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科技精準扶貧之現狀與對策思考

2021-11-10 11:03潘鍵鄧海梅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農業科技發展對策精準扶貧

潘鍵 鄧海梅

摘要:農業科技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而農業科技精準扶貧已經成為了我國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措施。為了進一步擴大我國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范圍,需要加強對農業科技的創新以及應用推廣。本文就從廣西農業科技精準扶貧的現狀為基礎,分析農業科技精準扶貧工作未來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精準扶貧;發展對策;農業科技

科技創新在脫貧攻堅戰中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并且采取農業科技創新來推動精準扶貧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推廣。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加快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進度,提高農民生活幸福感,為農民創造更多的經濟收入渠道,才能夠有效實現精準扶貧,讓我國的農業經濟與社會經濟發展效益更上一層樓。

一、農業精準扶貧的現狀

農業科技是我國精準扶貧發展中的主要策略。我國大部分貧困地區中的農業還是采用的傳統農業模式,生產效率較低。農業科技是貧困地區農業發展的關鍵,只有擴大農業科技的覆蓋范圍,才能夠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當地農業生產效率與專業化水平。目前廣西扶貧地區多為處于大石山區內條件艱苦的農民,雖然有部分可以通過搬遷脫貧,廣西省的生態資源雖然較為豐富,但是有許多貧困戶是生活在禁止開發的生態保護區內,很難通過自身的力量來實現脫貧,因此還是需要采用農業科技的方式來發展地方特色農業產業,從而實現精準脫貧[1]。因此利用農業科技來實現廣西地區的精準扶貧。但從目前廣西地區農業科技精準扶貧的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

1.1農業科技人才配置不合理

中國作為農業生產大國,目前農業科技人才在每個地區都存在緊缺的情況。廣西省的貧困地區多處于偏遠山區中,貧困戶也是將農業收入作為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因此廣西省對于農業科技人才的需求度也極高。但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人才主要集中于種植業,對于畜牧業等其它方面的人才較為稀缺。農業科技人才的結構也有待完善,因此導致在地區內發展特色農業時很容易受到限制,再加上貧困地區的生活、工作條件較為艱苦,還存在人才流失的情況,導致農業科技精準扶貧之路的發展較為困難。

1.2科技成果轉化率有待提升

首先科研機構長期以來較為關注研究結果,但是并沒有深入考慮將科研成果轉變成實際的技術,科研人員長期注重論文的撰寫,忽視了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情況,因此很容易造成工業科研成果與產業發展、建設需求不符合的情況。其次是對于農業科技扶貧人員的考核機制也有待完善,考核機制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科技成果的轉換率[2]。只有構建合理的考核機制,激發農業科技人員的工作熱情,才能夠提高農業科技精準扶貧的效率與質量。

1.3缺乏長期有效的扶貧工作機制

精準扶貧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社會各界都要積極響應并加入到扶貧工作之中。但是在實際開展過程中,由于各個組織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農業科技人才、資金等與扶貧工作的開展需求并不相符。資源的缺失也導致農業科技扶貧工作效率較低。正是由于缺乏長期有效的扶貧工作機制,才無法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創新性和主動性,最終導致農業科技精準扶貧工作進度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農業精準扶貧的發展對策

2.1采用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增加資金投入

在使用農業科技來進行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應當完善科技扶貧資金投入制度,并且與科技扶貧資金投入情況相結合,將科技扶貧資金分為科技專項資金、扶貧專項資金,這樣能夠確保農業科技發展能夠獲得穩定的資金投入。政府應當將扶貧資金精準分配到各個貧困地區中,并且確保扶貧資金是應用在農業科技推廣中。以農村畜牧業發展為例,為了豐富精準脫貧資金來源渠道,政府可以制定相應的政策來鼓勵社會企業參與到畜牧業相關扶貧項目的投資之中,讓社會企業能夠積極主動相應國家的號召,從而降低畜牧業的生產成本,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實施[3]。

