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中游戲對兒童游泳基礎運動的影響與研究

2021-11-10 14:25何志海
科學與生活 2021年4期
關鍵詞:蛙泳游泳動作

何志海

摘要:游泳作為全民健身的一項重要運動方式逐漸得到大眾的喜愛特別是到了夏天,游泳這個項目成為兒童最為熱愛的一個運動項目。游泳的益處多多,家長對游泳這項運動的認同度頗高,游泳有助于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包括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師生溝通;同齡孩子之間的互動,這些交流和接觸,讓孩子拉近距離愿意主動地去交朋友,本文對比水中游戲應用在游泳教學中實驗前后的數據,分析在教學中運用水中游戲對兒童學習游泳基礎運動技能的影響。

1、前言

為了貫徹國家體育總局對“選好苗子”從培訓、培訓制度、打好基礎,積極改進業余訓練政策,必須重視少兒游泳訓練基礎。兒童只有對游泳這項運動保持興趣,才會參與到游泳運動中來,才能更好的掌握游泳技術。在游泳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根據孩子的身體及生理的特點制定教學目標、教學計劃以及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更專業,更有趣。不要讓孩子們認為學習游泳是一種負擔,失去興趣,甚至感到厭煩。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暑期兒童游泳興趣班22名兒童,將其劃分為實驗和對照兩組。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的研究需要查找相關兒童興趣、水中游戲等書籍、文獻、報紙、雜志,并通過互聯網從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

2.2.2實驗法:實驗是在2018年7月-8月期間,對哈爾濱夏季游泳班的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在實驗前和實驗后測試兒童水中游戲實驗班的成績,另一個為對照班,以傳統教學模式,根據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考察實驗班和對照班的結果。

2.2.3數理統計法:采用SPSS軟件,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和統計。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兒童水中游戲實驗前后比較研究

3.1.1“河豚來啦”游戲實驗前后比較研究

3.1.1.1游戲介紹

游戲名稱:“河豚來啦”

游戲目的:游戲主要是讓孩子了解和熟悉呼吸、憋氣的方法和途徑。

3.1.1.2“河豚來啦”游戲實驗前后總體比較

兒童水中游戲“河豚來啦”實驗前后時間,“7-12歲的兒童在實驗前的憋氣時間為5.82秒,而實驗以后的成績是 9.20 秒, 實驗結果表明通過實驗,兒童的憋氣時間有了非常顯著的提高,實驗后比實驗前提高了57.50%。

3.1.2“我叫潛水艇”游戲實驗前后比較研究

3.1.2.1 游戲介紹

游戲名稱:“我叫潛水艇”

游戲目的:“我叫潛水艇”的游戲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兒童的手臂力量,使兒童蛙泳劃水的技術得到提高。

3.1.2.2“我叫潛水艇”游戲實驗前后結果分析

兒童水中游戲“我叫潛水艇”實驗前后對比可以看出,每個實驗對象 15 米的距離蛙泳劃手的次數的變化,實驗前 15 米蛙泳手臂劃水的次數平均為 8.70 次,而實驗后的次數為15.68次,在“我叫潛水艇”的游戲后,學員在15 米的距離能做蛙泳手臂劃水的次數提高了將近一倍,實驗后的成績比實驗前提高了 80.96%。

3.1.3“吹泡泡”游戲實驗前后比較研究

3.1.3.1游戲介紹

游戲名稱:“吹泡泡”

游戲目的:“吹泡泡”游戲的目的是為了鞏固憋氣的技術,學會蛙泳的換氣,是蛙泳的技術更加連貫。提高學員的肺活量,增強呼吸肌力量。

3.1.3.2“吹泡泡”游戲實驗前后的比較分析

游泳游戲“吹泡泡”實驗前后學員 30 秒換氣次數的統計,從圖中可以看出游泳游戲“吹泡泡”實驗前 30 秒換氣次數是平均 15.05 次,而實驗后的換氣次數是26.31次,從實驗的結果中可以看出,兒童游泳游戲“吹泡泡”,學員在經過游戲后30秒的換氣次數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實驗后比實驗前提高了 74.59%。

3.1.4“抱球蹬腿”游戲實驗前后比較研究

3.1.4.1游戲介紹

游戲名稱:“抱球蹬腿”。

游戲目的:兒童游泳游戲“抱球蹬腿”的目的是讓兒童掌握蛙泳蹬腿的技術動作。

3.1.4.2“抱球蹬腿”游戲實驗前后比較分析

兒童游泳游戲“抱球蹬腿”實驗前后25米計時比較,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抱球蹬腿”游泳游戲在實驗前25米計時的平均時間是93.36秒,實驗后的25米計時平均時間為53.65秒,實驗結果表明,兒童游泳游戲“抱球蹬腿”使學員的25米計時游泳明顯加快了,實驗后比實驗前提高了42.54%。

