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肥深度對潮砂土氮磷損失及土壤氮磷含量的影響①

2021-11-01 03:33榮湘民韓永亮彭建偉張玉平謝桂先潘治宇
土壤 2021年4期
關鍵詞:全氮氮磷氮素

侯 坤,榮湘民,韓永亮,彭建偉,張玉平,謝桂先,田 昌,潘治宇,韓 磊

施肥深度對潮砂土氮磷損失及土壤氮磷含量的影響①

侯 坤,榮湘民,韓永亮*,彭建偉,張玉平,謝桂先,田 昌,潘治宇,韓 磊

(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土壤肥料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長沙 410128)

以機插精量一次性側深施肥為背景,探究施肥深度對氮、磷損失及土壤氮磷養分的影響,為農業機械化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采用土柱模擬試驗,于2019年在湖南農業大學試驗基地大棚內進行,供試土壤為潮砂田水稻土,肥料為三元復混肥。試驗共設置6個處理:CK(不施肥)和0(表施)、5、7.5、10、12.5 cm五個不同深度施肥處理,監測氨揮發、田面水和滲漏水氮磷含量的動態變化以及土壤氮磷含量。結果表明:與表施處理相比,5、7.5、10、12.5 cm深施處理的氨揮發累積量分別下降68.07%、82.40%、99.98%、99.98%。10、12.5 cm深施處理的田面水總氮平均濃度,比表施處理分別下降84.82%、89.07%;各深度施肥處理的田面水總磷平均濃度較表施處理均大幅下降,降幅達92.43% ~ 99.56%。不同深度施肥處理的滲漏水中氮、磷平均濃度與表施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在0 ~ 20 cm土層中,5、7.5、10、12.5 cm深施處理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分別比表施處理提高了4.63%、12.25%、11.85%、5.69% 和6.40%、5.90%、6.09%、5.43%;20 ~ 30 cm和30 ~ 40 cm土層中,各處理間的氮磷含量差異不顯著。肥料深施能顯著降低氮磷損失,潮砂土的適宜施肥深度為10 cm。

深施肥;氮磷損失;潮砂土

我國是化肥消費大國,2019年的化肥用量為5 653.42萬t,其中氮肥2 065.43萬t,磷肥728.88萬t,復合肥2 268.84萬t[1]。但我國的肥料當季吸收利用率較低,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一般在30% ~ 35%[2]。較低的肥料利用率意味著較大的肥料投入才能保證作物的產量。據統計,我國水稻的平均化肥用量約180 kg/hm2,高出世界平均水平75%[3-4]。大量的肥料投入帶來的氮、磷流失,造成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如水體富營養化、地下水硝態氮含量超標等,其中氮的主要損失途徑有氨揮發、徑流、滲漏、硝化與反硝化等[5],如果將農田中化肥氮的徑流、滲漏和氨揮發三者之和視作農田化肥氮的損失對水體氮素面源污染的貢獻,其量約為490萬 ~ 500萬t[6]。磷由于在土壤中易固定,所以農田中磷素的流失以顆粒態徑流為主。據學者統計,農業總氮、總磷的流失是水體污染的重要來源,約占我國水體污染中總氮、總磷的57.2% 和67.4%[7]。

稻田氮素損失以氨揮發損失占主導地位,占總損失的9% ~ 60%[8-9];朱兆良先生對蘇南太湖流域稻麥輪作區的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徑流方式進入水循環的氮占氮總量的11.4%[10];滲漏損失最小,占1.4% ~ 2.78%[11],且以硝態氮為主。而在稻田磷素損失中,地表徑流損失是其主要途徑,約占總施肥量的3.59%,通過土壤滲漏水流失的磷素較少[12-13]。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水稻機插秧同步深施肥模式以其經濟高效的特點逐漸成為研究熱點。采用機械作業也使肥料深施變得易于操作,而肥料深施一直被認為是減少肥料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方式。已有研究表明,與農民習慣施肥相比,雙季稻在機插同步一次性側深施肥條件下以減氮20% ~ 30% 效果最好[14],施肥深度以6 ~ 10 cm為宜[15-17]。但在機插同步側深施肥的背景下不同的地區和土壤類型的最佳施肥深度存在差異。因此,本研究擬采用土柱模擬的方法,探究不同施肥深度潮砂泥水稻土的氮磷損失特征,為構建機插精量同步一次性側深施肥背景下科學合理的施肥深度提供科學依據,這對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于2019年4—6月在湖南農業大學土壤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校內基地進行。供試土壤為河流沖積物發育的潮砂泥,采自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永和鎮(28°11′0.72″,113°06′23.79″)試驗基地。土壤有機質、全氮、全磷、全鉀含量分別為16.62、1.21、0.54、11.51 g/kg,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為 48.9、21.2、156 mg/kg,pH 為 5.61。土樣采集后風干,挑去肉眼可見的細根、石塊后過1 cm篩保存備用。供試肥料為27.1–7.4–18.5(N-P2O5-K2O)三元機插專用復混肥。

