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思政課教學如何做好價值引領

2021-11-03 17:55王婧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2期
關鍵詞:態度思政價值觀

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培塑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主渠道。思政課要實現從“傳授知識”到“傳遞價值”的完整過程,解決好學員從“知”到“行”的統一問題,就必須樹立起全過程育人理念,將價值引領體現在思政課教學過程每一個環節中。

一、高校思政課教學要做好價值引領

價值引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在要求,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的的重要方面。高校思政課教學只有做好價值引領,才能使正處于人生“拔節孕穗期”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引導他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1、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盵1]扣好第一??圩?,對于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過程,是邁向成熟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大學時期,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在這一時期耳濡目染接受到的知識熏陶,最容易對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深刻影響。對這一時期的大學生,正確做好價值引領,猶如在他們的人生航向上點亮燈塔,使他們不會迷航。

2、信息化條件下大學生價值觀易受到不良社會思潮的沖擊

00后大學生被稱為“網生一代”,他們所處的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成為他們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各類虛假的、碎片化的、斷章取義的信息充斥著互聯網,對于這些信息,如果大學生缺乏基本辨別能力,不加分辨地接受,結果必然導致思想的極度困惑。還有很多刻意迎合大學生獵奇心理的段子、圖片、視頻、節目等,實則包裹著歷史虛無主義等內核,具有很強的毒害性。如果不能提升大學生的辨別能力、不能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價值導向,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就會有遭受嚴重的“演變”“分化”的危險。

3、思政課只有做好價值引領才能實現立德樹人

面對復雜的意識形態斗爭形勢,高校思政課肩負著重要使命。思政課如果不能贏得學生的認同感、提升學生學習的獲得感,則會喪失對大學生思想領域的引領,將意識形態主導權拱手讓人。思政課如果僅僅只是向學生普及知識,那么就不能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而僅僅是政治知識課。只有把學生腦子里的地方建設好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思政課才能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

二、思政課教師要在教學中向學生傳遞正確價值觀

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發揮主導作用,在課堂上向學生傳遞正確價值觀。教學活動的功夫實際在“詩外”,僅僅靠嘴上去說往往是空洞的,要想做好思政課的價值引領,需要思政課教師自身信仰堅定、態度虔誠、認真嚴謹、方法多樣,給學生樹立從“經師”到“人師”的榜樣。

1.教師應以虔誠的態度對待育人工作

清華大學歷史上的著名校長——梅貽琦的一篇文章《大學一解》,其中有這么一段話:

古者學子從師受業,謂之從游。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反觀今日師生之關系,直一奏技者與看客之關系耳,去從游之義不綦遠哉!

這就是梅貽琦提出的教育“從游論”。梅貽琦是清華大學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他非常重視教師的師德師風,堅持認為好教授應當首先重品德、重身教,這一點在清華大學形成了深遠影響的。清華大學已退休的86歲高齡的薛克宗教授每次給學生授課,臨上課前還在不停的修改課件,要讓其中的例子更適合不同聽眾的特點。薛教授的授課過程,聲音洪亮如鐘,教學內容詳實,層次分明,對每一個問題的論述都達到力透紙背的程度。當談到自己對待教學的態度時,他先是用手寫板書的方式,引出著名的教育學家弗萊登塔爾的話:“沒有一種數學思想如當初被發現時那樣發表出來,一旦問題解決了,思考的程序便顛倒過來,把火熱的思考變成冰冷的美麗?!毖淌谕ㄟ^嚴謹論證證明了無論學哪一門課程,都不能只給學生一個冰冷的美麗,而是應當盡力把火熱的思考過程展現出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實很難。但是薛教授卻身體力行地踐行著一位終身教育工作者的堅定信仰。已經退休20年、還能保持這種對待教學虔誠恭敬的態度、飽滿的熱情,這樣的教授上課,學生從教師的態度中就能獲得許多關于人生的正面思考和領悟。

