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態恢復的高速公路景觀綠化設計探析

2021-11-03 13:39馬辰龍
裝備維修技術 2021年38期
關鍵詞:生態恢復高速公路

馬辰龍

摘 要:高速公路景觀綠化設計是當下道路景觀研究的熱點方向之一。合理地進行景觀綠化設計能為高速公路周邊自然環境帶來一定的修補,也能為高速公路的景觀風貌帶來一定的提升。

關鍵詞:生態恢復;高速公路;景觀綠化設計

引言

高速公路是連接不同區域的經濟脈絡,作為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高速公路的建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社會經濟水平發展的標準之一。然而,隨著高速公路的大力建設,周邊的原始景觀和生態環境發生改變,生境破壞嚴重。合理地對高速公路進行綠化設計不僅能提升一定的景觀效益,還有一定的生態修復功能。中國國土幅員遼闊,考慮到地形、氣候、土壤、植被等原因,在不同區域用地高速公路的建設方案不同,其景觀綠化設計方法也多種多樣。

1高速公路綠化景觀設計的重要性

目前國內大多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已經進行了綠色景觀建設,成宜高速公路中所體現的綠色景觀有較為濃厚的竹文化氣息,并且能夠依據竹類植物生長的實際需求進行綠化設計,從整體角度來看,成衣高速公路所種植的竹類植物,不僅有效調節了生態環境的平衡,擴大了當地綠色植被覆蓋面積,還實現了邊坡支護效果,更好保護了高速公路,防止出現風沙侵襲,大大提高了公路使用壽命。

2高速公路綠化景觀設計原則

高速公路綠化要遵守的一般性原則有:安全性原則、美觀性原則、生態性原則以及可持續性原則。其中,安全性原則是高速公路綠化景觀設計最重要的指導性原則。美觀性原則是指在保證車輛安全行駛的基礎上,充分考慮駕駛者的視覺和心理感受,營造不同形式、色彩的植物景觀使得車輛駕駛員在長途駕駛過程中保持心情愉悅。生態性原則是指在對高速公路綠化景觀進行設計的同時要考慮到植物本身的生態功能,為周邊自然環境帶來一定的修復。一方面利用植物根系的固土能力對高速公路的邊坡進行加固,提高土壤的抗沖刷能力;另一方面植物能有效阻擋風塵,同時降低車輛噪音對高速公路周邊環境的影響??沙掷m性原則,顧名思義就是指提升高速公路綠化整體的可持續性。除了采用抗性較強能自然生長的本土植物,還要考慮綠化施工技術對道路的影響,方便未來的養護與管理。在保證交通功能的基礎上,注重與周邊環境的協調,體現環境生態的和諧與自然,營造生態與文化并重的高速公路景觀。景觀綠化設計盡量保護原生態自然環境,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條件,通過對邊坡、隧道、互通等重要區域的自然式綠化和景觀刻畫,營造舒適、和諧、自然的公路路域環境,將公路融入到自然環境中,形成與周邊良好的景觀過渡,體現公路與自然友好共存、和諧相處的相互關系,讓司機與乘客以公路為紐帶親近自然,感受自然帶給人們的曠野之美,營造舒適、愉悅的行車視覺景觀。

3基于生態恢復的高速公路景觀綠化設計策略

3.1中間隔離帶綠化景觀設計

中間隔離帶的綠色景觀設計是公路綠色景觀設計的重要部分,它具有一定的特性,對高速公路的行駛安全性有重大影響。在成宜高速公路項目中設計隔離帶中心區的綠色景觀時,科學地考慮竹子的種植距離,竹子高度和園藝形狀,以免影響駕駛員的視線或其他感知。同時,不同區域對植物的要求不一,例如經常修剪區域和交叉路口的區域需要定期修剪,而且要根據植物的生長速度及時修剪以確保安全行駛。此外,公路隔離的一小片區域的特點是土壤較薄,在干旱季節需要增加水和肥料的管理。中央分隔帶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司機視線,阻礙相反方向車輛眩光。其設計應該服從高速公路綠化的一般性原則,也就是安全性原則、美觀性原則、生態性原則以及可持續性原則。綠化主要選用生長緩慢、抗污染、抗貧瘠、抗病蟲害、抗風的鄉土植物,并從氣候、土壤適應性、防眩效果和色彩上整體考慮景觀設計。植物配置上一般多用灌木輔以小喬木以及地被組成植物群落,景觀效果較好。植物色彩不得過于艷麗,防止因過分奪目導致司機注意力分散?;诖?,可以采用雙行交替種植紅絨球和塔柏的形式,以200m為組距,每組內紅絨球種植長度為100m,塔柏種植長度為100m,下層撒播馬尼拉草的方式進行綠化。除了塔柏和紅絨球之外,還可以采用垂葉榕作為防眩植物間植紅葉石楠等進行綠化。

3.2路側綠化設計

路側綠化的設計要點在于植物的選擇要有針對性,耐貧瘠、固土能力強、生長周期快的樹種較為適合。邊坡高度H≤4m的邊坡段,坡面距離土路肩外水平2.0m處種植常綠灌木雙莢槐A,株距2.5m,護坡道種植常綠喬木馬占相思,株距5m;在填方邊坡高度H>4m的拱形骨架段,路側靠近護肩第一排拱形骨架中間處種植常綠灌木雙莢槐A,株距2.3m(每個骨架內種植1株);護坡道種植常綠喬木馬占相思,株距4.6m。挖方路側綠化設計可以采用圬工與植物防護相結合的方法,除去圬工防護外,綠化在坡面、坡塹頂或平臺均采取灌木栽植;在擋墻或護面墻路段考慮攀援植物綠色覆蓋,上邊坡內噴播植草、混播植草、噴射有機基材、生態袋植草等。

3.3互通立交區綠化景觀設計

互通立交區在綠化景觀建設中是比較簡單且建設范圍較小的區域,另外,由于互通立交區對行車安全基本不造成影響,所以其景觀建設時對安全的考慮較少,基本不對竹子整體提出嚴格要求,因此也不需要工作人員及時修剪,只需要每年在春秋季節進行修整即可,此區域的綠色景觀設計在高低設計,色彩運用上都比較自由,設計人員可以通過竹編工藝品,立牌等等文化物品,打造最美文化風景線,為行車人員提供更好的視覺效果?;ネㄊ搅⒔坏闹参镌O計應該起到一定的安全效能作用,能夠有效引導車流。其中在合流部分的三角區應保證視線通暢,只能種植低矮灌木或分叉點較高的喬木。除安全效能以外,互通景觀設計要融入周邊自然環境。景觀設計要起到綠化、美化互通橋梁的作用,應以植物造景為主,綠化風格力爭使互通區內的景觀更加親近自然。除此之外,還要體現廣西各城市的風格特征,突出本地的文化內涵,增加區域識別性。在植物設計中要選擇幾種不同的本地喬木,搭配形態特征統一的灌木形成樹群。風格要統一,韻律要有變化,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統一風格景觀風貌。常采用的植物有:秋楓、紅絨球、海桐、臺灣相思、黃素梅、鳳凰木、塔柏、小葉榕、大花紫薇等。

猜你喜歡
生態恢復高速公路
工程塑料防眩板在桂柳高速公路中的應用
大雪
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燈照明
城市生態安全格局規劃原則及方法研究
蘇州太湖湖濱濕地生態恢復模式與對策
鄉土景觀設計在瑪納斯河生態設計中的應用
轱轆心兒,高速公路上的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