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021-11-10 14:50陳正軍
文學天地 2021年6期
關鍵詞:燈絲精神課堂

陳正軍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是人類發展的不竭動力。在當今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知識不斷更新的信息化時代,創新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不二法寶??梢哉f,擁有了創新精神,這個民族就擁有了迅速崛起、壯大的武器;擁有了創新精神,這個國家就擁有了積累財富的“聚寶盆”。

古老的中華民族歷來都不缺乏創新精神,我們祖先的“四大發明”曾為推動世界的歷史進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幾千年前我們超于世界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先進的文化水平都是我們祖先具有創新精神的有力證明。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讓自己的名利心和虛榮心用最快、最簡單的方法得到滿足,所以很多教師與家長只片面追求高分,卻忽視了為孩子的長遠發展做打算。為了高分,無休止的限制孩子去體驗嘗試的機會,直接背答案,從而掌握更多的考試技巧與內容。這樣的做法,極大地扼殺了孩子的創新精神,造成中國教育如此尷尬的現狀,孩子們成為考試學習的機器,近年來諾貝爾獎獲得者只有兩人是中國人。面對這一教育現狀,站在教育前沿的我們不應該警醒與反思嗎?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我們當今教育必須要做的事,刻不容緩。

一、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首先要求學生具有堅實的知識基礎。

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下,現在的很多教師對于日常教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他們認識到了創新精神的重要性。于是,為了讓自己的課堂看起來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他們把追求創新精神放在第一位,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取代的。一味地追求創新,而忽視了其他,這個做法又過于偏執了。我們是應該大力倡導在課堂這個教學主陣地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可是,要想讓學生去創新,他們就要有堅實的知識基礎做保障。試想,學生連最基本的知識都沒有掌握,何談創新!即使在外面的大力教育下,他想去創新,可是卻沒有基本的武器。我想,他也只能望洋興嘆了。所以說,我們的教學工作是不能有半點虛假和偽裝的,我們不能丟掉最基本的東西,只為了圖表面上的繁榮與熱鬧。要想讓學生真正有所創新,必須先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學好基礎知識,以基礎知識做為跳板進行努力創新。

二、培養學生創新,教師首先要有創新的觀念。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能力,教師首先要自己具備創新的觀念,從思想的根源入手去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學生。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新課改的精神,具有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發揮好主導的作用。不要是傳授、灌輸知識,而是努力引導學生去發現知識,讓學生成為課堂,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只有在科學的、全新的理念的指導下,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下才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兒地走下去。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要引導學生去大膽實踐。

因為先有了疑問和思考,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從而不斷地進行嘗試進行實驗,創新的成果產生了。所以,要培養學生創新,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創設平等、和諧、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去思考,敢于去提問。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無論多么幼稚可笑,我們教師都要給予重視,千萬不要斥責和不耐煩,對他們進行耐心的誘導、鼓勵,并經常讓學生之間切磋、爭論、補充,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育學生有了疑問,一定要敢于大膽去實踐,努力驗證自己的想法,直到能說服自己為止。無數的發明、創新都是在大量的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實踐做為創新的有力武器,讓事實去說話,讓實踐成為驗證真理的唯一標準。

教學中時刻向學生滲透學習“不唯師,不唯書本”,要有自己的思考,相信自己的思想,讓他們知道書中的內容也是有疏漏,有錯誤的。再有學問的人也未必全面的道理。遇上相關的課文,我也馬上引導學生體會這一點,如教學《兩小兒辯日》一課時,針對文中的“孔子不能決也?!眱尚盒υ弧笆霝槿甓嘀??”這一句,我問:“從這一句中你領悟到了什么?”學生馬上體會到了孔子這么一個博學多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也有不明白的知識。我在追問:“你能說一說兩個小孩子的看法對嗎?”學生運用所學的自然知識與常識判斷出兩個小孩子的看法是不對的,并討論得出不對的原因在哪里。潛移默化中學生自然地領悟到了不應該迷信權威,應該敢于向權威挑戰,要有敢于堅持真理的科學精神。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要鼓勵學生堅持不懈。

創新本就是在走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對錯尚未可知,道路千難萬險,前途渺茫。愛迪生為了發明一根小小的燈絲,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用炭條、白金絲,還有釕、鉻等金屬作燈絲,都以失敗而告終。面對失敗,面對有些人的冷嘲熱諷,他沒有退卻。經過13個月的艱苦奮斗,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于發現可以用棉線做燈絲,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這一天——1879年10月21日,被人們定位電燈發明日。愛迪生經過進一步試驗發現用竹絲作燈絲效果很好,燈絲耐用,燈泡可亮1200個小時。此后,電燈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事實證明,哪一種新生事物的誕生不是經歷千百次失敗而最后取得成功的呢?創新之路千折百回、崎嶇異常。任何事物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朝夕可成的,需要我們反反復復嘗試,堅持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的探索,創新精神的培養也不例外。只有具有百折不撓、不為失敗的精神,才能在這條路上最終取得成功。所以,我們一定要給學生樹立不怕挫折,執著追求真理的創新理念,培養學生不為失敗,敢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教師除了自身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放棄要迎難而上外,還要與學術多溝通,當發現學生有氣餒的情緒和放棄的想法,就要與他們多講道理,多搜集一些上述的生動的案例經常講給他們聽,多鼓勵他們,讓他們在創新之路上堅持走下去,最終取得成功。

猜你喜歡
燈絲精神課堂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歡樂的課堂
為什么燈泡是鴨梨狀的?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拿出精神
寫字大課堂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為什么白熾電燈不宜頻繁開閉?
白熾燈九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