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曲演員的演唱特點和發聲技巧

2021-11-03 00:02蘇正國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2期
關鍵詞:戲曲演員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戲曲作為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舞臺藝術形式,受到了廣泛關注。對于戲曲而言,不同演員的唱腔所表達出的人物情感,能夠展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與心理活動。戲曲藝術不斷發展與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分為行當與角色兩種,其與戲曲唱法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不同戲曲演員的演唱風格、技巧、音域、音色等都有其各自的特點?;诖?,本文針對戲曲演員的演唱特點、發聲技巧進行研究,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演唱特點;戲曲演員;發聲技巧

前言:

戲曲作為我國獨立的藝術種類,結合了音樂、美術、文學、舞蹈等文學藝術,是一門較為綜合的藝術形式。從戲曲表演層次而言,唱腔是其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傳統戲曲中,唱詞語言不僅僅是一種單純文學,更是具有生命力的語言文學,其主要強調以多元化的藝術手段,以歌舞形式演繹故事,將戲曲內容進行展現。因此,戲曲演唱也可當做以形式語言所表達出的思想內容。

一、戲曲演唱中存在的影響因素

在戲曲的各個角色行當中,主要劃分依據便是人物的性格、性別、社會地位、年齡等。由于不同人物所展現的人格及思想內容并不相同,所以對應的演唱技巧和手段也不盡相同,通常情況下,不同劇種是結合自身傳統特點,對各個行當角色演唱表現方法有著相應要求。與此同時,因人物性格不同,所對應的戲曲故事情景也不同,在實踐演出過程中,演唱會會出現許多變化。例如,湖北楚劇、河南豫劇等劇種,即便角色行當十分齊全,但也不能以偏概全的用統一特點替代角色的創造。由此可知,即使是同一角色的行當,如若處于不同情況時期下,其所展現的演唱不相同,根本原因在于演員自身便存在差異性,所以在呈現行當角色時,其演唱風格與特點也有著明確區別。

二、戲曲演員的演唱特點發聲技巧

(一)演唱特點

1.戲曲唱腔。戲曲唱腔主要強調音樂與語言的相互依附與充分融合,這能使戲曲唱腔突顯出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演唱藝術形式。在戲曲演唱過程中,主要方法是將咬字進行分解處理,分別劃分為頭、腹、尾三部分。在字的聲母發聲部分,是依據唇、齒、舌、牙、喉的“五音”。在實際演唱過程中,需通過延長各個字的聲音,將其劃為開、齊、撮、合的“四呼”。在戲曲演唱過程中,不僅需發出正確的韻母和聲母,還需要確保每個字歸韻、收音部分處理的適宜、合理。收音是指變化字音的過程,當每個字要開始演唱時,都需要以收音部分讓聽眾清楚,在此基礎上繼續演唱下一個字,通過該種形式,能夠使句子與句子、字與字之間在結束后,形成獨具特色的語勢、語氣,從而使人們能夠聽懂戲曲唱詞所要呈現的內容。而歸韻則是指將唱詞末尾的字分到唱詞所存在的韻轍,對于唱詞的韻腳詞,需將其分到相對應的韻轍中,進而實現統一唱詞韻腳的目標。實際上,收音與歸韻屬于相同的問題,只是因角度與不同唱詞對應的韻腳不盡相同,所以總結為唱詞獨有的特征。

2.演唱氣息。演唱氣息作為戲曲演唱的根本,主要運用腹式呼吸技法。人們的呼吸是呼吸器官的自然反應,但在戲曲演唱過程中的呼吸,則是一種有意加量的呼吸形式。對于戲曲演員而言,其在演唱過程中需合理控制呼吸比例,根本原因在于,若吸取過多氣體,很容易增強肺部壓力,對演唱器官會造成不良影響,導致戲曲演員發出的聲音十分死板,情況嚴重的話還會出現臉紅脖子粗的現象;但若吸氣較少,肺部整體處于輕松狀態,在演唱時,也很難出現爆發力量,在唱高音時,會因氣不足增添喉頭負擔,嚴重情況也容易出現臉紅脖子粗的現象,導致戲曲演員強度、力度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為使戲曲演唱工作順利開展,并實現理想效果,應合理控制演員氣息,引導其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促進戲曲演唱質量有效提升[1]。