1.2 試驗設計

采用土柱模擬試驗,模擬土柱裝置為PVC圓柱管,內徑20 cm,高度45 cm,土柱管下面開一小孔,連接配套的塑料管以便柱內液體流出,并配備閥門。管內土壤高度40 cm。根據施肥深度的不同,分別設置0(表施)、5、7.5、10、12.5 cm ,5個不同施肥深度處理,每土柱施用三元復混肥25.944 g,即每公斤土施用N 0.18 g、P2O50.05 g、K2O 0.12 g。復混肥料的氮源為尿素,且本試驗采用的施肥方法是點施,用直徑5 cm的圓柱形透明塑料管打孔,每個土柱中心打一個孔,將肥料均勻撒入孔中并用土將孔填至之前狀態。每個處理重復3次。

1.3 樣品的采集與測定方法

1)氨揮發的采集與測定。氨揮發采用密閉室間歇式抽氣法收集。密閉室底面直徑20 cm、高9 cm,采用透明有機玻璃制作。揮發氨吸收液為20 g/L硼酸,每次抽氣結束后,用標準稀硫酸(0.01 mol/L H+)滴定,計算土壤中氨揮發量。抽氣時,氣室內換氣速率控制在15 ~ 20次/min。施肥后每天上午9:00—11:00和下午15:00—17:00進行抽氣,作為當天氨揮發的平均通量計算全天氨揮發量,持續測定直至施氮處理與未施氮處理的氨揮發通量無顯著差異為止。

田間土壤氨揮發損失的計算公式為:

=(××14×10–2/)×(24/)

式中:為氨揮發通量,以NH3-N計(kg/(hm2·d));為標準稀硫酸的滴定濃度(mol/L);為滴定消耗稀硫酸的體積(ml);14為每摩爾NH3中N的質量數(g/mol);為捕獲裝置的截面積(m2);為氨揮發收集時間(h)。

2)田面水與滲漏水的采集與測定。施肥后,用自來水灌溉并保持液面3 cm,并將土柱底部收集滲漏水的閥門關閉。田面水采用針筒吸取,滲漏水是將土柱底部的閥門打開之后收集,不計滲漏量。于施肥后第1天開始取樣,此后每3 d取1次田面水和滲漏水水樣。測定水樣中總氮、總磷含量,總氮采用堿性過硫酸鉀消煮–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總磷采用過硫酸鉀消煮–鉬銻抗比色法測定。

3)土樣的采集與測定。于施肥后第36天,試驗結束后,分別取0 ~ 20、20 ~ 30、30 ~ 40 cm土層的混合土樣,測定土樣中氮磷含量。土壤全氮采用濃硫酸+混合加速劑消煮,蒸餾定氮法測定;全磷采用高氯酸+濃硫酸消煮,鉬銻抗比色法測定。

1.4 數據處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 22.0對數據進行處理與統計分析,處理間差異顯著性分析采用LSD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肥深度對氨揮發的影響

