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護理教育加強護患溝通能力培養的途徑探究

2021-11-10 12:48許萬琪
科學與生活 2021年4期
關鍵詞:護患溝通途徑

許萬琪

摘要:醫患溝通能力不僅可以使護士更真實地了解患者的康復狀況,而且可以與醫生合作照顧患者,使患者可以康復,也可以緩解護士與患者之間的緊張關系,從而 減少與此有關的矛盾和糾紛,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如果要完全改善當前的狀況,則需要從教育入手,不斷提高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以便使患者感到滿意,并在未來的日子里使醫生感到舒適。

關鍵詞:高職護理教育;護患溝通;途徑

引言

高職院校主要是指普通的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其主要目的是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當前我國教育制度和醫療衛生制度的改革促進了醫院業務模式的巨大變化,與此同時,高等職業護理教育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國民經濟和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颊咧饾u提高了護理水平,要求護理人員具有出色的護理技能。還提出了護理人員需要保持更好的服務態度的要求。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國許多職業院校已培養了越來越多的護理專業人才。這要求及時改變學校的教學觀念和教育規模,增加教育資本成本,并提高辦學水平。升級以確保護理教育越來越好。

1.高職護理教育中培養學生護患溝通能力的必要性

1.1預防醫療糾紛產生的需要

現階段,醫療活動正朝著法制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護患之間已經形成了法律、合同、合同關系。在人們醫療觀念轉變、生活水平提高、維權意識增強的情況下,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的重視和重視程度也有所提高。在具體工作中,如果溝通不周,對護患關系處理不當,極容易產生護患關系糾紛,不利于患者的臨床治療,也會對醫院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在高職護理教育,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護理和病人溝通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努力實現和諧護理和患者關系建設的重要性,并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在最大的程度上。

1.2護理專業學生自身優化發展的需要

護理學生不僅需要掌握相應的護理操作技能和護理基本知識,但也需要學習如何做人,學會有責任感,愛和同情病人的工作,促進自己和患者之間的溝通能力。想要成為新時代高素質的合格護理人員,除了需要掌握高超的護理技能和扎實的護理知識外,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較強的溝通技巧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護理學生溝通能力是一個重要的條件來實現自己的發展,也需要護理學生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在未來的工作中,以便他們能與同事和睦相處,與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工作,以適應社會環境和工作位置。

2.護生護患溝通能力原因分析

2017年9月22日至10月8日,2017年,使用自制的調查問卷,調查由美國衛生保健系統護理工具-護理滿意度量表修訂的基礎上的一種適應,有5個評分方法(= 1 =完全不滿意,2分不滿意,3 =一般滿意,4 =滿意,5 =非常滿意),得分越高,滿意度越高。對實習現場醫院住院患者進行調查,收集住院患者填寫的《住院患者護生溝通能力滿意度調查問卷》。本文通過發送問卷調查住院病人,了解住院病人的滿意度和護理學生的溝通能力,調查顯示,住院病人的滿意度和護理學生的溝通能力在我們學校是78.47%,住院病人的滿意度和護理學生的溝通能力很差,需要改進。通過編制檢查表,分析住院病人對護生溝通能力不滿的原因。研究結果如下:

2.1學校方面

溝通實踐性強,學校資源有限。護理專業課程技能操作教學與實踐的對象基本上是模范人才。在教學和實踐的過程中,人們只能向模仿者提問回答問題,所以實踐機會很少。學校非常重視護理專業課程的操作準確性和熟練度,但不太重視護患溝通能力。這將導致護生對護理與病人溝通能力不夠重視,導致護生的護理與病人溝通能力遠遠不能滿足護理專業的需要,因此學校在溝通能力的培養上不夠。

2.2醫院方面

可容納的實習護士數量有限,導致實習護士時間短,與患者接觸的機會少,溝通和實習的機會少。在實習期間,臨床教師是護理學生的直接指導,是進入臨床護理工作的第一個教師。教學教師主動鍛煉護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其思維能力。教師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言傳身教的作用,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然而,由于臨床教學教師工作壓力大、工作繁忙,臨床教學教師更加注重護生操作技能的培養。此外,教學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經驗、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綜合能力也會影響護生與患者溝通能力的培養效果。

2.3護生方面

心理素質是影響有效溝通的重要因素,部分護生對于獨生子女、父母溺愛,會使護生的社會交往能力不強,抵御挫折能力弱等消極方面。當與患者溝通失敗時就會產生自卑情結,在溝通時就會更加消極。此外,一些護生在與病人交談時感到害羞,變得膽怯、陌生、被動。內向型護生不擅長或不愿意說話。當他們遇到問題時,他們不與臨床老師和同學溝通,這必然會影響他們與患者的溝通。還有一些護生理論和技能不夠扎實,臨床和學校教學存在差異,與患者的溝通會因擔心自己的言語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導致護生不敢與患者溝通,對護理和患者溝通缺乏信心。

3.高職護理教育中有效培養學生護患溝通能力的主要途徑

3.1增設護患溝通能力培養的教學課程

學校領導和教師在高職院校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國家形勢發展變化,并改變給關注社會需求,加強護理教育改革的深入了解,在目前的法律體系,提高人們意識和普及社會、科技、高職護理教育應重視思想意識和綜合素質能力,護理技術操作水平高,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扎實,綜合人才培養。此外,高職院校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改變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給予全面、系統的考慮的教學和訓練學生正確處理護士和病人之間的關系,并積極加入一些教學案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教學實際與病人溝通。有效地促進護生掌握與患者溝通的實際能力,確保他們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不會與患者發生沖突,最大限度地減少醫患糾紛。

3.2增加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溝通經驗

高職院??梢耘c相關教師合作,致力于實踐課程的開發。除了每周增加實踐課程之外,還需要匹配相應的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在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學習之間無縫切換,使學生能夠更牢固地掌握知識,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專業在理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模擬、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一個病人加深了解病人的情感、心理、和做到換位思考,也應對突發事件和解決問題,達到良好的溝通與患者提供培訓機會,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實現理論知識的消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為了加強教學效果,也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護士和病人的溝通能力,定期練習考試,可以邀請患者其他老師或學校人員,使得學生的溝通能力,不能充分反映護士和病人,尤其是一些孩子的溝通,在這樣的病人群體,學生的溝通能力通常是弱,需要與兒童患者有實際的溝通機會,逐漸了解兒童,掌握兒童的身心特點,從而為今后與較年輕患者的接觸和良好的溝通做好準備。此外,還可以利用評估的機會,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溝通能力方面的不足,為學生護理和患者溝通能力的提高鋪平道路。

4.結語

總之,以便交流直接影響建立和諧的護病關系,同時影響護理工作的質量和病人的護理計劃的順利實施,并直接關系到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后來恢復。護生需要樹立先進的溝通理念,掌握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和方法,顯著提升自身人文素養,在臨床治療中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景晨,佟術艷,陳妙虹,等.護患溝通情景案例教學法對護理本科生共情能力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7,(11):38-42.

[2]秦玉婷,陳麗英.關于臨床實習護生護患溝通能力的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濰坊市某三級甲等醫院的調查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5,(05):737-740.

[3]李臣,劉歡,馬少勇,等.某省級三級甲等醫院護患溝通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17,(07):866-868.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省濟南市 250109

猜你喜歡
護患溝通途徑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判斷函數單調性的幾個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護患溝通運用于高血壓護理的評價
關于對護患溝通的幾點體會分析
任務驅動下的護理禮儀與護患溝通項目化教學
急診輸液護理中護患溝通81例臨床分析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