2.2加強農業科技培訓力度

通過農業科技實現精準扶貧,需要加強貧困地區的農業科技培訓力度,并不斷完善貧困地區內的人力資源開發情況,全面提高當地農民素養,這樣才能夠保證精準脫貧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此期間應當深入了解廣西省貧困地區人民的實際收入情況、生活生產能力,只有了解扶貧培訓工作的服務對象,才能夠對貧困戶進行精準、有效的培訓。在建設貧困地區的培訓示范基地時,可以根據貧困地區的資源情況、貧困戶的分布情況來進行建設,確保每個貧困戶都能夠學習到農業科技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對貧困地區人民進行就業培訓,為他們提供豐富的就業信息,讓他們的經濟來源渠道更加豐富。同時要需要提高扶貧地區人口的素養,加強當地對農業科技精準扶貧的宣傳力度,只有提高群眾素養,才能夠讓其通過自身的努力成功脫貧,并進一步推動農村的農業經濟發展情況。

2.3加強對科技人才的引進

為了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的自我發展、進步能力,不僅要對其進行農業科技知識培訓,還要加強對農業科技人才的引進力度,避免人才流失的情況發生。隨著近些年城市的迅速發展,農村人口數量驟減,各類人才流失也較為嚴重。為了充分展開精準扶貧工作,積極推進當地畜牧業的發展,可以充分發揮當地農業合作社的帶頭作用,對其進行畜牧業相關培訓,并通過這類帶頭人來提高貧困地區的畜牧業生產水平。其次要不斷完善對農民的技能培訓方式,不僅要提高其農業種植、生產技術水平,還需要培養其創業技能。最后還要充分利用當地高校人才的培育,高校的農業專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當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從而明確專業的發展方向。在展開精準扶貧工作的時候也要與高校進行合作,積極引進農業科技相關的人才,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4建立長期的農業科技扶貧制度

首先要構建專門的農業科技扶貧團隊,實現針對性的幫扶工作,將農業科技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此期間要實現貧困地區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全面覆蓋,并且根據貧困地區的發展需求來選擇相應的科技團隊進行深入工作,積極發展當地的特色產業,明確團隊成員的個人職責,全面推動農業科技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并且確保每個貧困地區都有著長期的農業科技團隊駐村幫扶。

其次在對農村產業進行精準扶貧的時候,要根據當地的特色產業,來實現高效的扶貧工作。將當地的特色產業與高校、研究機構等進行結合,不斷優化當地農業產業結構、創新農業技術并進行推廣應用,突破當前的農業科技發展限制。政府帶頭鼓勵科學院在貧困地區建立農業科技實驗基地,從而提高當地的農業科技水平[4]。并且政府還可以引導農民參與到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環節中,增加貧困戶的經濟收入渠道,提高自身對于市場風險的防范,從而實現精準脫貧。

2.5完善農業科技人員的獎勵機制

農業科技工作者在農業科技精準扶貧工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斷優化農業科技工作者的激勵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構建獎勵機制時要注重對機制的創新和改革,從而制定出較為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在對農業科技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評價時要設定明確的職稱評定。在此過程中還應當相應國家與地區所制定的優惠政策,從而更好的調動科技扶貧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貧困地區提供充足的農業科技支持,讓更多的農民能夠脫貧致富。

2.6完善農村技術服務機構的建設

采取農業科技進行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需要完善農村技術服務機構的建設,這樣才能夠加快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并進一步加強對貧困地區農業發展的引導與管理。部門農村技術服務體系的部門較為繁多,需要加強對重點部門的管理和發展,及時解決在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若是自我組織、發展能力較差的貧困地區,可以由政府來進行引導與管理。以畜牧業為例,當地相關部門要積極引進畜牧業科技人員,讓其深入到貧困地區為當地農民提供幫助,從而確保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5]。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應用農業科技進行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應當結合當地的實際發展情況,以農民增收為核心目的來逐步完善鄉村振興的要求,并通過農業科技來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加強對人才隊伍、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組建和完善,從而不斷深化農業科技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溫馨,左繼林.油茶產業助推贛州精準扶貧的現狀與思考[J].南方林業科學,2019,47(06):64-68.

[2]萬薇,周鵬.精準扶貧政策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山西農經,2019(22):72-73.

[3]林琳,胡文君.賀州市平安村精準扶貧現狀與對策思考[J].南方農業,2019,13(15):104-105.

[4]李華晶,王祖祺,陳建成.精準扶貧的社會創新: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宏觀經濟管理,2018(05):57-63.

[5]簡聃.廣西農業科技精準扶貧之現狀與對策思考[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7,38(03):31-33.

猜你喜歡
農業科技發展對策精準扶貧
淺談生物技術與農業科技發展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場現狀與發展對策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淺析南疆農業科技知識服務體系的構建
新疆兵團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