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視野下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探討與研究

2021-11-10 21:37陳飛翔
科學與生活 2021年4期
關鍵詞:產教融合創新創業

陳飛翔

【摘 要】產教融合作為推動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重要發展方略,在創新創業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與特征。論文通過對高職學生創 新創業意志力薄弱、創新創業意向受功利化驅使、創新創業能力不足等問題進行分析,從產教融合視角,在學校、產業、企業、學生四 大主體框架下提出了堅持德育與創新創業精神培養相結合,依托產業區域特色,提升企業嵌入深度,增加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促進 策略,為推動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新的理論見解和對策建議。

【關鍵詞】產教融合;創新創業;探討與研究

1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當今社會高速發展,企業所需要的是有扎實理論基礎、合理 知識結構,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素質 復合型人才。全國各類高校為滿足社會與企業的人才需求,縮小 大學生與企業的距離,化解高校培養與企業需求之間的矛盾,都 結合自身的辦學優勢創建了各具特色的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 培養模式。這類以大學生就業為導向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旨 在引導企業“走進來”與大學生“走出去”相結合。根據各類企 業的人才引進標準,制定既符合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又滿足 就企業崗位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充分利用高校與企業的設備和 資源,結合企業與高校的雙重優勢積極進行人才培養,促進大學 生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協調發展。這類培養模式下的校企合作, 是職業教育與生產部門的雙主體的雙邊合作,是企業與主體學校 這兩個平等主體進進行對等交流的雙向合作,更是校企互利的雙贏合作。

2“雙創”時代產教融合的內涵特征

一般認為,產教融合是將產業體系與教育體系相整合, 產業體系中企業是主要的組織主體,教育體系中學校則承擔 起組織主體任務。此外,產教融合中的“產教”還可以從宏觀 層面的產業與教育,微觀層面的生產與教學來解析。前者涉 及職業教育的辦學思路和體制構建,后者涉及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例如,當前已出現的“廠中?!薄靶V袕S”“孵化 器”和“眾創”空間等教學模式,就是當下產教融合新的教學 表現形式和運行方式,它們將“學校、產業、企業、學生與創 業”融合集成,讓行業企業和院校為了各自的發展雙向發力、 雙向整合,呈現出跨界性、互利性、合作性、復雜性等主要特 征。簡言之,現今的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與產業的深度合作, 其是依托高等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各自資源稟賦,以互信互 利為基礎,以服務經濟社會轉型為目標,依托校企合作,協同 育人的高度融合。新時代背景下,產教融合受創新驅動社會轉型與經濟 發展等因素的推動,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持的同時, 也為提升高職院校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注入了強大動 力,成為高校重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與此同時,2018 年《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 版的意見》(國發〔2018〕32 號)進一步要求高校、職業院校深 化產教融合,引入企業開展生產性實習實訓,強化大學生創 新創業教育培訓。國家政策的出臺,不僅為地方高校深化創 新創業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和具體的實施策略,而且明確 表明創新創業教育并非高校一元主體行為,需要多元主體 協同育人,即:產教融合貫穿人才開發全過程,以學校、產 業、企業和學生四大主體作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關 鍵要素,形成協同推進的工作框架。因此,通過產教深度融 合開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必然趨勢,高職院校在產 教融合背景下探討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正迎來良好的政 策環境與嶄新的機遇。

3產教結合校企合作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策略

3.1加強政府對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引導與支持 各級政府為推動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應當充分發揮政府的引 導職能,推動高校與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除了引導區域高校 建立資源共享平臺,推動高校專業設置的合理化發展:還需為合 作的開展提供資金、政策等方面的必要支持,為新型模式下的創 新型人才優化就業市場,提升高校就業率的同時彌補相關企業的 專業型人才空缺,進而加強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策略。

3.2協同企業豐富高校創新創業課程內容,完善師資隊伍建設 為化解企業“用人荒”與大學生“就職難”這一矛盾,傳統 的教學方案、教學模式與課程體系都很難滿足目前企業發展的人 才需求。在進行合理的培養方式和課程改革時,高校不僅要考慮 完善目前的理論知識體系,更要結合企業的產業需求,創建和完 善以企業需求為目標的,能促進產業發展的培養方案。與此同時, 企業應當為高校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制度、人才、技術與設備上的 支撐,彌補高校在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培養上的各種空缺。 因此,強化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落實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模 式下的雙導師政策、鼓勵企業職員進駐高校教育、支持教師在企 業掛職訓練等舉措,不僅能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與質量,豐 富他們創新創業實踐經歷,還能實現高校教職人員自我創新能力, 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

3.3完善創新創業考核機制 在改善課程培養方案,優化師資隊伍的基礎上,為培育符合 企業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傳統的應試考核也應向更靈活的創新能 力考核方向發展。高校和企業應結合自身的有利因素,創建復合 型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開展如論壇、講座、培訓等形式的創新創 業活動;在企業提供技術與制度支持的基礎上,落實創建孵化園、 產業平臺等形式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舉辦如創業計劃大賽、互 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不同種類的創新型競賽,根據各類競 賽的實際表現,開創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創新創業能力考 核機制,實現高校的創新創業與企業發展的融合。

4結論

本文結合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在 響應“一帶一路”政策、推動高校發展、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 上的必要性,針對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創新創業能力的提 升提出加強政府引導與支持、豐富課程內容與完善師資隊伍建設、 完善創新創業考核機制這幾點建議。高校作為推動創新型社會發 展的引領者,應積極主動參與到產教結合校企合作中,培育出符 合時代與企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湯麗萍.新工科視閩下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創新 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19,36(01):100—104.

[2]郭楠,李國東,左宏亮.基于思政建設的專業課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 論壇,2019(26):42·43.

[3]黃艷明.校企合作對工科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訓研究[J].青年時代, 2019(6):158·159.

山東協和學院

猜你喜歡
產教融合創新創業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高校創新創業孵化園管理問題研究
把握“金鑰匙”打開創業門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