適應當前臨床護理工作的需要。為此,我們將人性化護理模式引入手術室護理中,給予患者人文關懷,使其身心都處于舒適的狀態,從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诖?,本次研究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外科手術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觀察人性化護理的應用價值,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所選的120例患者均是在本院擇期行手術治療,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25~72歲,平均年齡為(42.3±6.4)歲;骨科手術12例,普外科手術19例,婦科手術16例,泌尿外科手術8例,其它外科手術5例。對照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28~74歲,平均年齡為(42.6±6.5)歲;骨科手術10例,普外科手術22例,婦科手術18例,泌尿外科手術6例,其它外科手術4例。對比兩組基本資料可知,在年齡、性別、手術類型方面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1)滿足外科手術的相關指征;(2)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心電圖都無異常;(3)年齡已滿18歲,最大年齡75歲;(4)神志清醒,意識清楚,有較好的理解能力與溝通能力;(5)自愿參與本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2排除標準

(1)臨床資料不完整,難以評估效果;(2)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合并有心肝腎等臟器性疾病;(3)近段時間內出現功能性胃腸疾病,并服用胃腸動力藥物治療;(4)缺乏良好的溝通與理解能力;(5)不愿參與本次研究[2]。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護理,包括術前仔細核對患者基本信息,為患者講解注意事項。術中協助患者擺好體位,配合好醫師完成手術操作,術后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人性化手術護理,方法如下:

1.3.1術前人性化護理

(1)術前訪視:手術室護理人員與手術醫師一起進行術前訪視,了解患者的相關檢查結果、既往病史、藥物過敏史等情況。同時,熱誠地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向他們講解手術室環境、醫護人員、手術流程、麻醉方式等等,讓患者對手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針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手術疑問,要耐心予以解答,并多介紹一些成功的手術案例,幫助患者增加手術自信,消除焦慮、恐懼的負面情緒。

(2)心理護理:向患者介紹舒緩情緒的方法,如肌肉放松、深呼吸等方法。針對心理壓力過重,有心理應激反應的(如焦慮抑郁、言語激動、亢奮、溝通障礙),需給予對應的心理支持治療,護理人員要面對面與患者溝通,分析其心理問題,并給予針對性疏導。

(3)術前準備:術前對手術室徹底消毒,仔細檢查手術所用器械、設施,備好藥品。熟悉手術相關流程,將患者送到手術室,告訴患者別擔心,自己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并隨時向家屬通報你的情況,使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貼心與溫暖,消除對手術室的恐懼。

1.3.2術中人性化護理

提前調節好手術室的溫濕度,溫度以23~26℃為宜,濕度以42%~52%最佳[3]。根據麻醉方式協助患者保持適當的體位,對手術的順利實施有著積極的作用。護理人員在術中配合時一定要做到輕柔、準確、熟練、及時。如果患者有緊張、焦慮情緒,可采用語言與肢體安慰,多給予患者鼓勵與肯定。術中也不要討論與病情有關或手術方面的敏感話題,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適。在不干擾手術進行的條件下可探討一些患者感到親切、舒適的話題,消除其緊張情緒。要讓患者感到被尊重,應遮蓋好患者的隱私部位。加強體溫護理,緩解術中低體溫癥狀,可使用加熱器、保溫毯等工具,對所用的液體與氣體進行加熱加濕處理。應根據手術需要與患者情況選取合適的無菌透明敷貼、超薄敷料、3M透明敷貼等材料,抓好壓瘡防護管理、留置針管理工作,盡量減輕患者軀體方面的不適感。

1.3.3術后護理

(1)常規護理:術畢將患者送回病房,根據麻醉方式取恰當的體位。比如,全麻未醒者應采用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旁,給予吸氧。對于部分特殊患者需給予吸痰。同時,手術室護理人員與病房護理人員要做好交接工作。術后3日內手術室護理人員要定期到病房探望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詢問傷口疼痛情況、愈合狀況、有無發生感染、是否排氣等。

(2)病情監測:手術當天要嚴密監測相關生命體征,包括血壓、脈搏、呼吸等指標。觀察6~8h,直到生命體征平穩為止。針對全麻、危重或大手術患者,必須嚴密監測上述生命體征,一般15~30min檢測一次,待病情平穩后可改為1h檢測1次,并詳細記錄下來[4]。

