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預算活動中納稅人的權利

2021-11-10 19:05焦學蘭
科學與生活 2021年4期
關鍵詞:預算納稅人權利

焦學蘭

【摘要】在人類的歷史上稅收的確能夠為人類帶來福利,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建立物質基礎。但稅收也并不總是只為人類帶來利益而沒有弊端,稅收在某些時候也會為人類帶來危害。在現代社會,有時候稅收也會為一些掌控公權力的人所用以謀取一己之私,或被揮霍浪費掉了而不知節。在現代文明社會尊重、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利已成為世界各國所公認的價值,沒有人懷疑它的正當性與合法性。由于稅收是對公民財產權利的限制與剝奪,涉及公民的基本權利,因此對公民稅收權利的保障尤為重要。

【關鍵詞】納稅人;權利;預算

一、從預算中關注納稅人權利

(一)預算的意義

所謂財者,家國之本。治國即理財,而預算管理就是一個國家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使得整個國家機器能夠正常運轉的重要軸心。預算就是經法定程序審核批準的國家年度集中性財政收支計劃。其規定了國家財政收入的來源和數量、財政支出的各項用途和數量,反映著整個國家政策、政府活動的范圍和方向。預算包含的內容不僅僅是預測,它還涉及到有計劃地巧妙處理所有變量,這些變量決定著公司未來努力達到某一些有利地位的績效。 現行《預算法》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法律管理的制度體系還不完善、重要的規定過于概括籠統、內容不夠完整存在欠缺及相對于財稅體制改革有所滯后等問題。

(二)預算中保障納稅人權利

1.《預算法》中納稅人權利體現

預算法在財政法的體系中,處于核心法,骨干法地位,一方面是預算法是財政法中的基本法。財政法與預算法的關系,從預算法的廣義上來說預算法就是財政法;從財政法的狹義上來說財政法就是預算法。二是在國家財政關系中,因籌集和取得財政資金、分配和使用財政資金而在國家與各種社會組織和公民之間發生的財政收支管理關系,是國家財政活動中形成的最主要、最廣泛的社會關系,包括財政收入管理關系和財政支出管理關系。 我國《預算法》中并沒有對納稅人權利保障的直接規定,但其規定的對政府預算活動的監督以及限制,均體現著對納稅人權利的保護,這也是納稅人通過政府預算達到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基石。

2.預算活動中保障納稅人權利

納稅人要想知道自己的權利是否受到侵害,是否真正得到了保護,最基本的一種方法就是研究政府預算報告,了解政府預算報告中的各項內容。政府所有活動當中的一條主線即是政府預算報告,政府在辦理各項事務需要花錢,需要花錢就需要有收入,政府通過籌錢不斷取得收入,通過觀察收入和支出的情況,就可以透視、了解政府經濟運作的情況。中國公共預算改革的方向是更加透明、更加詳細、更加具體、更加公開的,朝著這樣的方向積極穩妥推進中國預算改革,更強調加強人民代表大會對政府預算報告的監督,加強人代會對預算報告的審議審查層次。納稅人權利的保護應關注納稅人權益最本質的內容,此種最本質的內容即是公共物品或服務的質與量,而質與量就體現在政府的預算報告之中。

二、預算、稅收法治化與納稅人權利

(一)預算、稅收法治化簡介

財稅的現代法治化的核心子系統是稅收、預算的法治化,它們的優點和缺點和運行的狀態影響著中國未來的財稅法治現代化、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總體質量和水平。稅收、預算法治化不是治標不治本的,應該專注于為系統重建長效機制,迫切需要大智慧的干預。中國“稅收法治社會建設現代化”面臨嚴峻的現實技術挑戰與壓力,這就是因為我們當下和未來稅收發展具有中國“稅收法治現代化”的歷史使命。

(二)加強財稅法治化以保障納稅人權利

財稅法治是依法治國在在稅收領域的表現與運用,強調財稅立法、執法和司法。所有重要環節都應堅持嚴格依法運作,實現國家稅收運作的法治化。加強財稅法治既要著重立法層面,又要關注怎樣更好地執行稅法、如何保障稅法的權威在稅收個案的執行以及稅收司法如何更趨專門化。在司法領域稅法的要求,就是要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財稅法治的本質是稅務機關可以依法進行行政,依法保護企業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我們國家的稅收經濟利益。

國家憑借政治權利無償地取得國民的財產即為稅收,稅收法定原則就是為此種權力劃清邊界,即基于社會契約管理觀念,國家的征稅問題必須需要征得所服務的人民的“同意或認可”。因此,財稅立法,進一步推進稅收法定原則的實施是按照中國的《憲法》的有關規定及中國的《立法法》的有關規定,由莊重的人民代表大會投票表決,讓人民行使,保護人民的合法權益和防止國家稅務過度侵犯國民財產權利。

