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民辦高校國際化實踐探索

2021-11-10 02:44吳琳
文學天地 2021年6期
關鍵詞:民辦高校一帶一路

摘要:“一帶一路”背景下給我國民辦高校國際化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頂層設計、系統謀劃,全面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依托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建立全方位、多領域、多形式的國際化合作辦學體系;堅持全球視野,創新辦學理念、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構建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增進與海內外院校、政府和企業合作,拓寬師生雙向留學、資源開放共享,快速提高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產業發展的水平,提升民辦高等教育國際化能力,增強辦學效益和學校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民辦高校;“一帶一路”;國際化實踐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機遇

通過三十多年的不斷探索與努力,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已經成為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隨著各國對高素質國際型人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國家對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需求越來越高?!耙粠б宦贰钡膶嵤?,無疑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民辦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國家不斷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高等教育尤其是民辦高校積極依托國際化建設布局,力求在未來的教育發展中獲得更強的競爭力,加強國際化辦學頂層設計、專業布局,創新人才培養理念,促進品牌特色發展,拓寬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內容、方式與領域,加快培養具國際視野、熟國際慣例、可跨文化溝通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民辦高校國際化的現狀

隨著高等教育的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世界各國教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研究步伐日益加快。加拿大學者簡·耐特認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策略要通過監控教育質量、重視國際化質量評審程序、積極發展跨國教育合作等。美國教授菲利普·G·阿特巴赫針對國際留學生變動提出了“推拉理論”,認為高等教育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入學機會和良好的教育環境,才能更大程度上吸引國際留學生。

國內關于民辦高校國際化的研究中,龔放教授、趙曙明教授最早開始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內涵進行闡述并提出了國際化的途徑,即通過學術交流和對外合作辦學,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周密教授針對國際化的實踐提出了四種路徑:滿足基本對外交流的概念國際化、整合自身優勢與國際接軌的特色國際化、健全合作機制的局部國際化、發揮大學三大職能的全面國際化。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民辦高校國際化實踐探索

1.完善學校頂層設計,開展國際化戰略理論研究,打造全景式國際合作平臺

借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契機,認真分析國際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國家對高等教育國際化要求及區域產業發展態勢,結合分類管理實施后民辦高校的選擇和發展特點,重新定位學校的總體發展目標,做好適合學校自身發展、彰顯特色、與其他高校異質化發展,并切實服務地方、服務國家的頂層設計方案,并結合學科優勢和特色、對學校國際化發展進行頂層設計;指導相關學院(學科)制訂學院的國際化規劃,不斷豐富國際化建設的內容和要求。

2.開展教育互聯互通合作

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大學、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合作,制定合作培養師資和高層次人才的實施辦法,通過簽署合作備忘錄、協議等方式深化合作,建立和完善雙方和多方聯合培養、學分互認、學位互授、聯授的政策,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共同體建設。充分發揮高校英語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小語種語言學科人才培養優勢,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和外語教育教學工作。在學校統籌規劃下,推進各院系積極參與,各部門通力協作,加快開展全英文授課專業和課程的建設,與國外大學共建語言中心,推進小語種教育。

3.開展人才培養培訓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文化交流活動

辦好學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充分借鑒先進的辦學理念、教學方式方法、教學管理模式和評價方式,引入課程、教材等海外優質教學資源,提高辦學質量,增加辦學效益,促進民辦高校內涵發展。針對開設的本科、碩士階段聯合培養項目,可重點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招生,為沿線國家培養具有較強的專業和實踐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和管理溝通能力的,適應“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的國際化、創新型、應用型人才,以國際化的教育理念,推進學校與國外高校,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在多個學科領域聯合培養跨國人才,推動沿線各國教育資源共享。

4.開展師資培訓、外專引智國際型隊伍建設,形成海外高層次人才智庫

加強學校自有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建設,為教師出國交流和訪學提高平臺。鼓勵優秀青年教師、學術帶頭人、重點崗位行政管理人員赴海外訪學,提升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和國際化管理能力。積極選派學校教師到沿線各國高校交流訪問,或直接到國外授課,協助當地高校建設優勢學科專業的課程教學體系以及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實踐教學人員,提升學校教師的國際視野和社會服務能力。

總之,民辦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緊緊抓住這一時代契機與機遇,立足自身發展特點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規劃的共建隊伍中來,與沿線各國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化交流與合作。高等教育國際化有利于高校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在辦學理念、辦學模式、教育資源、科研學術與人才培養等模塊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交流與借鑒,它是高等教育提升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實現跨越發展的選擇。

[參考文獻]

[1]王玫,趙月.“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民辦高校國際化實踐探索[J].學園,2017年第26期.

[2]申珅,劉家樞.關于民辦高校國際化發展戰略的思考[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11年11月.

[3]王道勛.新形勢下民辦高校國際化辦學研究[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7年9月.

作者簡介:

吳琳(1982—),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課題項目] 本論文為河北省民辦教育協會2020年度科研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民辦高校國際化實踐探索》成果,課題編號:HBMXYJY2007。

猜你喜歡
民辦高校一帶一路
營利性與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分類管理研究
可持續競爭優勢理論下民辦高??沙掷m發展
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創新方向思考
民辦高校教師權益現狀調查
民辦高校內部審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民辦高校職業化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