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的改革及創新探析

2021-11-10 15:13李珊
文學天地 2021年6期
關鍵詞:學科建設創新改革

李珊

摘要: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九大以來,我們黨堅持圍繞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斷地發展和進步著。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分支學科,是以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和自身建設作為研究對象所開展的學科,在高校中共黨史黨建的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高校黨史工作者們不斷地深入研究并做出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關鍵詞: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改革;創新

引言:

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中國黨史黨建學科建設并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新的黨建工作,首先應當確立具有科學性的目標定位,抓住黨史黨建的特點來開展學科建設創新,并做好不斷接受新挑戰的準備。

1.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對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黨史黨建作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分支學科,將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以及自身建設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要想全面的了解黨,將黨的根本宗旨深入于心,首先就是要對黨的歷史和建設有一定的認知。所以黨史黨建學科的建設具有很強的必要性,需要切實以史為鑒、資政育人的教學模式進行學科的建設與創新。

近幾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重視歷史的學習,特別是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以及社會助力發展史。對于青年學生而言,學習歷史有助于學生建立起較為完整的黨的知識體系,能夠對當前的社會局勢有清晰的認知和判斷,學會溫故而知新,學習歷史進程中有益的組成部分,規避無益的組成部分。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兩會的完美閉幕,其中提出的許多新法案和提議也引起來廣大人民的重視,特別是對“十四五”規劃的通過。從社會公眾對這些提議的討論激烈程度來看,可以非常清晰的發現當前中共社會所密切關注的焦點問題,而這些焦點問題大部分都屬于黨史所研究的范疇,并不同程度的與黨建相關。雖然在對黨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存在許多學科交叉的現象,但是,黨史黨建學科仍然可以成為研究的主干道。

2.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現狀

中共黨史黨建是一門傳統的基礎學科,以其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高學歷研究者不占少數,近年來中共黨史的碩士點、博士點都在不斷增加,鼓勵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黨史的研究團隊中去,但是生源質量較以往而言卻沒有明顯的提高。要想改善這樣的情況,首先還得從學科建設上尋找原因。

2.1統一開設課程的學習質量不佳,學科邊界不夠清晰

隨著《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的提出,內地的高校都將《中國近代史》、《毛澤東思想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等課程專門設立了學科并作為必修課進行開展。但是對于黨史黨建的學習卻不能很好地體現,只是穿插在了每一門已開設學科中。學科的邊界不夠清晰,也不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建立起較好的黨史知識結構,進而不利于黨史黨建的學習。并且據大多數高校學生對黨史的學習態度而言,能夠真正深入進行學習并掌握其中重要組成部分的只占其中極小的一部分。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僅與學校的重視、強調程度還不夠以外,還與學科建設并沒有跟隨著社會的發展步伐進行創新建設有關。

2.2學科平臺缺乏獨立性

在不斷地學科建設下,部分高校已然成立了專門對黨史黨建進行研究的教研室,但卻只有少數的大學擁有“中共黨史系”,學科平臺缺乏一定的獨立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制度性的瓶頸。同時大部分高校對于學生學習黨史黨建的重要性也不夠重視,許多相關工作都沒有落實到每一位學生,導致了大多數學生并不能很好地意識到學習黨史黨建的重要性,以敷衍了事的態度進行學習。

3.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的改革及創新

針對目前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所存在的問題,可以有以下的教學改革和教育創新來優化現狀:

3.1劃清學科邊界,貫徹“以人為本”學生觀

學生對黨史黨建的學習不夠深入,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各個學科的交叉性過于嚴重,讓學生不能立馬抓住學習的重點,不能在頭腦頭腦中形成清晰的知識體系。雖然將黨史從黨的思想理念學習中剔下是不可能的,但卻可以近一步明確哪一門學科是主體、哪一門學科是客體,清楚劃分好一級學科,突出二級學科的特色和優勢。像黨史作為歷史學就應該作為一項一級學科進行開展,劃清好學科之間的邊界。

除此之外還應該時刻重視貫徹“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在許多高校的黨史學習中,并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進行教學。面對相對而言較為枯燥的歷史學科,教師更應該強調歷史與現代的關聯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對黨史進行分析和學習。

3.2打造教學平臺,貫徹創新性教學模式

黨史黨建學科之所以體現出沒有特色優勢的情形,不能培育出一批高質量的生源,其問題還是在于教學機制的不夠完善。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黨史黨建也在不斷地豐滿,對于黨史黨建的教學機制也應順應著時代的潮流發揮其科學性、針對性、啟發性等諸多作用。以教學機制為中心進行創新和改革,快速的發展黨史黨建工作有助于發揮高校先行探索、改革創新的基礎作用,不僅能夠推動校內的黨史黨建學科進步,同時還能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磚添瓦。

3.3堅持特色優勢定位,貫徹“三個打通”理念

黨史黨建作為一級學科,應當保持自身的特色優勢定位,適當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切不可被別的學科所帶偏或侵占。貫徹“三個打通”理念,要求高校以歷史與現實、歷史與理論以及黨史與黨建三個方面為根本理念進行教學工作的探析。在開設的科目上,不僅僅局限于《中國近代史》這一門科目上,還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添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現代化問題專題研究》等多個科目,立志于培養具備良好政治理論和人文社會科學素質的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靜. 新時期黨史黨建學科建設的改革發展研究[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崔娜薩.關于黨史黨建學科建設改革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8(S1):45.

猜你喜歡
學科建設創新改革
武警院校應急救援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