如圖1A所示,施肥后1 ~ 6 d,表施處理的氨揮發通量迅速升高,于6 d時達到峰值,其值為21.6 kg/(hm2·d),隨后迅速下降到6.8 kg/(hm2·d),至8 ~ 12 d,氨揮發通量緩慢下降,15 d后,表施與不施肥處理氨揮發相接近;而5 cm和7.5 cm深施處理分別在施肥后9 d(7.87 kg/(hm2·d))和13 d(3.73 kg/(hm2·d))出現峰值。其中,表施、5 cm和7.5 cm深施處理在施肥后12 ~ 13 d氨揮發通量出現小峰值,這可能是由于環境溫度升高所致(圖1D)。與表施處理相比,5 cm和7.5 cm深施處理的氨揮發通量峰值小且滯后,10 cm和12.5 cm深施處理的氨揮發通量與不施肥處理表現一致。由圖1B可知,不同深度施肥處理的氨揮發累計損失量表現為0 cm>5 cm>7.5 cm>10 cm≈12.5 cm≈ CK,分別占施氮總量的9.1%、2.97%、1.17%、0.18%、0.07%、0.06%。與表施處理相比,深施處理的氨揮發累積量下降68.07% ~ 99.98%,其中施肥深度在0 ~ 10 cm以內,各處理的氨揮發累積量隨施肥深度的增加而顯著下降,10 cm和12.5 cm深施處理的氨揮發累積量與不施肥處理之間的差異不顯著。由圖1B ~ 1C可知,當施肥深度達到10 cm及以下時可基本避免氨揮發帶來的肥料氮素損失。

(A:氨揮發通量;B:氨揮發累積量;C:氨揮發累積量與施肥深度的相關性;D:溫度動態變化;圖中不同大、小寫字母分別表示處理間差異達P<0.01、P<0.05顯著水平,下同)

2.2 不同施肥深度對田面水總氮、總磷濃度的影響

如圖2A所示,表施處理的田面水總氮濃度在第2次取樣(施肥后7 d)時達到峰值,其值為232.2 mg/L,5 cm和7.5 cm深施處理在第5次取樣(施肥后15 d)達到峰值,其值為184.56 mg/L和156.95 mg/L;而10、12.5 cm深施處理的田面水總氮濃度與不施肥處理無顯著差異。與表施處理相比,深施處理能有效降低田面水的總氮濃度峰值,且推遲峰值出現的時間。如圖2B所示,0 ~ 12.5 cm不同施肥深度處理田面水總氮平均濃度分別為70.50、91.52、69.49、29.04、26.96 mg/L,其大小表現為5 cm>0 cm>7.5 cm>10 cm> 12.5 cm,其中5 cm深施處理的田面水總氮平均濃度(91.52 mg/L)最高,且顯著高于其他處理。7.5 cm深施處理的田面水總氮平均濃度與表施處理之間的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10、12.5 cm深施處理和不施肥處理。施肥深度與田面水總氮平均濃度的相關性如圖2C所示,兩者具有較好的多項式相關性,相關性系數為2為0.816 5。

(A:田面水總氮濃度;B:田面水總氮平均濃度;C:田面水總氮平均濃度與施肥深度的相關性)

如圖3A所示,施肥后,表施和5 cm深施處理的田面水總磷濃度隨時間推移和施肥深度的加深而迅速下降,但7.5 ~ 12.5 cm深施處理的變化趨勢與不施肥處理相當。表施處理的田面水總磷濃度顯著高于其他處理,施肥后的第1次取樣田面水總磷濃度達到最大值32.98 mg/L,且在第1 ~ 4次取樣間(施肥后12 d內),其總磷濃度下降到7.44 mg/L,濃度下降77.4%,隨后下降速度趨于平緩,最后在3.0 ~ 1.7 mg/L波動。在整個取樣周期內,各施肥處理的田面水總磷平均濃度如圖3B所示,表施處理的田面水總磷平均濃度均極顯著高于其他各處理,為7.9 mg/L;5 cm深施處理的田面水總磷平均濃度極顯著高于7.5 cm深施處理,后者與10、12.5 cm深施處理之間的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不施肥處理;10、12.5 cm深施處理與不施肥處理之間的差異不顯著。深施處理(5 ~ 12.5 cm)的田面水總磷平均濃度分別比表施處理降低92.43% ~ 99.56%。

(A:田面水總磷濃度;B:田面水總磷平均濃度;C:田面水總磷平均濃度與施肥深度的相關性)

2.3 不同施肥深度對滲漏水總氮、總磷濃度的影響

如圖4A、B所示,各處理的滲漏水總氮濃度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各處理均在第5次取樣時(施肥后15 d)達到最大值。各施肥處理的滲漏水總氮平均濃度與不施肥處理間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比不施肥處理提高了29.4% ~ 35.7%,但各施肥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如圖4C、D所示,各處理的滲漏水總磷濃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趨勢,且各處理的滲漏水總磷平均濃度差異不顯著。磷在土壤中極易被固定,施肥量控制在P2O50.05 g/kg以內,施肥及施肥深度對磷素滲漏損失的影響不顯著。

