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

2021-11-10 00:08陳科宇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大氣污染問題

陳科宇

摘要:大氣污染可以分為人為污染和自然污染兩個方面,自然污染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所以重點面向人為污染。我國目前處于發展中,能源供應長期以煤炭為主,可再生資源占的比例在極少數,直接導致大氣污染愈演愈烈。本文從大氣污染的源頭、大氣污染治理方案兩方面來進行探究。

關鍵詞:大氣污染;問題;治理方案

引言

科技發展迅速是導致大氣層污染的直接來源,伴隨著科技很多企業及個人在經濟上有了自給自足的能力。在生活上有了提升,需求也就越來越高,逐漸購置一些污染空氣的設施,或大或小,每個人都在污染空氣上有一份“貢獻”[1]。

一、大氣污染主要來源

(一)機動車尾氣

機動車不僅在城區是常見的代步工具,在農村也逐漸普及。機動車尾氣的排放就是大氣污染源之一(如圖1),其中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對人身體是有害處的,通過城市路邊的樹木不難看出,有些樹還要掛營養袋才能維持生機。這些有害物質都是被行人吸收了,即使森林擁抱城市也是治標不治本,綠化帶只能減少極小部分的危害?,F在在城區有了限行政策,但是對于污染源并沒有直觀地效果,限號的政策還導致部分人購置兩臺車,導致又多了一個污染源。

(二)煤是主要能源結構

煤在我國的能源中占到大約80%的比例,它的用途廣泛,大到供暖燒爐、工業用煤,小到家庭用煤,取暖做飯等。我國能源結構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少之又少[2]。例如天然氣,它的供應達不到住戶的日常生活需求,水力發電也達不到人群的用電需求,只能依靠于火力發電,而這種就離不開煤炭的大量使用,經過燃燒后產生的硫化物等污染物直接排入大氣層中,加重了空氣的污染程度。煤炭的污染是無法改善的,它覆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雖然是一個最大的污染源,但卻合理地存在著。

(三)工業廢氣

工業廢氣的排放主要聚集在北方,尤其是一些重工業,對于空氣污染極其嚴重。隨著房地產行業的崛起,帶動了建材市場的發展,而我國建材仍是以窯爐制造為主,毋庸置疑,建材市場在創造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是個高度污染的產業。除此之外,鋼鐵在生產過程中不止排放廢氣,還產生粉塵等有害固體物質,類似于這種重工業生產,還有造紙、印刷等。

(四)土地沙化

北方的沙塵暴、南方的臺風頻頻發生,沙塵暴的破壞力已經不局限于北方了,影響和破壞力逐漸延伸到了長江以南流域。土地沙化輔助了沙塵暴的破壞力,增加了空氣中的粉塵污染物,甘肅向北或西北一帶地勢較平,寧夏大部分地區又有沙漠,這種土地對于沙塵暴是毫無抵抗力。

(五)環境執法監管把關不嚴

環境執法監管部門對于一些大企業的生產鏈存在把關不嚴的現象,在執法中縱容企業過度生產,非法獲利。部分官員在政治建樹上有政績的考核,批準文件肆意放寬限度,準許高污染項目的運行。部分地區或許存在經濟有限的情況,僅看文件規定項目,并未開展安全質量檢測,是否存在大氣層污染的問題,這些現象并沒有得到驗證。

二、大氣污染治理方案

(一)控制污染源、開發新能源

俗話說:斬草除根,就是這個意思,對于污染空氣必須從源頭進行控制,將污染源扼殺在搖籃里。污染源較嚴重的當屬工業污染和交通污染,對于工業污染方面,在企業項目審核的時候,嚴格按照國家質量安全監測為標準,實施全面地監測,對于工廠增強社會輿論導向,必須在保護環境的政策下開展項目,在公眾輿論的壓力下,將污染物排放量降到最低;再者就是交通污染,這個制定政策比較難實施,也不可能阻止每個人開車。直接和經濟掛鉤,涉及到利益就好制定方案了,國家可以投資一些電車制造商,以環保為理念,來宣傳綠色出行。大力號召城市居民購買電車代替油車,在價位上做到史上最低,國家投資一點,制造商少賺一點,為控制污染源出一份力。同時,加大城市綠化建設,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3]減少空氣污染,優化空氣質量,還給城市居民一份健康。除此之外,還要技術人員去開發新能源,大量利用水能、風能、太陽能等環保型能源,將開發方向面向西北地區,大多地廣人稀,是開發新能源最合適的位置。在西北地區開發新能源,緩解溫室效應,盡可能減少大氣污染,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二)規劃城市工業區

城市住戶比較密集,在規劃的工業區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地理位置。做到遠離小區,遠離學校,還要考慮風向的問題,結合氣象局,實施三個月的風向檢測,找到污染最小的風向,制造排煙口,再進行土質等各方面的測量[4]。在審核企業項目的時候,對制造產品的過程以及用途要進行全面了解,城市工業區要盡量把污染危害做到最小。對于一些工廠廢棄物和工業廢水要進行化學消毒殺菌,或用沉淀法、離子交換法、吸附法等等進行一些廢棄處理。

(三)全面樹立“同呼吸”意識

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所有人都是命運共同體,在這片屬于每一個人的大氣層中,做到保護環境,拒絕污染,還給大地一片藍天。個人力量雖小,但是每個人都加入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來,自然就人多力量大了。雖然改變不了工業污染,但可從身邊的小污染開始治理,上海最先實行的垃圾分類法也是一種保護環境的行為。廣大車主在選車的時候先從新能源電車開始,實在滿足不了出行,可以考慮油電兩用,也是一種防污染的手段。全民實行起來,建設會呼吸的地球村,還原社會最初的樣子,讓城市看到農村天空的藍天白云,使它不要在灰蒙蒙的下去了,還原藍天,才是森林走進城市的價值,也是每個人防污治理的意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防污治理不僅是國家監管部門的責任,也是每一個人的自覺性。本文針對大氣污染治理提出了問題和對策,希望能引起每一個人對于環境的重視,不要感覺工廠不在自己身邊,但是空氣卻一直圍繞著你。

參考文獻

[1] 趙亞亞. 城市環境管理中大氣污染治理對策[J]. 華東科技(綜合), 2020(3):0272-0272.

[2] 樊敏. 大氣污染治理對策思考[J]. 區域治理, 2019, 000(008):59.

[3] 白俊雙. 國內國外空氣污染治理措施分析[J]. 綠色科技, 2017, 000(010):55,59.

[4] 李惠娟, 魏永杰.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氣污染治理對策研究[J].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 2017(4).

猜你喜歡
大氣污染問題
農村居民對環保的認知程度及支付意愿調查
蘭州市成功治理大氣污染經驗研究
京津冀大氣污染的財稅政策選擇研究
寶雞市區空氣質量變化分析
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的危害與治理措施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