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醫學院校大學生科研實踐培養體系的探索

2021-11-10 07:18仇宇航劉曉東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醫學院校大學生

仇宇航 劉曉東

摘要:隨著臨床醫學改革創新的逐步推進,對高校德育改革創新和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規定。塑造科研工作能力是塑造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醫科大學高度重視臨床醫學科研能力的塑造,根據課程設置的調整,力求將一系列改革創新融入我國臨床醫學科研教學方法的基本國情,不斷完善導師制、開放式科研服務平臺、課后學分體系,并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效果。臨床醫學科學研究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工作能力,塑造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科研能力。是塑造醫學科技創新優秀人才的切實途徑。

關鍵詞:醫學院校;大學生;科研實踐;培養體系構建;

引言

高等學校是塑造和鍛造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產業基地。大學生是未來科技舞臺的中堅力量。如何積極融入社會發展對高素質自主創新人才的要求,形成基本扎實、扎實、知識廣博、自主創新強、綜合能力強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者是高校急需的日常工作。培養自主創新優秀人才是教育創新的重中之重。長期以來,我國醫學院校只有研究生和博士生才能使用系統軟件參與學術活動,而臨床醫學僅限于學習和培訓教材知識、簡單的實驗課程和臨床醫學實習。這種做法嚴重阻礙了優秀的自主創新。人才的初步形成。

1.構建醫學院校大學生科研實踐培養體系的探索

1.1完善科研管理體制,提升學生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

從對大學生科研情況的具體考慮,參考其他高等院校的管理辦法,該機構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領導體制。高??萍疾砍袚髮W生科研項目的評審、立項、完成和預算管理辦法;各二級學院成立大學生學科建設專項指導協會,承擔大學生參與課題組和學術參與活動,傳真大學生研究課題。大學生學科建設專項指導協會將由具有科研興趣和科研能力的學生組成科研社團活動,參加教師課題組。學生可以參與教師科研的全過程,根據查閱參考文獻、翻譯材料、投標寫作、實驗過程、數據統計分析等工作,掌握和掌握學科建設的理論基礎、方法和方法,并塑造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精神和工作態度,結合實際,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使學生有能力單獨申請大學生的科研項目.大學生研究項目的立項申請必須由具體導師強力推薦,經過二級學院評審、學生論文答辯、學院專家評審、學校公示后強力推薦。完善的申請流程不僅保證了大學生的研究具有較高的科研質量,而且保證了研究的順利結束。

1.2建立健全導師制和導師激勵機制

教師在塑造臨床醫學研究工作的能力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首先,教師要有課堂教學的使命感,愿意投入活力基金,專門引導孩子的學習和日常生活。其次,教師應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基礎和科研水平,能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科研論文、進行實驗、撰寫論文。此外,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可以通過有效的塑造方法引導學術活動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從而塑造學生的科研能力?,F階段,臨床醫學學術活動的關鍵是師生雙向交流體系。即教師向學生發布自己的科研專長,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意報考。按照雙向交流制度,成立大學生科研工作組,創設教師獎勵機制。經費支持優秀科研項目,鼓勵學生更好地開展課題研究。專門指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的教師,在晉升方面給予中等較大的獎勵。

1.3積極參加“挑戰杯”和“大創項目”檢驗學生科研能力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后學術研究與實踐活動競賽是眾多大學生參加的高科技盛會,也是邏輯思維訓練和研究成果展示的服務平臺。 “大創計劃”是大學生創業創新演練計劃新項目的總稱,旨在以科研實踐活動為基礎,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高校高度重視“挑戰杯”和“大創工程”,積極正確引導學生參與學術活動。還針對"挑戰杯"和"大創項目"舉辦了多次校內答辯和指導活動,并邀請校內外優秀專家評委和參賽隊伍進行交流,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

