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思政:高校思政課改革的新展望

2021-11-10 00:08左娟凡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人工智能

左娟凡

摘要: 隨新時代到來,人工智能的當下作用和未來發展前景愈發清晰,作為凝聚全球智慧的產物,人工智能助力社會各領域的發展。人工智能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跨界融合,擴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管理途徑,也給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和教師角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诖?,文章首先分析人工智能與思想政治教育兩者的契合性,并在此語境下探討智能思政的機遇與挑戰,由此,鼓勵思想政治教育挖掘智能化課程資源為依托、以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思政教育團隊為為助力,以實現智能化人才培養目標為重點,切實將三種智能形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

關鍵詞: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新展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和機遇》指出:人工智能對學習方式和質量,教師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對教育政策也提出新的挑戰。新時代我們要抓住人工智能帶來的契機和挑戰,應對局勢的變動,抓住時機,積極應對。2019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發的賀信中強調,“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深刻影響,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優勢?!盵1]人工智能融入教育領域成為一種潮流,具有長遠的發展前景。

一、智能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變革的方向

(一)助力對傳統思政教育目標的重構

首先,堅持以學生為本。在人工智能時代,主體是學生這一點不可改變。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是學生聽懂教師的講課,智能機器人教學是機器人讀懂學生的想法。借助人工智能技術,遵循教育規律發揮教育特點,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教育能夠促進學生接受知識和技能加快教學內容的掌握,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更好的實現以學生興趣點為主,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環境下,智能思政的契機和作用。其次,助力立德樹人目標實現。立德樹人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標,立德樹人與時代新人有著密切的關系,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樹人目標實現的重要推動力,新時代人工智能應用廣泛,但要把握好一個標準,堅持立德樹人的目標。最后,遵循倫理規范。人工智能與思政教育融合,能夠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助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二)助力思政課程資源的開發運用

大中學思政課一體化需要人工智能的助力,實現思政課的資源共享的功能,能夠滿足時代發展需要,在創新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課程特點、時代特征、跟進熱點,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為思政教學提供了資源創新的途徑,充分發揮智能思政的重要作用?!盎ヂ摼W+教育”、思政案例的挖掘需要將人工智能教育運用其中,智慧生活的提出,為智能思政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和引導。首先,充分利用大數據的作用,整合挑選適應課程內容的資源,實現精準對位的課程對接,保證運用的資料既充分又恰當。其次,發揮機器學習的高效率。通過學生需求和云計算的結合,通過精準施策對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檢測和指導,發揮人工智能教育的優勢。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資源開發程度對思想政治的實效性具有重要作用,《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提出,推動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應用。

(三)助力思政課智慧教學

思政模擬教學時空的搭建,以全媒體為支撐對思想政治課進行交互性的教學模式創新是時代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盵2]首先,構建網絡教研系統。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在高校建立虛擬課堂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注重了課程的時效性特征,隨時隨地的實現教學的研討,節省了時間,為教師反思和教學提供了時間。其次,構建網絡備課系統。通過利用豐富多樣的課件和資料,能夠發揮思政課的時效性。最后,利用視頻點播和錄播系統。人工智能的運用,推動了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線上與線下的教學方式結合為新的教育革新帶來了契機,正確認識人工智能的作用,科技僅僅可以替代部分教師的工作,但不能是全部,在一個電腦終端,教師輔助推動學生感受性、獲得感的情感共鳴。

二、智能思政的機遇與挑戰

(一)國家政策的支持為智能思政開展提供了契機。

近年來,國家大力重視人工智能的開發和利用,在科技領域,人工智能引領科技變革和產業革新;在醫學領域,人工智能解決人類千百年來的醫學難題;在影視領域,人工智能技術,讓“未來之城”由遠及近,讓人們身臨其境。疫情期間,教育領域凸顯了智能新平臺,為人才的培育創新了途徑,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凸顯了強勁的能力,在大中小學的云平臺中盡顯本領。習近平總書記重視教育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強調科技融入教育中。高校思政面對有著獨立意識和能力的高校學生,通過智能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研究成果的涌現為“智能思政”夯實了理論。

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能夠在教學方面幫助教師從繁重的批改作業中解放出來,為教師關心學生提供了時間,提升工作效率。通過語音播報新聞,幫助學生隨時隨地的鏈了解時政熱點和信息。促進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提升。教師通過思政素材的共享,極大發揮了資源共用,關于人工智能與教育的運用研究日漸增多為基礎理論的突破提供了途徑。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融合必須重視人工智能的作用,整合大數據,通過分析社會發生的關注度高,爭論激烈的熱點融入教學中,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觀念,就推進人工智能教育應用貢獻了智慧。

(三)線上云課堂的開展為智能思政奠定了基礎。

人工智能運用教育領域已有40多年的發展歷程,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對青年成長成才發揮重要作用,為青少年學習提供智能化輔導的途徑。線上云課堂通過名師思政課吸引了一大批思政熱愛者,打破了空間的距離,拉近了學習的距離,思政課改變傳統的模式,提倡學生互動,重視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夠將人工智能在其他領域的經驗運用到智能思政課堂的構建中,發揮作用。疫情期間大量線上課程的上線為云課堂的興盛奠定了基礎,通過一系列的線上課程使得學生對線上教育方式進行發展。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向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的賀信[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517/c64094-31089212.html.

[2]鄭東風.以精準思維推動高質量發展[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9-07-11(5).

猜你喜歡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數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時代,就業何去何從
下一幕,人工智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