(3)飲食護理:腹部手術通常要求術后禁食24~48h,等腸道蠕動功能恢復、肛門排氣后可以吃少量流食,術后第5~6日可改為半流食,第7~9日可改為軟食,之后恢復普食。對于術后留置有空腸營養管的患者應在術后第2日經營養管滴入營養液[5]。對于非腹部手術,應根據麻醉方式、手術大小、患者的全身反應來確定術后何時進食、食物類型等。比如,全麻者在麻醉清醒后,沒有嘔吐惡心癥狀后就可進食。局麻者如果術后無任何不適,就可以進食。手術范圍較大、全身反應較大的患者,需等反應消失后才可以進食。進食的順序都是先流食,再半流食,最后普食。

(4)康復活動:大多數患者術后24~48h內可嘗試下床活動,等病情穩定后可指導患者開展床上訓練活動,盡早下床活動鍛煉。這有助于增加肺活量,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也利于促進胃腸功能恢復[6]。

1.4 評價指標與評定標準

通過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SAS與SDS評分評價兩組護理方式的干預效果。(1)護理質量評分:采用本院自制護理質量評分表,涉及維度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操作、工作效率、基礎護理、護理管理等內容,滿分100分。低于70分視為較差;70~89分視為一般;90分及以上視為優良。(2)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涉及維度包括護理服務態度、護理基礎操作、綜合護理效果等內容,滿分100分。低于60分視為不滿意;60~80分視為滿意;80分及以上視為非常滿意。(3)SAS與SDS評分:通過SAS與SDS兩個自評量表評估患者焦慮、抑郁程度,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大提示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7]。

1.5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進行檢驗,采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并用率表示。若P<0.05提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護理質量評分

護理后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為(94.2±3.6)分,對照組為(85.4±2.7)分,(t=3.729,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

由表1可知,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更高,為96.7%,明顯高于對照組83.3%,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比兩組焦慮與抑郁情況

手術結束時兩組SAS、SDS評分差異不大(P>0.05),無統計學意義。術后一段時候后觀察組SAS、SDS評分明顯小于干預前,而且與對照組形成顯著差異(P<0.05),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手術作為一種有創療法,也屬于一種嚴重的生理與心理激源,可能導致患者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到手術的安全性與術后康復效果[8]。伴隨醫療事業的發展以及公眾健康意識的增強,對臨床服務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常規手術室護理難以滿足患者多元化的臨床需求。人性化護理近年來在臨床得到大量應用,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該護理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從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的訴求出發開展一系列優質、高效、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這一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增強患者意識,多進行換位思考,竭誠為患者服務,盡量幫助患者減輕痛苦,幫助患者盡快康復。

本次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均更高,而負面情緒評分則明顯更低(P<0.05),差異明顯。

綜上所述,對手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獲得患者的認可,患者滿意度更高,患者的負面情緒也得到明顯改善,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崔冰.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中的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4):552-553.

[2]羅敏,余良勝.人性化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0,31(1):139-140.

[3]孫錦花.人性化護理模式對手術室患者的應激水平及滿意度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1):221-222.

[4]董紅.人性化護理對改善手術室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效果[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7,23(6):192-193.

[5]袁敏,肖瑾.個性化人文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的效果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3):14353,14355.

[6]張俊強,周粲,趙元昆.人性化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以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8,25(6):825-826.

[7]張明媚,呂艷萍.人性化優質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11):1653-1655.

[8]黃家玉.護理干預措施在膽總管切開并肝葉切除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心理醫生,2017,23(2):198-199.

猜你喜歡
患者滿意度人性化護理手術室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
手術器械預處理在手術室的應用
手術室優質護理實踐分析
我的好奇心
北京市中醫院門診醫生的溝通方式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
皮膚軟組織擴張器在整形外科中的應用效果
人性化護理干預對剖宮產初產婦母乳喂養依從性的分析
綜合尿道護理應用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的效果研究
單顆前牙即刻種植修復后的牙齦美學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