(A:滲漏水總氮濃度;B:滲漏水總氮平均濃度;C:滲漏水總磷濃度;D:滲漏水總磷平均濃度)

2.4 不同施肥深度對氮磷損失的抑制效應

如表1所示,相比于表面施肥,不同施肥深度對抑制氮磷損失的效果以施肥深度大于10 cm時較好,氨揮發、田面水總氮和總磷分別減少了99.98%、84.82%、99.37% 以上,而滲漏的總氮、總磷流失差異不顯著??紤]施肥機械作業難易,10 cm為最佳施肥深度。

表1 不同施肥深度對氮磷損失的抑制效應(%)

2.5 不同施肥深度對不同土層全氮、全磷含量的影響

如圖5A所示,各處理0 ~ 20、20 ~ 30 cm和30 ~ 40 cm土層全氮含量隨施肥深度有依次升高趨勢。0 ~ 20 cm土層,全氮含量最高的為7.5 cm和10 cm深施處理,分別達1.063、1.060 g/kg,其次為12.5 cm深施處理,為1.00 g/kg;各施肥處理都顯著高于不施肥處理,在7.5、10、12.5 cm深施處理之間的差異不顯著,7.5、10 cm深施處理的全氮含量顯著高于表施和5 cm深施處理,表施、5 cm和12.5 cm深施處理之間的差異不顯著。20 ~ 30 cm土層,隨施肥深度加深,土壤全氮含量呈上升趨勢,表施、5 cm深施處理與不施肥處理間的差異不顯著,7.5、10 cm和12.5 cm深施處理的全氮含量顯著高于不施肥處理。30 ~ 40 cm土層,各處理的全氮含量差異均不顯著。在0 ~ 20 cm土層,肥料深施能顯著提升土壤供氮能力,其中7.5、10 cm深施處理表現最佳,相比于表施處理,分別顯著提高了0.116、0.131 g/kg,但5 cm和12.5 cm深施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圖5B)。

如圖6所示,在0 ~ 12.5 cm深度內施肥,各施肥處理0 ~ 20 cm土層的全磷含量均極顯著高于不施肥處理,但各施肥處理間的差異不顯著。在20 ~ 30 cm及30 ~ 40 cm土層中,各處理全磷含量間的差異均不顯著。

(A:土壤全氮含量;B:與表施處理相比0 ~ 20 cm土層全氮的增幅)

圖6 不同施肥深度對不同土層全磷含量的影響

3 討論

3.1 肥料深施對氨揮發和田面水氮磷濃度的影響

在我國南方水稻種植區,氨揮發是氮素損失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氨揮發氮損失量可達施氮量的9% ~ 60%,氨揮發主要發生在施肥后的7 ~ 9 d內。影響氨揮發的因素有施肥量、肥料類型、氣溫、pH、土壤類型、施肥方式等,其中田面水氨態氮濃度和田面水的pH[18-19]為影響氨揮發的直接因素。在施肥后,尿素迅速水解產生大量的氨氮,田面水NH4+-N濃度迅速升高,大量的氮素以NH3的形式揮發損失。已有研究表明,尿素深施能有效降低田面水NH4+-N,減少田間NH3揮發損失[20]。本研究結果表明,肥料深施能有效減少氨揮發損失,并在不同施肥深度處理間,氨揮累積損失量隨施肥深度加深而減少,當施肥深度達10 cm時氨揮發基本與不施肥處理相當。這一結果與徐萬里等[21]的結果基本一致。