2.教師應以嚴謹的態度進行教學設計

教師具有嚴謹治學的態度和風格,對于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國外有一句諺語叫做:“how you teach is also what you teach.”國學大師錢穆教學時并沒有太多過于華麗的辭藻和精心包裝過的包袱設計,但是單憑每次滿滿的手寫板書就贏得了每個學生的心。正是由于對于學術的嚴謹態度,將實事求是的思想理念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子里。著名歷史學家授何兆武先生,上課時通常夾一個包,裝著的將講稿上有密密麻麻的字,然而講的過程中,他基本上不看,因為那些材料對他來說都“歷歷如數家珍,已經印在大腦中”。晚年他幾乎雙目失明,卻能夠直接跟助手說“你將我的哪個書屋的哪個書柜的的第幾本書找出來,然后找出來的第幾頁第幾行”。還有一些老師,教材爛熟于胸,講課過程不用看,要點用123標寫的工工整整,講完即練,直接在黑板上出題,畫出的線條橫平豎直,跟打印出來的一樣,每一個或簡單或復雜的電子器件,跟繪圖一樣,每一個參數都準確標出,就像頂級公司的工程圖一樣。對于他們的教學內容,學生聽完不一定能記住很久,但是對于他們在課程上展現給學生的治學態度,卻是能夠深深地影響每個人,嚴格的風范會深深印入學生的腦子里。教師在課堂上旁征博引,每一個觀點都有著精準而豐富的例證,每一個例證都有明確的出處,教學過程被雕刻地猶如一件構思嚴謹、呈現精妙的藝術品,聽課帶來的享受必然是巨大的,這其中,老師所付出的艱辛無疑也是巨大的。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教師不再對知識占有具備絕對話語權,一位教師要想真正給學生施加深刻影響,絕不僅是知識層面給予講授,而要真正用自己嚴謹治學的態度去“傳道”,以此達到“授業解惑”的目的。教師本人如何教授知識,往往比教什么更重要。

3.教師應以開放的態度優化教學手段

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有一句話叫“思想政治教育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放在教學中,也完全適用。信息時代,傳統教學必須和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取長補短、互通有無。

當前,慕課發展對于傳統教師的教學地位提出了嚴重威脅和挑戰。一名思政課教師如果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主動做好課程的混合式設計,那么學生勢必會主動到線上去尋找其他更加優質的教學資源。假如失去了對學生的吸引力,思政課也就根本談不上價值引領了。線下課堂也有著線上所不具備的優勢。只有在面對面的教學中,學生才能更真實地感受到教師的表情、語氣,從而對教學內容形成立體印象;也只有在面對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啟發式的提問、有邏輯的追問,才能達到深度的教學目的,真正實現價值引領。教學的本質是溝通,因此,課堂交互強度是直接決定老師是否能夠戰勝慕課名師的關鍵,也是思政課向學生深度傳遞價值的關鍵。在新的教學條件下,教師不再完全是一個優質教育資源的提供者,而是一個能使學生高效、高質量學習的組織者。網絡時代,教師必須思考如何利用好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環境四大要素,整合各方積極因素,打造好一個混合式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其中,整合的關鍵在于對這些要素的網絡化拓展上。運用自己積累的慕課資源,對不同層次、認知特點差異較大的學生設定不同的培養目標,依據目標層次不同,對教學手段進行個性化設計,才能達到思政課全過程育人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做到“四真”

學生是思政課教學的主體。思政課能否實現有效的價值引領,最終還要落腳在學生的學習效果上。思政課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價值引領,就是要讓學生能夠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思政課講授只有做到有歷史的縱深感、與時代聯系的緊密感、話語體系與時俱進,學生才會真的走入其中,思想到行動才會發生真的改變、產生真的影響。在課下,只有引導學生主動實踐、通過調查研究去印證課堂上吸收的觀點,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教學內容才能真的轉化為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從而深層次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形成,引導他們堅定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注釋:

[1]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年5月5日。

參考文獻

[1]顧鈺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慕課熱”以后的“冷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導刊》,2016年1月。

作者簡介:王婧WangJing 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猜你喜歡
態度思政價值觀
課程思政邁向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我的價值觀
寓莊于諧:高中思政課堂教學語言活力之彰顯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價值觀(二)
價值觀(一)
夏天好煩 懶也能穿出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