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大對中國革命根本問題的認識及局限

2021-11-10 04:19耿嘉濃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耿嘉濃

摘要:在斯大林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對于國民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的形勢、任務等根本問題有了更加正確的判斷,但也存在著很明顯的認識局限,對“立三路線”的形成產生了一定影響。

關鍵詞:中共六大;革命形勢;革命任務;認識局限

一、六大對中國革命根本問題的再認識

6月18日,中國共產黨在莫斯科召開了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持續了24天,通過了《政治決議案》等決議,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委員會。經過六大的充分討論,中共中央終于對中國革命的一系列根本問題形成了較為統一的認識。這些認識集中體現在三個問題上。

一是關于中國革命的性質和前途的問題。大會基本堅持了共產國際二月決議的觀點。認為現時中國革命的性質仍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一點與會代表并沒有多少爭議。值得一提的是,六大代表在堅持這個正確觀點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到“應以革命任務來決定革命性質,而不是以革命動力來決定革命性質,這個問題還是一個新問題”。大會在否定羅明納茲“不斷革命論”的同時,也沒有否定中國革命的“非資本主義前途”,這在關注點集中于認識現時革命的性質以及如何對待資產階級等問題的當時,可能意義并不突出。但對于以后革命發展方向的認識,特別是對于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理論具有重大啟示意義。

二是關于中國革命潮流的估計。這是共產國際二月決議沒能解決的遺留問題。中共中央在此問題上與共產國際存在著較大分歧,故也是當時大會爭論最為激烈的問題。對此,周恩來后來回憶說:“關于革命形勢的估計問題,當時有過爭論。中國代表曾爭論到斯大林同志面前。斯大林同志說,現在的形勢不是高潮,是低潮。李立三同志則說,現在還是高潮,因為各地還存在工人、農民的斗爭?!彼勾罅滞菊f,“在低潮時也有幾個浪花?!?/p>

而后,斯大林又明確指出“革命高潮是將來的事,而不是眼前的事”斯大林同瞿秋白、向忠發、周恩來和其他的中共代表的談話,1928年6月最終,在斯大林和共產國際的影響下,雖然有小部分與會代表對此問題仍不置可否。但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現時的形勢,一般說來是沒有廣泛的群眾的革命高潮,中國革命運動發展底速度是不平衡的,亦就是現時形勢的特征.”。周恩來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發生了轉變。他不再簡單的認為現時中國革命的潮流是高漲的,而是認為革命潮流是向革命高潮的前進。他說“從敵人一致進攻我們得到勝利,和我們發展的不平衡—以地方言,南部與中部北部的不同;以階級言,農民發展與城市沉悶不相配合—來看,當然我們不能說是革命的高潮.”“我們雖然不能說是高潮,的確也說不到高漲,但我們相信革命是前進的,是向高漲或高潮方面的前進.”。

三是關于中國革命現時的任務和策略。搞清楚革命形勢的問題,自然就要提出黨在下個階段的路線、方針、政策。大會作出“黨底總路線是爭取群眾”的決議,并且指明“最主要的危險傾向就是盲動主義和命令主義,他們都是使黨脫離群眾的”。大會關于黨在大革命失敗后的主要任務和工作的規定和部署是正確的,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由千方百計的組織城市暴動向爭取群眾,為革命事業的前進積蓄力量的戰略轉變。這對于土地革命時期黨的事業的恢復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二、“六大”的認識局限

不可否認,六大在斯大林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使黨對于中國革命根本問題的認識有了較大進步。延安整風時周恩來肯定了六大的歷史貢獻“總起來說,‘六大’關于革命的性質、動力、前途、形勢和策略方針等問題的決定基本上是對的,所以說“六大”的路線基本上是對的。這個評價是客觀準確的。為什么說六大的決議“基本”是對的呢?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因為六大關于中國革命根本問題的決議的方向是正確的,雖然有些提法和表述還不夠科學和準確,但在當時仍具有極大的進步意義,對于廓清中共中央在思想認識和革命理論上的模糊認識,糾正實際工作中的極“左”偏向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另一方面,六大也具有明顯的局限性,甚至說“‘六大’是有原則性的錯誤,對以后發生了壞的影響”。

這些“原則性”的錯誤集中表現為六大決議中沒有徹底的反對“左”傾盲動主義。沒有從根本上扭轉“左”傾錯誤的發展方向,對于革命性質、形勢、策略等問題上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左”的認識。在革命性質的規定上,在承認中國革命是“資產階級性的民權革命”的同時,又將反對資產階級與反帝反封建相并列,使許多人陷入“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中反對資產階級”這種自相矛盾的困惑中。在革命形勢的認識上,“六大”正確指出“當時中國革命的形勢是處在兩個革命高潮之間”,但卻樂觀的認為革命高潮的到來并不是很遙遠的事情。對革命低潮到革命高潮轉換的長期性、艱巨性認識不足。在革命策略的制定上,把整個資產階級不加區分的都看作是反動派。要求“對于資產階級的任何一派,應當一律給以無情的打擊”。在農村斗爭的實際中,把富農當成革命的對象,甚至損害了部分中農的利益。這些觀點和決議表明“六大”并沒有完成徹底的糾正“左”傾錯誤的任務?!白蟆眱A錯誤在思想上和理論上繼續存在著,這就為后來“立三路線”的形成種下了錯誤根源。

參考文獻

[1]邵雍. 中共六大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闡釋[A].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毛澤東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產生的歷史研究[C].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上海市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2011:13.

[2]李佳金.對中共六大的再思考——基于理論視角和檔案文獻的考察[J].中共黨史研究,2018(07):94-102.

[3]光新偉.中共六大與蘇維埃戰略方針的確立[J].炎黃春秋,2018(06):28-32.

[4]秦風.芻議中共六大黨章的先進性與反思[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4):9-11.

[5]許鵬.指導與影響:共產國際與中共六大關系探析[J].廣東黨史與文獻研究,2020(04):70-7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