在施肥后,田面水總氮含量與NH4+-N含量呈顯著正相關[18],且在淹水的條件下田面水總氮以NH4+- N為主,約占80% ~ 90%。本研究中,田面水中的總氮濃度隨著施肥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且施肥深度和田面水總氮濃度呈顯著多項式相關(圖2C)。表施處理施肥后的田面水總氮濃度迅速達到峰值,一周左右后下降并趨于平穩[22],深施處理的總氮濃度峰值后移,且峰值小于表施處理(圖2A)。究其本質可能是:氮素施入土壤后,深施處理的氮素在向田面水遷移的過程中,NH4+-N易被土壤膠體吸附固定,肥料施用越深,氮素向上遷移時經過的土體距離越長,到達土壤表面受到土壤的阻力越大,使得施肥深度越深田面水總氮濃度峰值下降且后移。不同施肥深度處理的田面水總氮平均濃度大小表現為5 cm>0 cm>7.5 cm>10 cm> 12.5 cm。一方面,可能是表施處理的氨揮發顯著高于其他各處理,由于較大的氮素損失,導致施肥后期田面水總氮濃度降低;另一方面,不同施肥深度中,5 cm深施處理的氮素遷移路徑和阻力最小,從而導致其田面水總氮平均濃度較高。

農田中的磷素損失途徑主要是徑流。在農民習慣施肥方式下,田面水總磷濃度在施肥后的1 d達到峰值,之后快速下降,一周后趨于穩定[23]。本研究中的表施處理田面水總磷濃度變化趨勢與前人一致。減少施肥后田面水中總磷濃度是減少磷素流失的基本措施。本研究中,不同施肥深度處理的田面水總磷平均濃度分別比表施處理降低92.43% ~ 99.56%,說明肥料深施能基本消除田面水中磷素損失。而田面水總磷濃度的變化原因可能是,土壤對磷酸根離子具有較強的固定作用,肥料深施后,磷素在達到土壤表面前就已經被土壤固定,部分顆粒態磷深施后要遷移到土表更是受到自身體積、重力和土壤本身的阻力等綜合效應而難以移動。本研究結果表明,肥料深施能有效降低田面水的總氮、總磷濃度,減少氮磷流失風險。

3.2 肥料深施對滲漏水氮磷濃度的影響

田間滲漏水中的氮磷濃度受土壤質地、氣候條件、作物、耕作方式等影響[24-25]。孟祥海[26]研究表明,氮素的滲漏損失會隨著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且在表施、深施和混施的不同施肥方式中,深施處理減少了氮的氨揮發損失,但可能會增加滲漏水中總氮的含量,這一方面說明了深施有減少田間氨揮發損失的優點,另一方面也說明探究合理的施肥深度,在減少氮素的揮發和滲漏損失之間取得一個平衡也有重要意義。在本研究中,不同施肥深度處理的滲漏水實時濃度變化趨勢一致,總氮平均濃度隨著施肥深度增加有上升趨勢,但施肥處理間差異不明顯。而滲漏水中總磷平均濃度各施肥處理間沒有顯著性差異,可能原因是土壤本身對磷素的固定,而土壤對于磷素的固定效果和土壤本身的磷含量有關。顧佳和葛云[27]研究表明,當土壤中的Olsen-P含量小于25.17 mg/kg時,20 ~ 40 cm土層滲漏水中總磷濃度基本不隨土壤Olsen-P含量的變化而變化,其可能原因是試驗土壤本身的Olsen-P含量沒有超過臨界值。陳亞宇[28]研究表明,滲漏水中總氮濃度隨著施肥深度的增加有上升趨勢,而總磷濃度變化趨勢不明顯。這可能與肥料深施使得肥料隨滲漏水下行,而土壤對磷素的固定強于氮素有關。

3.3 肥料深施對土壤氮磷養分分布的影響

施肥后肥料中的氮磷在土壤中的遷移分布受土壤類型、pH、灌溉方式、施肥方式等多方面影響[29]。本研究中,不同深度施肥能有效提高0 ~ 20 cm耕層土壤的全氮含量,且在5 ~ 10 cm施肥深度中,土壤全氮隨著施肥深度增加而提高,當施肥深度大于10 cm時,0~20 cm土壤全氮含量下降。這可能是由于施肥后氮素隨水向下遷移而導致,當采用肥料深施后,肥料中氮素的遷移還包括向施肥點周圍土壤的遷移,但施肥深度越深,向表土層遷移的阻力越大,而使得肥料養分能最大限度地被土壤吸附,從而提高土壤的供氮能力減少肥料的損失。該結果與陳亞宇[28]研究結果趨勢類似,其研究表明9 cm深度施肥處理土壤耕作層(0 ~ 20 cm)的供氮、供磷水平分別比不施肥、0 ~ 6 cm深度施肥處理提高3 ~ 20、0.5 ~ 0.9 mg/kg。本研究中,在0 ~ 20 cm土層,5、7.5、10、12.5 cm深度施肥處理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分別比表施處理提高4.63%、12.25%、11.85%、5.69% 和6.4%、5.9%、6.09%、5.43%;在20 ~ 30 cm和30 ~ 40 cm土層,各處理間的氮磷含量差異不顯著。其原因可能有兩點:首先,肥料深施減少了肥料的氨揮發損失和滲漏損失,提高了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其次,本研究中沒有種植植物,沒有植物對土壤養分的吸收。

