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國的網絡政治溝通問題研究

2021-11-10 15:13卓青青
文學天地 2021年6期
關鍵詞:問題對策

摘要:政治溝通是人類所有政治行為的前提和基礎,處在整個政治系統中的核心位置?;ヂ摼W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政治溝通應時而生。作為政治溝通中的新分支、新現象,必然會在給我們的政治溝通的過程中帶來不少弊端。所以,要抓住社會發展趨勢,順應潮流,充分利用網絡自身的特點及其優勢,創新政府公共管理理念和管理體制,使政府與民眾之間做到良好的溝通互動,促進政治系統的有效運作,從而推動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和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關鍵詞:網絡政治溝通;問題;對策

一、網絡政治溝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數字鴻溝的出現導致的不公平

縱觀中國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社會的復雜性,歷史上長期的封建統治使國家缺乏民主傳統。而且由于國家過去長期處于農耕社會,社會文化比較封閉,地緣化也比較明顯。所以,在網絡便捷的溝通方式下,很容易滋生“群體極化”問題,一定要適時正確的處理好這個問題,否則民眾網絡參與就會偏離正確的軌道,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此外,網絡技術掌握程度的差距也對網絡溝通的平等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弱化。很多網民群眾,可以通過政府在網絡上設立的各種溝通平臺來反映問題,進行利益表達和合理訴求,從而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但通過網絡途徑反映訴求、表達意愿的網民只是所有民眾主體的一部分,代表的只是部分人的利益。對那些不會使用和利用網絡來進行自己合理訴求的其他群體來說肯定是不公平的,損害了公民平等獲取信息利益的權益。

2.政治信息失真

網絡的匿名性的特殊性會直接部分民眾對一些政治信息不加甄別,甚至肆意編造一些虛假信息,在網上進行無意或有意的傳播。近年來這樣的虛假政治信息也是瘋狂的傳播。2011年日本核輻射擴散謠言引發全國“搶鹽風波”,全國各地的民眾瘋狂搶鹽,雖然對公眾造成的損失不是特別重大,但在一定的程度上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2012年世界末日謠言又引發全國眾多城市搶購蠟燭、火柴等。從這些事件的發生可以看出,一方面很多民眾表現出政治不理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治謠言在短時間內的病毒式傳播會對社會生活和社會秩序產生較大的影響,極易造成社會恐慌。就比如大規模搶劫拐賣幼兒的謠言在網上的大肆傳播必然會影響到家長的情緒,對民眾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恐慌,同時也會影響到社會秩序的穩定和有序產生。這時,政府就得花時間和精力通過多種途徑來辟謠,重新穩定社會秩序和安撫民眾,如果處置不當,極易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后果。

3.政治輿論的干擾

民眾在網絡政治溝通過程中,由于獲取的信息極其方便,當大量的信息擺在眼前,如果作為一名沒有一定政治素養的個體,很容易處在被政治輿論裹挾的境地。而當這種輿論勢力很強大的時候,又會裹挾更多的政治素養不夠的民眾個體參與進去。這就不利于正常的理性的政治溝通工作的開展,也會對政治穩定和社會秩序造成一定的破壞。

4.政治參與的無序化

現代科技快速發展使人們上網更加方便,民眾政治參與人數和范圍急劇擴大。網絡的非組織性和隨意性,也使民眾的政治參與顯示出無序性。再由于參與群體的政治水平的不均衡性,很多時候,感性代替理性,情感代替法律,謠言代替真相,極易造成政治參與的極化。近年來,操縱和惡意炒作新聞事件也屢見不鮮,這就是網絡上所說的“水軍”和“五毛黨”。這些網絡惡劣行為不僅故意混淆了是非曲直,蓄意制造輿論,從而歪曲網絡政治溝通中的真實民意,使網絡政治溝通的正常功能無法行使。而無法了解真實的民意,自然會對黨和政府的政治決策造成一定的干擾和破壞,也給社會穩定帶來了政治隱患。

二、網絡政治溝通問題的對策思考

網絡政治溝通對民眾政治生活的改善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它不僅促使政治過程透明化,利于民眾了解公共事務,也有利于政府通過網絡政治溝通平臺引導社會輿論,傳播政治文明,從而提高民眾政治素質,增強其政治技能,更好地行使其民主權利。但也要清楚地看到網絡政治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和非理性因素。因此需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網絡政治溝通機制。

1.加強網絡方面的立法工作

由于網絡政治溝通本身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和不足,因而為維護政治穩定,所有的政治系統都會對政治溝通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為更好地促進網絡建設的健康發展,為政府和民眾積極地進行良好的網絡政治溝通提供法律依據,形成有效的網絡政治溝通機制,必須加強網絡方面的立法工作。只有建立完備的網絡方面的法制體系,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政治資源浪費,從而提高政治系統運作的效率。

2.提高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網絡信息意識和應對網絡事件的能力

政府工作人員一定要與時俱進,特別是領導干部,更要強化網絡信息意識,充分認識到網絡時代下公共管理理念和管理體制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要完成由傳統管理模式向現代管理模式的轉變。政府有責任有義務通過網絡傳播滿足民眾的信息需求:一方面,要保證政府網絡信息權威、準確可靠,提高政府信息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要尊重民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要保障政府和民眾之間信息的自由流動以及民眾能夠自由地利用政府信息的權利;最后,針對網絡政治溝通的一些弊端,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應樹立危機意識,要做好網絡危機管理的準備,要具備針對網絡突發性事件能夠快速處置的能力。

3.要注意培育優良的政治溝通文化,消除數字鴻溝

政府要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民眾教育。中國人口數量眾多、分布范圍極其廣泛且受教育的程度不同,造成政治個體的素質參差不齊,有些政治個體是沖動有余理性不足,看問題簡單、片面,極易跟風,容易形成極化現象。因此要積極引導和規范民眾的行為和語言,注意幫助他們提高政治素養和政治參與的水平,使網絡政治溝通逐漸走向正規化和規范化,促進網絡政治溝通達到預期目標。當優良的網絡政治溝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對的穩定性和繼承性,其一方面保證了網絡政治溝通體系的長期有效運行,另一方面也為不斷完善網絡政治溝通機制提供了文化根基,從而促進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和發展,推動國家和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作者簡介:

卓青青(1991-),性別女,民族土家,籍貫湖南,職稱:講師,學歷碩士,單位: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理論。

猜你喜歡
問題對策
LabVIEW下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創新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溶解度計算錯誤種種和對策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