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時代下如何講好“三農”故事

2021-11-10 04:19阮金艷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三農廣播農民

摘要:農業廣播在當前仍然存在,且在農村地區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本身發展的滯后,以及時代背景下其它形式媒體的沖擊,農業廣播特別是新聞廣播方面出現了很多問題需要去分析和解決。本文通過不同的角度對農業廣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闡述,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從而為解決農業廣播和農業廣播新聞方面的問題提供理論支持,為解決“三農”問題,進而推動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字:農業廣播;新聞;拓展

1 農業廣播現狀

在當前各類新媒體形式的沖擊下,廣播電臺的地位逐漸下降,越來越難以滿足大眾的個性化需求。與電視、互聯網等具有可視化、交互性等特點的媒體相比,廣播的劣勢也依然明顯。在農村中,農業廣播居于宣傳的重要地位,是推進農業信息宣傳、豐富農民業余生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因為經濟發展形式和地域特點的不同,農村地區的信息傳播方式和效率尚不能滿足當前國家對鄉村振興的需求,有些地區甚至沒有通電、通網。因此,廣播作為一種簡單易懂、無需聽眾操作的傳統媒體手段,在農村地區具有一定的受眾基礎,普及率也較高。但是在時代的大背景下,農業廣播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限制其發展,特別是其新聞方面,亟需探索相應的出路以保證其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

2 農業廣播內容目前存在的問題

2.1 廣播內容缺乏創新

但是農業廣播仍然存在著很多明顯的問題,特別是基層農業廣播,節目形式較為單一。盡管目前很多省市的廣播電臺都專門針對農業農村設置了相應的廣播頻道,但是節目內容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在進行節目設置時缺乏一定的思考,并沒有將農村特色結合到節目中,無法充分體現出農業性質廣播電臺的效果,同時也難以引起廣大農民對此的共鳴,導致不能取得理想的收聽效果[1]。此外,廣播新聞的時間也較短,選擇的時段也并不是很契合農民的習慣,使得廣播新聞本身質量沒有提高。當前農業廣播的發展要契合鄉村振興戰略,要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進程,因此需要對廣播新聞內容的選取及廣播形式框架進行創新,充分體現農業農村精神文化內核,借助廣播形式更好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2.2 追求導向出現偏差

農業廣播就其內容而言,相較于娛樂廣播缺乏足夠的趣味性,無法吸引忠實的觀眾。而觀眾也在這種環境下形成了鮮明的媒體消費主義傾向,即愿意接受媒體介導的商品宣傳并進行消費。這就使得農業廣播在發展的過程中將收聽率和經濟創收能力作為評價廣播節目的標準,從而忽視了農業廣播應當發揮的正確思想導向作用。農村群眾需要的是符合其生活需求同時可以滿足其精神需要,而當前大多數農業廣播媒體過于追求經濟上的投入產出比,甚至將廣播帶貨收入、廣播廣告收入作為其主要盈利手段,是非常不可取的。此外,由于部分農村地區發展較為落后,為將廣播形式推廣到這些地區,就需要大量的資金及人力投入,但農業廣播的收益追求導向與農村群眾的消費導向相悖,并沒有取得理想的經濟效益。這就形成了“需求-收入”之間的惡性循環,不利于農業廣播的發展,對其產生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2.3 農村廣播邊緣化

各行各業的發展都要依托于專業的人才進行推動,廣播行業也不例外。農業廣播領域實現健康持續的發展就必須要依托于農業相關人才的參與。而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從事農業的人越來越少,農業廣播相關技術受到限制,而大多數現有工作人員和編輯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專業能力尚有缺陷,并且缺乏對農村的深入了解。盡管大多數農民對廣播節目和形式的要求不高,但是農業廣播自身的落后狀態也限制了其上升空間[2]。長期缺乏新鮮血液,并且受到其它媒體的沖擊,多方原因使得農村新聞廣播被邊緣化,難以真正深入農村廣大群體之中,無法成為農民在生產生活中的思想引領介質,也沒有對實際的農業生產工作中起到相應的作用。

3 拓展農業廣播信息的空間策略

3.1 提升農業廣播消息的專業性

提高農業廣播新聞的地位和吸引力,就必須實現專業化的創新發展。要明確建立專業化的農業廣播平臺,通過引起、培養大批具有專業技能的農業廣播人才帶動自身整體水平的進步。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廣播工作人員應當深入農村、深入農民,了解其真正的喜好,對廣播新聞的內容進行有目的性地篩選與播放,同時對農村的發展進行深入考察,了解其特色產業和悠久歷史,從多方面、多角度對農業知識進行宣傳,提高農民聽眾對廣播內容的參與感。工作人員自身也要樹立足夠的責任感,明確身為農業廣播人的職責與目標,即共同引領鄉村振興的發展,促進國家的整體產業,帶動農村農業相關產業的發展,帶領大家脫貧致富。

3.2 信息選擇注重針對性

農業廣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及時轉變思想,將廣播平臺為主體的思想轉為以聽眾為主體,及時調查獲取其農業節目在聽眾群體中的認知程度,并收集聽眾的意見與建議。特別是在新聞內容的選擇上,要具有針對性,以吸引特定的群體,從而保證足夠的收聽率。首先,農業新聞廣播要立足于“三農”熱點,從國家層面對農業農村農民的知識進行宣傳推廣,讓廣大農民能夠及時獲取國家制定的政策,從而保證農民及時適應現代化市場的發展態勢,真正解決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其次,要打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精品節目品牌,提高節目的競爭力,培養穩定的聽眾群體,提升在群眾中的口碑。

3.3 探索與多種媒體深度融合的形式

媒體融合新態勢是當前傳播行業的主要趨勢,利用各種媒體形式對內容進行傳播,實現不同角度的整合,從而讓信息能夠共享、覆蓋到每一個人。因此,農業新聞廣播應當摒棄固有的傳統觀念,主動參與到與互聯網的深入融合之中,如開設相應的微信公眾號,制作相應的推送實時普及相關的信息;增加與電視的聯動,利用電視節目的聲畫效果,提升農民群體對節目的關注力度。通過多方位的發展,讓農業廣播擺脫以往發展的桎梏,煥發出新的活力。

4 結束語

農業廣播的發展不僅在過去,包括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農村地區進行政策宣傳、精神娛樂、信息傳播的主要手段,因此需要不斷進行思考與嘗試,保證其能夠以鮮活的動力推動國家農業事業的發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陶嵐.農業廣播節目的創新探究[J].記者觀察,2018(02):62.

[2]劉麗微. 遼寧廣播電視農業節目現狀分析[D].遼寧大學,2015.

作者簡介:阮金艷

出生年月:1973年10月17日 ? ? 性別:女 ? ? ? ? 民族:漢

籍貫:遼寧省朝陽市國營建平縣熱水畜牧農場

學歷:大學???? ? ?職稱:廣播電視工程師

猜你喜歡
三農廣播農民
耕牛和農民
農民
贊分鹽鎮裕牛村
周二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周二廣播電視
周四廣播電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三農”熱點
新階段“三農”工作的新主線
2013年度“三農人物”揭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