4 結論

肥料深施能夠顯著降低氮磷損失,施肥深度在5 ~ 12.5 cm,施肥深度越深,損失越少;在5 ~ 12.5 cm的深度區間施肥,氮磷的滲漏損失差異不顯著。肥料深施能顯著提高0 ~ 20 cm土層的氮含量,但氮素有隨施肥深度增加而下移的趨勢;不同施肥深度對土壤磷含量的影響不顯著。綜合考慮氮磷損失、土壤培肥及作業難易問題,10 cm為潮砂泥水稻土的最佳施肥深度。

[1] 國家統計局.關于2019年糧食產量的公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12/t20181214_1639544.html.

[2] 朱兆良.我國土壤供氮和化肥氮去向研究的進展[J].土壤, 1985, 17(1): 2–9.

[3] 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DB/OL].Statistical databases, 2004.http://faostat.fao.org.

[4] 彭少兵, 黃見良, 鐘旭華, 等.提高中國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J].中國農業科學, 2002, 35(9): 1095– 1103.

[5] 田玉華, 尹斌, 賀發云, 等.太湖地區水稻季氮肥的作物回收和損失研究[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2009, 15(1): 55–61.

[6] 朱兆良, 孫波.中國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對策研究[J].環境保護, 2008, 36(8): 4–6.

[7] 饒靜, 許翔宇, 紀曉婷.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現狀、發生機制和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 2011, 32(8): 81–87.

[8] 宋勇生, 范曉暉.稻田氨揮發研究進展[J].生態環境, 2003, 12(2): 240–244.

[9] Zhang Y S, Luan S J, Chen L L, et al.Estimating the volatilization of ammonia from synthetic nitrogenous fertilizers used in 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1, 92(3): 480–493.

[10] 朱兆良.農田中氮肥的損失與對策[J].土壤與環境, 2000, 9(1): 1–6.

[11] 連綱, 王德建, 林靜慧, 等.太湖地區稻田土壤養分淋洗特征[J].應用生態學報, 2003, 14(11): 1879–1883.

[12] 楊蓓蓓, 劉敏, 張麗佳, 等.稻麥輪作農田系統中磷素流失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6): 56–63.

[13] 張子璐, 劉峰, 侯庭鈺.我國稻田氮磷流失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應用生態學報, 2019, 30(10): 3292–3302.

[14] 鐘雪梅, 黃鐵平, 彭建偉, 等.機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對雙季稻養分累積及利用率的影響[J].中國水稻科學, 2019, 33(5): 436–446.

[15] 劉海東, 唐湘如, 趙烈, 等.不同施肥深度對直播水稻氮素積累與轉移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 2016, 31(5): 216–221.

[16] 陳雄飛, 羅錫文, 王在滿, 等.水稻穴播同步側位深施肥技術試驗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 2014, 30(16): 1–7.

[17] 吳敬民, 姚月明, 陳永芳.水稻基肥機械深施及肥料運籌方式效果研究[J].土壤通報, 1999, 30(3): 110.

[18] 黃思怡, 田昌, 謝桂先, 等.控釋尿素減少雙季稻田氨揮發的主要機理和適宜用量[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2019, 25(12): 2102–2112.

[19] Chen A Q, Lei B K, Hu W L, et al.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a volatilization on rice grown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and its quantitative predictions in Erhai Lake Watershed, China[J].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15, 101(1): 139–152.

[20] Yao Y L, Zhang M, Tian Y H, et al.Urea deep placement for minimizing NH3loss in an intensive rice cropping system[J].Field Crops Research, 2018, 218: 254–266.

[21] 徐萬里, 劉驊, 張云舒, 等.施肥深度、灌水條件和氨揮發監測方法對氮肥氨揮發特征的影響[J].新疆農業科學, 2011, 48(1): 86–93.

