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烹飪方法對食物營養成分的影響

2021-11-10 04:19朱偉俊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影響

朱偉俊

摘要: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主要是通過食物獲取的,食物中富含多種營養成分,而不同的烹飪方法會使食物的營養成分產生不同變化。有的烹飪方式可以分解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使這些營養物質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在烹飪過程中,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還會發生一定變化,進而轉化為其他更加有營養價值的成分,如蛋白質在加熱后會分解成多種氨基酸和肽。然而,不恰當的烹飪方式不僅會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還有可能在烹飪過程中使其轉化為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因此,在食物加工和烹飪時,在化學反應或是物理反應下,食物的營養價值不再單純與食物原本的成分相關,還取決于食物的烹飪方式。

關鍵詞:烹飪方法;食物營養;影響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飲食始終注重色、香、味俱全,在吃飯時,進食者經常攝入過量的糖、鹽和脂肪?,F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與食物有關的疾病的發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在飲食營養和烹飪方法上,我國遠不如西方國家科學合理,只有科學地了解烹飪和食品加工過程,才能實現合理膳食,才能保證人們的健康。

1烹飪與膳食營養的關系

在中醫食療中,烹飪技術通常以砂鍋熬制的方式烹飪食材。不合理的烹飪工藝或烹飪手法,都會導致食材中的營養成分流失,使食材喪失營養價值,難以滿足人們對膳食營養的需求。譬如用水煮的方式烹飪蔬菜,可能使蔬菜中的維生素C、泛酸、核黃素溶于水中,減少食材中的營養成分。燒烤雖然可以提升食材的美味度,但可能損失食材中的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如果溫度過高,將會形成多環芳烴(一種致癌物質)。而在理論研究層面上,對人體有利的營養成分主要有蛋白質、維生素、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纖維素、水等。而通過煮的方式能夠提升蛋白質的含量,用燉的方式可以提高脂類的保留量,用燜的方式可以提高維生素的含量。而在營養搭配的過程中,通過不同的烹飪工藝,可以實現食材的營養均衡。

2食物營養的搭配

合理配置飲食可以確保進食和消化的良好循環,并保護人體消化系統的健康。當人在進食和消化時,人體的各種組織參與并互相配合,從而確保人體的正常消化作用。當人們建立了長期的生理習慣,會使人體出現條件反射,當吃不飽或飲食不規律時,就會發生消化不良,導致身體狀況下降。這不僅影響人體消化和吸收食物的方式,而且還影響人體的消化統的正常狀態,因此,必須依據工作和生活條件,建立合理的膳食體系。

(1)食材酸堿搭配。人體內環境呈弱堿性,若過多攝入酸性食物則會對人體的酸堿平衡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烹飪時要依據酸堿比例進行食材的搭配,以便保持人體的弱堿性,從而促進營養均衡。酸性食材包括肉、蛋、魚、蝦、面粉和大米等,但是它們又富含蛋白質、脂肪等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所以必須合理地加入到烹飪的食材備選當中;堿性食材則包括蔬菜、水果等,不僅富含維生素,還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

(2)粗糧和細糧搭配。粗糧和細糧的搭配符合雜食的膳食理念,多樣化的膳食可以使人體獲得更為豐富的營養。比如,將富含維生素B和蛋白質的谷類與薯類一起烹飪,可以補充薯類蛋白質,也可以提升人們的食欲,而粗糧的膳食纖維也可以促進人體腸道的健康。

(3)葷素食物搭配。烹飪時將葷素食物進行搭配,如土豆燒牛肉,不僅可以促進人體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更可以通過食物中的維生素來保護胃黏膜,既提升了葷食的營養價值,又促進了人體的健康。

(4)蛋白質的合理搭配。吃含蛋白質的食物不會直接從人體各個組織中產生蛋白質,它們需要分解成20多個氨基酸,然后將各種氨基酸按一定比例結合形成人體蛋白質。在各種氨基酸中,有八種不能由人體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被稱為必需氨基酸。探究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時,有必要考慮食物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各種氨基酸的比例,人體蛋白質與氨基酸的比例越高,其吸收和利用的速度就越快。因此,含有不同蛋白質的原料的合理搭配可以實現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并促進人體對蛋白質的完全吸收。

3降低食物中營養素損失的方法

3.1選用恰當的初加工方法

針對不同食物要選用不同的初加工方法,這樣才能避免食物營養成分在初加工過程中流失。在主食初加工時,要盡可能選擇標準米面,避免反復淘米和揉搓,還要避免用溫熱水進行淘米,煮飯的米湯不要丟棄;在蒸饅頭或是蒸包子時,要少加食用堿,這樣才不會破壞面粉中的維生素。在蔬菜或是肉類食物初加工時,要清洗過后再切塊,同時避免切得過小、過細、過碎,這樣才不會破壞蔬菜和肉的營養。蔬菜在切好后最好隨切隨用,避免存放太長時間,也不要在水中長時間浸泡,如果肉并不臟盡可能不要沖洗,與蔬菜一樣也要先洗后切,也不要過度清洗,這樣才能使肉中的脂肪、蛋白質、有機物以及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得到有效保護,烹飪出的食物的口感也會更好。

3.2調整不同的烹飪環節

烹飪工藝對食材營養有較為顯著的影響,如果難以確保烹飪環節的科學化,將導致食材中的營養價值受到破壞,食材的口感度及美味度受到影響。因此,為更好地保留食材中的營養成分,應處理好不同的烹飪環節。譬如在烹飪植物食材時,要控制好火候,明確不同烹飪溫度對維生素、礦物質的影響。而在處理動物食材時,則需要考慮蒸、燉等烹飪工藝,最大限度地保留動物食材中的蛋白物質。如果為提高口感,不得不采用“炸”的烹飪方法,則需要將油溫控制在50-80攝氏度。

3.3合理搭配

飲食烹飪的關鍵是食材的科學搭配和合理篩選,能夠通過相互補充營養元素的方式,均衡人體營養。而在烹飪實踐的過程中,烹飪技師應利用酸堿搭配、葷素搭配的方式,優化烹飪手法及工藝技巧,實現食材搭配的葷素化、粗細化及多樣化。譬如在葷素搭配上,需要明確植物食材和動物食材中的營養元素、選擇科學的烹飪工藝,以此提升食材中的鐵、磷、鈣等微量元素的保留量。簡而言之,在合理搭配食材的過程中,確定相應的烹飪工藝,雖然這種烹飪理念是以食材為中心的,但卻能夠有效地保留食材中的營養元素,提高膳食的營養價值。

結束語

總之,在烹飪中兼顧食品的營養是讓美味與營養同時實現的必要條件,高超的烹飪技術不僅僅是單純的烹飪,更像是一名行為藝術家,能夠讓不成規則、獨立的食材原料化為更為規則、更為營養的藝術作品。因此在烹飪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在強調食材原料營養的基礎上強調食材的營養價值,不僅要使食物保持色香味俱全,還要關注食物的營養成分是否得到有效保留。所以,在今后烹飪過程中要選用合理、健康的烹飪方式,使食物又健康又美味。

參考文獻:

[1]徐健.關于烹飪方法對食物營養成分的影響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2020(18):45-46.

[2]張榮春.食物營養成分受烹飪方法的影響及保護[J].食品安全導刊,2020(9):90-92.

猜你喜歡
影響
RCEP對山東省高質量對外開放的影響
社交媒體中的影響者
民法典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一張圖告訴你:2014年,中央如何影響你生活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你喜歡什么樣的床
小頑兒系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