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綜合材料繪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

2021-11-10 16:13吳穎穎
文學天地 2021年6期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實踐

吳穎穎

摘要:文章重點分析了綜合材料繪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分別從不同方面對其進行展開討論,首先提出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綜合材料的實踐方法,然后探討了如何實現多元化的繪畫效果,同時說明了綜合材料繪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綜合材料繪畫;小學美術教學;實踐

一、關于綜合材料繪畫融入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方法

在小學美術實踐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性元素就是色彩,其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藝術感知能力,培訓學生獨特的審美能力,而且對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在美術教學中,將色彩和綜合材料進行有效的融合,可以保證實際創作的繪畫,具有自身獨特的價值。

在小學美術教學階段,美術教師已經認識到色彩,對學生藝術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但從部分學生的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在色彩的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整體色彩的搭配不和諧、無法合理把握色彩的冷暖度等,甚至部分學生只是將色彩進行簡單的填涂,沒有對繪畫的內容進行創新,而且實際繪畫呈現的形式也較為單一。從總體來看,學生缺乏豐富的繪畫內容形式,自身對色彩的沖擊力也較為薄弱,所以,為了提高學生實際繪畫作品的水平和質量,勢必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綜合材料。小學美術教師將綜合材料進行合理的運用,可以逐漸提高學生繪畫作品,在色彩方面的藝術張力,能有效解決學生繪畫內容過于單一的情況。相比于其他國家來講,我國小學美術教學在實踐過程中,使用綜合財力較少,也沒能對其進行系統性的研究。部分小學美術教師,會將實際教學的工作重點,放在色彩元素上,而忽視了綜合材料的使用。

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也讓教師開始重視小學美術教學課堂的互動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繪畫作品的創新。小學美術教師將美術新課程的標準,作課堂教學實踐的核心要素,來開展美術教學課堂內部的設計,讓課堂具有一定的新穎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啟發學生在繪畫方面的藝術表現力,可以從三個方面實現:首先就是轉變以往繪畫教學的總體思路,作為小學美術教師在對色彩進行改進的同時,還應結合應用綜合材料的實踐方法,將色彩和綜合材料進行深度融合,讓最終繪畫效果的呈現,可以由原本的平面轉向立體,而且可以合理改變以往的繪畫形式,讓繪畫的內容不再單一,從封閉的繪畫內容逐漸轉向開放化。

其次就是讓綜合材料繪畫的內容和形式實現改革,教師可以不斷豐富繪畫的內容,例如,設計科幻類、動漫類、奇幻類等,通過多種多樣的繪畫內容,可以提高學生對繪畫的積極性,也能很好的解決以往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繪畫內容和主體缺乏新穎性的現象。教學可以為學生布置繪畫任務,讓學生制作不同類型的綜合材料,教師也可以通過一些方式和手段,讓學生能發現日常生活中可以應用的材料,比如一些色彩亮麗的植物、陳舊的生活用品、閑置的衣物等,讓學生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加強綜合材料的多樣性。

最后就是實現綜合材料繪畫在技法方面的創新,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色彩元素與綜合材料相關結合的方式。在小學美術教學的課堂上,決定學生繪畫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就是學生自身能否掌握制作方法。教師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時,讓學生充分利用綜合材料,并積極使用這種新興方式,來進行繪畫內容的創作,有利于畫面視覺效果的強化,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實際繪畫創作水平的最終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幫助學生鞏固自身,已經具備的色彩知識,讓學生可以將這些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讓其可以在繪畫過程中,將色彩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充分的發揮出來,合理把控和運用色彩的明度和冷暖,實現出色的繪畫效果。另一方面,就是在不同類型的繪畫主題中,綜合材料的呈現方式。從目前來看,在相關的藝術領域中,綜合材料的應用較為廣泛,尤其體現在美術界,肌理手法受到繪畫者的關注較多。所以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應讓學生明確綜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并引導學生可以讓其在不同的繪畫主題中,應用最適合的制作方法和呈現方式。

二、實現多元化的繪畫效果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綜合材料繪畫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可以體驗動手的快樂,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在美術方面的素養和創新能力。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逐漸轉變傳統繪畫教學中,過于單一的材料制作形式,將美術教學課堂中獨特的審美性表現出來。除此之外,小學美術教師還應對課堂教育的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不應只重視學生自身所掌握美術知識的多少,還應關注學生自身潛在的創造能力,積極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應意識到自身責任和義務,不斷引導學生,讓其可以自主將綜合材料和色彩進行相互結合,并將其應用在繪畫上,在這個引導過程中,不僅需要注意學生美術基礎知識的學習,還應重視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將以上兩者做到兼顧,為小學美術課堂注入新的活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首先教師可以按照美術新課程的標準,培養和訓練學生制作綜合材料的能力,增加學生課堂上動手的機會,讓其繪畫作品中可以有自身獨特的優點,使得最終的繪畫作品具有一定創意性;其次小學美術教師應對美術新課程的標準進行細致性的研究,然后將小學美術教學分成不同的年段,教師之間可以相互探討,怎樣才可以讓學生靈活的運用美術知識,并充分利用各種綜合材料的制作方法,讓學生可以創造出有自己特色的繪畫作品。

最后,教師應從宏觀角度出發,積極開闊學生獨特的觀察視野,不斷對自己教學的方法進行創新,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正確激發學生自身潛在的創新能力,這樣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繪畫創作??偠灾?,學生通過綜合材料繪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不同材質的價值和特色,通過一系列的制作方法,來提升繪畫作品最終的呈現效果,這也是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綜合材料繪畫的核心重點。培養學生自身的創造能力,并不是為了將生活作為主要的觀察對象,而且通過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藝術構思,最終獲取藝術真正的魅力,更多重視循環體驗的過程。

三、關于綜合材料繪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加入綜合材料繪畫,就是為了讓學生可以發現生活中多種多樣的素材,讓最終的繪畫作品可以具有一定的肌理表現,使得學生可以深切感受,創作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的日常生活可以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其次,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為了更好的利用綜合材料繪畫課程的資源,教師應不斷地提升自我,強化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豐富自己的繪畫經驗,這樣才可以滿足教學模式開發方面的需求;最后,可以讓學校形成辦學特色,從總體來看,如果小學美術課堂的內容和繪畫形式過于單一,缺乏一定的新穎性,那么很難將學生自身的獨特性充分反映,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階段,從多方面出發,例如,學生家庭實際的情況、辦學最終目標等,然后再積極開展綜合材料繪畫課程,讓學生發揮自己真正的價值,讓學??梢詫崿F跨越式的進步和發展。

結束語:

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就是學生的啟蒙者。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應改變以往在美術課堂上所使用的教學方式,科學合理的應用色彩元素,這樣才可以實現良好的繪畫效果。通過綜合材料繪畫課程,可以訓練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讓學生在制作材料的過程中,激發自己的創新思維,提升自身的藝術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荊吳崢.淺談綜合材料繪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21(4):184-185.

[2]何慶霞.淺談現代綜合材料在美術課堂中的運用[J].文淵(高中版),2018(12):541.

[3]鄧聯明.論綜合材料繪畫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作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18):131.

猜你喜歡
小學美術教學實踐
小學美術教學興趣培養的策略
小學美術創新能力培養探析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