[22] 柳云龍, 盧小遮, 龔峰景, 等.稻田施肥后田面水氮素動態變化特征[J].江蘇農業科學, 2017, 45(21): 268–271.

[23] 龔娟.施磷對稻麥輪作農田磷流失影響及其磷投入閾值研究[D].合肥: 安徽農業大學, 2017.

[24] Xie Y, Tang L, Yang L, et al.Polymer-coated urea effects on maize yield and nitrogen losses for hilly land of Southern China[J].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20, 116(3): 299–312.

[25] 王笑影, 呂國紅, 賈慶宇, 等.稻田水分滲漏研究I.滲漏現狀及成因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 2010, 38(11): 5763–5766.

[26] 孟祥海.施氮水平及施氮方式對稻田土壤滲漏水三氮濃度影響[J].黑龍江農業科學, 2014(10): 26–29.

[27] 顧佳, 葛云.直播稻田滲漏水磷素動態變化及滲漏流失潛力研究[J].四川環境, 2010, 29(6): 28–32.

[28] 陳亞宇.不同施肥深度對水稻氮磷鉀動態變化及生長和產量的影響[D].長沙: 湖南農業大學, 2015.

[29] 郝樹榮, 王子欣, 潘永春, 等.稻田總磷遷移規律與最佳灌排模式研究[J].農業機械學報, 2019, 50(10): 306–314.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Depth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es an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in Aquic Sandy Soil

HOU Kun, RONG Xiangmin, HAN Yongliang*, PENG Jianwei, ZHANG Yuping, XIE Guixian, TIAN Chang, PAN Zhiyu, HAN Lei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Soil and Fertilizer Resources, Changsha 410128, China)

By using soil column simulation with machine-planting precision one-time deep fertilization as the background, the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depth on the losses and conten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ere studied by an experiment conducted in 2019 in the greenhouse of the Experimental Bas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The tested soil is aquic sandy soil (paddy soil), the tested fertilizer was ternary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six treatments were set which included CK (no fertilization) and five fertilization depths (0, 5, 7.5, 10 cm and 12.5 cm).The chang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in ammonia volatilization, field surface water and seepage water as well a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in soil were monitored.Compared with the 0 cm treatment, the accumulations of ammonia volatilization in 5, 7.5, 10 cm and 12.5 cm depth treatments decreased by 68.07%, 82.40%, 99.98% and 99.98%, respectively; total nitrogen in field surface water in 10 cm and 12.5 cm depth treatments decreased by 84.82% and 89.07%, 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phosphorus in field surface water unde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decreased by 92.43%–97.56%.Compared with 0 cm treatment,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leakage water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depth treatment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s of 0–10 cm soil layer in 5, 7.5, 10 cm and 12.5 cm depth treatments increased by 4.63%, 12.25%, 11.85%, 5.69% and 6.40%, 5.90%, 6.09% and 5.43%, respectively.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between 20–30 cm and 30–40 cm soil layers.In conclusion, deep fertiliz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es, and 10 cm is appropriate fertilization depth for aquic sandy soil.

Deep fertilization; Loss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quic sandy soil

S511

A

10.13758/j.cnki.tr.2021.04.006

侯坤, 榮湘民, 韓永亮, 等.施肥深度對潮砂土氮磷損失及土壤氮磷含量的影響.土壤, 2021, 53(4): 707–714.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8YFD0800501)、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019JJ50233)和湖南省教育廳創新平臺開放基金項目(19K046)資助。

xiaohliang@163.com)

侯坤(1994—),男,湖南郴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施肥原理與技術。E-mail:243591457@qq.com

猜你喜歡
全氮氮磷氮素
玻利維亞擬建新的氮磷鉀肥料工廠
不同氮肥用量對小麥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響
常規施肥與氮磷鉀施肥對CX-80雪茄煙品質的影響
不同產量潛力小麥品種氮素積累與轉運的差異
誘變結合小孢子培養的氮高效大麥DH株系評價
高溫脅迫下番茄臨界氮模型的建立及氮素營養診斷*
西藏主要農區土壤養分變化分析
三峽庫區消落帶紫色土顆粒分形的空間分異特征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有機質、全氮及堿解氮分布格局及關系
套種綠肥對土壤養分、團聚性及其有機碳和全氮分布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