三、加強財政預算監督保障納稅人權利

對預算的監督管理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各級人大代表與財政干部應加強規范執行國家的預算管理制度,增強履職能力水平;二是各級財政部門的相關工作應加強與人大代表溝通交流,自覺接受人大的審查監督;三是財政部門與人大的理論工作者之間需要相互配合,不斷豐富、完善中國預算管理體系的理論建設。 財政監督的內容很廣泛,一般來說,財稅監督包括以下兩個重要方面:一個是對稅務機關,稅務人員職業活動進行監督,主要是監督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在納稅服務、稅務管理,稅收征管,稅務稽查,執法等活動,是否有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國家財稅法規范性文件的行為進行監督;是否收受賄賂,貪污,瀆職,存在不征收或者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進行監督;是否存在濫用稅收權力不正當征稅或故意違規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督;或者是否有故意刁難實施報復的行為進行監督。二是對其他企業納稅人納稅應遵從的實際情況可以進行監督。主要監督其他納稅人是否有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稅收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納稅人的監督財稅的權利需要有有效的途徑行使,首先要強調人民代表大會具有的地位和職能,人民代表大會對政府稅收征管和使用稅收的行為要擁有控制權,不能僅是一個單純的監督權,控制權主要包括決策權、監督權、約束權、問責權、檢查權以及任免管理相關政府官員的權利,為了加強政府對預算的控制和監督,必須將更成熟的稅收法律法規上升為法律,并經人大審議批準后形成正式稅法以進行實施,所有預算外財務活動必須納入人大的控制范圍。其它國家建立的納稅人訴訟法規也值得借鑒,讓納稅人提起訴訟,以達到阻止潛在的非法政府支出的目的。

四、增強財政預算透明度保障納稅人權利

(一)財政預算透明度現狀

財政透明度是建立公共財政管理制度的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的財政透明度的發展過程,從20世紀90年代末大致開始,雖然現在有好轉,但是從實踐中仍然遠遠落后于國際規范做法,尤其是在財政自愿的分配、籌集以及使用上面差距較大。不僅造成政府的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的后果,也是對納稅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侵犯。

(二)推進財政預算透明度保障納稅人權利

政府財政和預算公開的內容及范圍需要更加精細化,通過公開預算收支信息,公眾可以了解財政的收入和支出,知悉政府是如何運作;通過向社會公開政府的負債管理信息,公眾可以進行了解中國政府籌集資金并償還債務的能力,并評估政府履行全部承諾所需要的全部經濟收入;政府績效信息公開,讓公眾了解公共資源的使用和政府活動的實際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公開透明的政府預算可以帶來許多現實的和潛在的利益,公眾可以知悉財政預算活動中的事實依據,形成的過程、設立的基本目標、預期的成本和未來所能達到的效益,激發公眾愿意參與其中的熱情和興趣,并能夠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及建議。。

五、結語

納稅人權利的保護,不僅要瞄準以書面形式立法,更關鍵的是落實和執行制度。限制稅務管理行政部門權力的范圍當包括:稅務爭議事實的定性、定量;納稅調整,稅收批準,稅收行政的事實構成要件、程序要素;稅收法規和稅收管理文件規章等的審查與處理。稅收法治環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國家地區最核心的營商環境。在當今時代,保護權利,法律限制權力的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已經是公認的理念?!胺虬酝踔家?,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征稅之道,義然后取,人不厭取”,在倡導保護納稅人權利的同時,也應注意對無故逃稅者的懲罰,一旦有了法律依據,稅收的規則就應當得到嚴格的執行,任何違反法律規定的逃稅行為都應當受到懲罰。隨著稅收法律主義的逐漸實行,納稅人權利的保護由最初強調稅收的征收必須基于目前我國法律的規定才能進行,到通過法律法規規定納稅人在稅款征繳的過程中享有各項具體權利,無不體現著對納稅人全力保障的重視。在今后的稅法制度發展中,納稅人權利的保護也依然會是核心和重點。

參考文獻:

[1]姚軒鴿.稅道德觀:稅收文明的倫理省察與探尋[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7.

[2]高培勇.關注納稅人權益從關注預算開始[J].中國稅務報,2005(22).

[3]余紅艷.淺議我國財政透明度[J].載銅陵學院學報,2005(2).

[4]李志慧、徐朝暉、張玉灶.高效公共治理與提升財政透明度改革[J].湖南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16(5).

[5]韋森.聯邦預算:美國政府怎樣花錢:讓每個納稅人都能看懂政府預算[J].東方早報 上海書評.

[6]鄧力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預算管理監督理論與實踐[J].財政研究2017(12).

[7]www.huashui.c0m

西北政法大學 經濟法學院

猜你喜歡
預算納稅人權利
股東權利知多少(二)
股東權利知多少(一)
稅負平衡點在混合銷售時納稅人身份選擇中的應用
論小規模納稅人稅制弊端
工程項目預算控制的完善及相關問題闡述
淺談新形勢下煤炭企業的財務管理
道路預算技巧淺析
權利套裝
愛一個人
新增值稅條例下納稅人身份的籌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