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記》中孫悟空形象的思想內涵

2021-11-10 04:19劉雅靜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孫悟空西游記內涵

劉雅靜

摘要:《西游記》是我國世代累積型小說的代表之作,亦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其中的主角“孫悟空”的形象歷經幾朝的演化與完善,在明代《西游記》成書之時最終成熟。而“孫悟空”的形象內涵也帶有明代思潮的烙印,本文旨在探析“孫悟空”在《西游記》中的思想內涵。

關鍵詞:《西游記》;孫悟空;內涵

一、自我意識較強

明代中葉以后,傳統手工業蓬勃發展,商品經濟發展速度很快,甚至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此時,市民階層日益壯大,人民的思想也隨之覺醒,程朱理學的思想已經不能完全適合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隨著人們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他們對于世俗文學也產生了進一步的關注,尤其是神魔小說的玄幻情節使當時的市民階層產生了獵奇心理。

15世紀末16世紀初,王守仁創立了“陽明心學”。在此之前,王守仁學習朱熹理學,實踐“格物致知”,對著竹子格了七天七夜卻毫無所獲,反而病倒。自此,王陽明對理學產生了極大的懷疑,后創立“陽明心學”繼承陸九淵之衣缽。王陽明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以及“心明便是天理”學說。這一思想初步體現了市民階級對思想解放的要求。之后,出現了以羅汝芳、李贄為代表的,提倡“百姓日用即道”的泰州學派,它是“陽明心學”的進一步發展,更強烈地提出反對束縛人性。尤其是李贄提出“童心說”,他在《焚書·童心說》中提到: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1

李贄認為“童心”即為真心,他主張表達個體的真實情感,肯定人們的生活欲望,認可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更注重人自我價值的體現。在這些倡導個性解放思潮的影響下,“孫悟空”的形象也表現出了強烈的自我意識,這一點在他百世學成后尤為明顯。在孫悟空學得一身本領歸來,回到花果山參與一次筵宴之后,其魂靈被勾至冥界,在生死簿上檢閱到自己于三百四十二歲壽終的信息后,“悟空拿過簿子,把猴屬之類,但有名者,一概勾之。捽下簿子道:‘了帳,了帳!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2他并不屈從于天地幽冥給他制訂的命運,而是想要“我命由我不由天”。再例如孫悟空在得知弼馬溫之官職“未入流”時,火從心生,一路打出御馬監,回到花果山。當他認為自己的價值被低估、得不到認可的時候,絕不逆來順受,而是毫不顧惜所謂的“天威”,轉回花果山繼續做美猴王,這不得不說是孫悟空自我意識的強烈體現。待到他再上天庭,暫時接管了蟠桃園,為了嘗鮮的念頭,孫悟空支開緊隨在身邊的土地、力士、仙吏等,偷吃蟠桃。被排擠在蟠桃盛宴之外,孫悟空變作赤腳大仙的模樣,進入瑤池寶閣里痛飲一番,又將太上老君的金丹像吃炒豆一樣都吃了,酒醒后明知闖禍回到花果山,卻又為眾猴再次回到蟠桃會上偷取仙酒,將瑤池的玉液瓊漿帶回洞中舉辦“仙酒會”。凡事以自己為尊,把滿足自己的愿望要求放在第一位,完全不考慮“綱常倫理”。蟠桃會一事敗露后,玉帝下旨捉拿孫悟空。面對天羅地網,孫悟空絲毫不見畏懼,對前來討伐的九曜惡星不理睬,得知他們將門打破要殺進來的消息時,反而責怪對方無禮。對于自己在天宮所犯的罪行,孫悟空悉數承認,卻拒不皈依。孫悟空被擒后,又從老君的八卦爐中逃脫,一路打到靈霄殿外,驚得玉帝只得請西天佛老降伏。然而,即便在如來面前,孫悟空也無任何畏懼愧怍之色,對如來的規勸,孫悟空揚言:“他雖年劫修長,也不應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唤趟岢鋈?,將天宮讓與我便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攪攘,永不清平!” 3與其他仙界官員在玉帝如來面前的唯唯諾諾、卑躬屈膝相比,孫悟空的態度可謂是狂妄不羈,這些都源于他對自我價值的高度認可以及強烈的自我意識。