3.2水中游戲對游泳技術學習的影響研究

從實驗的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將游泳游戲融入到兒童的游泳教學中,不但提高了兒童對這項運動的興趣,還從根本上提高了兒童對游泳運動技術的成績。

3.2.1水中游戲對憋氣技術學習的影響

3.2.1.1憋氣動作技術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憋氣技術。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兒童消除第一次入水的緊張感,使學員掌握必起于漂浮的技術。

教學手段:

對照班:學生在學習時要用口深吸一口氣,然后立即閉上嘴,鼻子是不允許通氣、掌握憋氣的動作后,慢慢地進入水中,面部要整個埋進水中,盡可能長時間的憋氣。

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教學內容和教授方法相同,但在課程中加入“河豚來啦”的游戲,讓學員在輕松的狀態下完成對比起動作的掌握。

3.2.1.2水中游戲對憋氣技術學習的影響

對于初學游泳的兒童,呼吸比起往往是最難掌握的一項技術,有一部分學員雖然掌握了憋氣的技術要領,但一入水就會產生緊張感。

3.2.2水中游戲對游泳手臂動作技術學習的影響

3.2.2.1游泳手臂動作技術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游泳手臂動作技術。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蛙泳手臂的技術動作,加快在水中前進的速度。增加學員的手臂力量。

教學手段:

對照班:教練現在陸地上講解師范手臂技術要領在講解結束以后,學員先在陸地上模仿在進入水中練習。

實驗班在進行講解和師范后,在進入水中練習時加入“我叫潛水艇”的小游戲,在游戲中體會蛙泳手臂的動作技術。

3.2.2.2水中游戲對手臂動作技術學習的影響

在游泳過程中,由手臂的行程產生的驅動力以及與腿部動作的有效協調,可以加快游泳的速度。

3.2.3兒童水中游戲對游泳腿部動作技術學習的影響

3.2.3.1兒童游泳腿部動作技術教學設計

教練員首先講解腿部技術動作的要領:腳尖向下,小腿靠近大腿,腳跟貼向大腿臀部的位置;兩條小腿向外側翻,腳尖向下,兩腳用力后蹬,大腿分開,然后兩腿迅速加緊,恢復兩腿伸直的狀態。

對照班:先趴在水池邊模仿動作體會動作要領,待動作熟練以后就可以在水中進行練習。

實驗班:在水池邊模仿完動作后進入水中練習并在教學中加入“抱球蹬腿”的游泳游戲。

3.2.3.2兒童水中游戲對腿部動作技術學習的影響

在蛙泳中,腿的動作一樣具有關鍵性作用,在游泳過程中腿不僅能保持身體平衡還是前進的推動力。通過實驗的研究結果表明,有效整合游泳游戲與訓練過程可以大大降低學員25m游泳的時間。

4結論與建議

通過實驗前后的對比,學員在各項測量的數據上都有提高。相對于對照班,通過水中游戲訓練的實驗班對水性練習技術、憋氣動作技術、腿部動作技術、手臂動作技術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兒童水中游戲教學模式符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使兒童在更加愉悅的心情下完成完成訓練任務,讓兒童對游泳運動產生更濃厚的興趣,自覺自愿的加入到游泳運動中來。兒童水中游戲的教學模式顯現了兒童在掌握游泳基本技能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因此,合理、恰當地選擇少兒水中游戲是少兒游泳訓練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 高凡杰.晉南村落兒童健身游戲發展現狀的社會學考察「D].山西:山西師范大學,2009.

[2] 韋運金,許思毛.關于對兒童游泳興趣培養的思考[J] .四川體育科學,2010, 6(2): 58-64.

[3] 黃昆侖.對少兒游泳技術動作教學應注意的幾點[J] .體育師友,2011, 34(2):34

[4] 于紅,王興家.淺談少兒游泳“呼吸”教學[J] .學校體育學,2012, 31(2):55-57.

[5] 阮美玉.“游戲教學法”在少兒游泳啟蒙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 .福建體育科技,2010, 29 (1):42-45.

哈爾濱體育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猜你喜歡
蛙泳游泳動作
下一個動作
聽說你要去游泳 “妝”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畫動作
游泳時小腿抽筋了
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