(二)發聲技巧

1.戲曲演唱。在練習戲曲發聲技巧的過程中,應在唱、念、做、打的四功基礎上,有目的性、針對性的進行嚴格訓練。例如,旦角行當的演唱技巧,在唱低音、中音、高音的運用中,都需要做到行腔、吐字統一,不論是收字還是噴口都需到位。而在演唱方法中,戲曲演員可合理利用共鳴腔體,如在訓練高音過程中,以頭腔共鳴為主;在訓練中音時,主要突出咽腔、口腔共鳴;而在訓練低音過程中,則應將胸腔共鳴當做主要訓練。在戲曲表演藝術中,腔圓通常是指戲曲演員在行腔圓滿基礎上的演唱發聲技巧,能使戲曲唱法具有一定的韻味,從而充分展現戲曲的吸引力。與此同時,戲曲演唱在用嗓過程中,也有其一定的獨到之處,真假嗓的時而混合運用,時而分開運用,都能展現出豐富多彩的戲曲演唱效果。真假嗓也稱為大小嗓,大嗓為真聲或是以真聲為主的嗓音進行演唱,有著溫婉樸實的特點,而小嗓則是以假聲或以假聲為主的演唱形式,有著飄逸俊秀的特點,二者相結合的戲曲演唱特點為剛柔并濟,能為人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使戲曲魅力得以充分體現。

2.演唱訓練。在戲曲發聲技巧中,除去基本演唱技巧外,還應重視聲音特征、藝術風格、舞臺表演以及人物特性等。因戲曲聲腔中存在的不同劇種已然形成生、旦、凈、丑四個行當,且由于不同行業所展現的韻味并不相同,所以能使戲曲藝術形成特殊風格。因此,在實際戲曲演唱過程中,戲曲演員需結合自身生理條件,依據生、旦、凈、丑等行當的特點,以不同音色具體表現各個行當,從而實現塑造獨具特色的藝術形象。此外,由于戲曲藝術在長時間的實踐表演中,形成了行當與角色的劃分,所以戲曲演員在戲曲發聲技巧的演唱訓練中,也應重視以自身發聲技巧進行聲情并茂的戲曲唱法,使唱腔通過不同處理方式,刻畫成為美好的戲曲藝術[2]。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戲曲而言,只有戲曲演員具備良好的發聲技巧與演唱特點,才能將戲曲藝術特色,以自身魅力更好的詮釋劇情內容,并塑造感人的藝術形象。因此,戲曲演員應重視音樂與語言充分融合的唱腔,合理控制自身氣息,開展針對性的發聲技巧訓練與演唱訓練,為提升戲曲演唱整體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利華. 戲曲演員的演唱特點和發聲技巧分析[J]. 文藝生活·下旬刊,2020(30):139.

[2] 鐘明. 淺談戲曲中的聲樂演唱特點[J]. 音樂探索,2008(3):92-95.

作者姓名: 蘇正國 ?性別: 男 ?出生日期:1971.12.26 ?民族: 漢 ?籍貫:湖北省武漢市 ?職稱:國家三級演員 ?職業: 楚劇小生、老生演員 ?單位:武漢市新洲區楚劇團

猜你喜歡
戲曲演員
戲曲演員的“腳下”功夫及訓練方法探析
談戲曲演員的舞臺藝術體現
戲曲演員應具備的藝術修養分析
淺談戲曲演員的角色塑造
戲曲演員的表演技巧探討
多媒體時代戲曲名角的培育與打造
明清女觀眾對戲曲演員之接受論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