1.4科研實踐活動應貫穿基礎和臨床學習階段的全過程,而不能只停留在基礎課學習階段

臨床醫學學習與培訓分為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兩個環節。理論課程的學習和培訓重點在校本部進行,臨床醫學課程則分散在各附屬醫院。理論課程的學習和培訓相對集中,科研工作組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和管理方式相對方便、容易;臨床醫學學習和培訓的學生相對分散,各醫院的門診與其醫院門診距離校本部相對較遠,這使得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協作沒有變化。因此,學生科研工作組的社會實踐活動通常只分配到理論課學習培訓環節,即納入部分學生的規章制度??蒲猩鐣嵺`活動延續到臨床醫學學習和培訓環節,但由于課程內容的焦慮和時間不夠,因故無法堅持到最后,通常中途中斷。臨床醫學專業在普通基礎、醫學基礎和臨床專業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臨床實踐占全部教學工作計劃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蒲泄ぷ鹘M社會實踐活動的基本環節延續到臨床醫學環節,加強學生科研理念和工作能力塑造尤為重要。擺脫校本部基礎研究和醫院門診臨床實驗,促進學?;A與臨床實驗人員開展科研合作,是保證科研與臨床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擺脫校本部的基礎研究和醫院的門診臨床實驗,推動學?;A和臨床實驗人員開展科研協同科研,是保障學科發展順利進行的一項關鍵戰略學生的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活動。

1.5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

臨床醫學科研能力塑造體現了“以學生為管理中心,課堂教學為管理中心”的理念,擺脫了只有研究生才能參與學術活動的傳統限制。在臨床醫學參與的科研實踐活動中,對自己的愛好、知識體系和工作能力有了更深的認識。具體導師也會在整個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況有更詳細的把握,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具體的指導,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的發展趨勢.

1.6實施科研載體多樣化,豐富學生科研文化

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權威專家、專家學者來院進行學術研討;院校領導和教師將按時舉辦學術研究研討會,盡可能讓學生掌握新的前沿科學研究專業知識。大學二年級,除了大學輔導員外,每個臨床專業每個人都分配了一名擁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作為“班主任”。除了督促學生學習和培養專業科目外,還積極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科研專長,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根據學生的個人愛好,詳細介紹他們參加科研工作組,正確引導學生的學術活動。為了更好地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科研實驗,學院實驗室全天24小時對公眾開放。實驗室的開學計劃和新項目在每學年伊始制定,對學生進行詳細的實驗室介紹。實驗設備,并派教師進行具體指導。此外,在實驗室規劃的基礎上,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實驗室,建設了創新創業實驗產業基地,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機會,使學生的科研邏輯思維和科學實驗工作能力獲得了基本的學習和訓練,增強了孩子們學習醫學的興趣。成立大學生科技進步研究會,利用院校優勢和優秀人才,充分發揮高中生對低中生的“傳、幫、帶”作用,擺脫班級在學生科研精英團隊的組成中,邊界是在學生中傳達良好的科研作風,提高塑造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分層、分階段的方式。每年舉辦—次大學生科技節,科技節期間,開展科研立項招新。

2.結束語

開展大學生學術活動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建立塑造大學生科研實踐活動的管理體系,是高校轉變文化教育意識、教育模式、融入時代的重要舉措。高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制定優秀學生學術活動的總體規劃、實施細則和獎勵政策,配備一支具有較強實戰能力的專項指導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教師的正確引導作用。學生的學術活動;積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只有充分發揮學院、教師、學生的整體作用,才能促進學生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活動的廣泛開展。

參考文獻

【1】 劉慧霞,周文紅等.建立學生科研梯隊.促進創新人才培養.高教論壇,2004(6)∶43-45.

【2】 馬更新.大學生科研活動的特點與方式.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0,13(2);107-109.

【3】 邵雪梅,董紋仙,荷歡,等.基礎與臨床科研合作項目對醫學院校發展的作用.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5,18(6);348- 350.

猜你喜歡
醫學院校大學生
醫學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必然邏輯、實踐探索及思考
新醫科背景下醫學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實踐研究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醫學院校臨床藥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醫學院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就業狀況及教育對策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微信在醫學院校醫院管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