二、追求自由的純真心理

同樣是在心學倡導個性解放,追求自由思潮的影響下,“孫悟空”這一形象,雖然叛逆狂悖,卻始終保持著一顆追求自由的純真心靈。他對自由自在的生活一直非常向往。在他加入取經團隊之前就有諸多表現:他認為水簾洞是非常愜意安適的安身之所,大家住進去省得受老天的氣,以及為躲過閻君之難尋訪長生之道。這時候孫悟空追求的自由,更像是一種跳脫天地之間規則的束縛,無拘無束的生活的狀態,也因為如此,他的行為中才常常顯得肆意、自然。因為沒有合適的武器,孫悟空來到東海龍宮要兵器,如愿獲得了如意金箍棒,又向東海龍王要求一副披掛。孫悟空直接向東海龍王表達自己的愿望,即使遭到拒絕,他也不放棄,甚至語帶威脅。成功獲得披掛后,孫悟空使用金箍棒一路打出去,還嫌棄眾龍聒噪。孫悟空對待龍王不僅缺少尊敬,甚至有些狂妄,與其交流時不僅是語言,連行為也顯得肆意無禮,但對于孫悟空而言,他的一切行為都是自然而然的,是他真實個性的表達。第一次去天庭時,孫悟空是出于上天走走的念頭,但在一眾天丁把天門,不愿放行,了解到只有日后受仙箓、注官名才能暢通無阻時,便欲離開,在孫悟空的想法中,根本不用去考慮天庭的權威,無論是面對龍王還是其他天神,他都是完全隨著自己的心意以最真實、自然的態度對待他們。

加入取經團隊之后,孫悟空對于自由的追求,更多表現為希望解除緊箍咒的束縛,如文中第五十七回:孫悟空因打殺草寇被唐僧驅除后,他來到落伽山觀音菩薩處訴苦時提到:“萬望菩薩,舍大慈悲,將松箍兒咒念念,褪下金箍,交還與你,放我仍往水簾洞逃生去罷!” ?4得知菩薩并無松箍兒咒時,孫悟空又提出上西天如來處求取松箍兒咒。 在孫悟空的心中,花果山是一個不受天地管束、自由自在的好地方,花果山的小猴為花果山的生活而感到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 ?5孫悟空曾說過要在取經功成之后,回到花果山繼續過這種天真自由的生活?;ü阶鳛橐惶幎刺旄5?,不僅景色優美,更重要的是在這里,孫悟空被眾猴尊敬、信任,在這樣一處地方生活能使他更加自在。孫悟空的性格在取經過程中得到了很大的磨礪,他的叛逆、狂悖、不羈、抗爭都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磨平,但他那顆向往自由的純真心靈卻始終沒有消弭。

自宋代以來統治了人們思想的程朱理學主張“天理是萬物的本源”,“存天理,滅人欲”,將“天理”放在了絕對權威的位置,倡導將人的情欲抹殺,這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人的個性發展。而王陽明心學則認為“心即理”、“致良知”,他的認識更加突出了人的自主性,有利于自我意識的覺醒,之后王艮“吾身不能保,又何以保天下國家哉?” ? 6“我命雖在天,造命卻由我?!?7更為強調人的主體性,重視人的自我解脫,在此基礎上,李贄進一步提升自我超脫的作用,他認為“童心”是“最初一念之本心”,它是人們最初沒有受到外界世俗思想干擾的最自然、最本真的狀態。李贄反對說假話、辦假事,討伐假文學、假道學,斥責虛偽的道德說教,他希望能夠“絕假純真”,杜絕、摒棄虛假的行為方式,保持一顆真心,同時,他也肯定人的真情與私欲,強調個體的自我價值,他以一個離經叛道的叛逆者形象,言辭激進的批評當時社會的虛假現象與虛偽面目,挑戰著封建社會的禮法、秩序,進一步推動了人們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思想解放,對于當時的社會具有深刻的影響。李贄表面上是封建社會的“異端”,但是“在骨子里,李贄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儒者,正因為愛之愈真,恨之愈切,故想重新詮釋儒學,并使之能面對新的時代、新的人生?!?8在這樣符合人性的思潮風靡之際,對于經典形象的再闡釋也就成了必然?!段饔斡洝分袑O悟空形象里所寄寓的內涵十分豐富,其身上強烈的自我意識、勇于反抗、追求自由這些符合時代思潮的閃光點,在文學史的長河中上宛若辰星,熠熠生輝。

注釋:

(明)李贄:《焚書 續焚書·童心說》,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146-147頁。

2 (明)吳承恩:《西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3-24頁.

3 (明)吳承恩:《西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2頁。

4 (明)吳承恩:《西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79頁。

5 (明)吳承恩:《西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頁。

6 (明)王艮著,陳祝生主編:《王心齋全集·明哲保身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9頁。

7 (明)王艮著,陳祝生主編:《王心齋全集·明哲保身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3頁。

8 王建光:《從王陽明的“良知”到李贄的“童心”——論儒家方向的自我修正》,《黃淮學刊》,1996年第3期。

猜你喜歡
孫悟空西游記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孫悟空臉譜
我的媽媽是“孫悟空”
西游記
西游記
西游記
有理數的數學內涵
雷伊大戰孫悟空
木木相冊
醬爆西游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