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水盆地柿莊北區塊煤層氣開發工藝探討

2021-11-10 20:06張杰鄧志宇王小東李東駿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張杰 鄧志宇 王小東 李東駿

摘要:沁水盆地南部柿莊北區塊地質條件、煤層氣資源條件較好,但在當前煤層氣生產中不同區域煤層氣井產氣差異大,總體開發效果不佳,僅有的少數中高產井區卻普遍存在穩產能力差的特點。前期豐富的地質研究表明,相比鄰區本區埋深較大,具有低孔低滲、地質應力和煤體結構分布更加復雜的地質特征,其決定了本區煤層氣的開發難度。如何在此地質條件基礎上優選出合適的開發工藝,提高開發效果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基于地質-工程一體化思路,通過研究區煤層氣井的基礎地質研究及測試、生產數據分析,明確了本區低效煤層氣井的工程成因,結合目前勘探開發現狀,提出適用于本區的煤儲層頂板水平井施工、壓裂工藝方法,以期達到提高煤層氣單井產量和產能轉化率的目的。

關鍵詞:柿莊北;煤層氣開發;煤層頂板;水平井壓裂;工藝探討

1、區塊概況

1.1、地質概況

柿莊北區塊位于沁水盆地東南部,區內煤炭資源豐富,煤層物性相對較好,煤層氣含量較高,具有較好的開發前景[1]。研究區地層由老至新主要為下古生界奧陶系峰峰組,上古生界本溪組、太原組、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上石盒子組、石千峰組、劉家溝組,主要煤系地層為石炭系太原組和二疊系山西組。區內發育主要煤層為太原組15號煤層和山西組3號煤層,其中3號煤層為主力開發層。

區內為山地丘陵地貌,地勢整體西高東低。西部地區整體地勢較高,北高南低; 而東部地區則較為平緩,南高北低。區內中、西部斷層發育較多SN、NE-SW向斷層,東部斷層較少,中部發育近SN向背斜,背斜東、西兩側均展現為東高西低特征(圖1)。東部緩坡帶為東南向西北傾斜的斜坡構造,區內整體構造相對簡單,斷裂發育少,地層產狀平緩,是本區塊煤層氣勘探開發主力區; 中部褶皺帶構造條件相對復雜,斷層、背向斜及斷塊構造普遍發育,煤層氣勘探開發風險較高; 西部緩坡帶地層較為平緩,斷裂發育較少,煤儲層物性較差,但該區煤層含氣量較高,屬于本區塊的產能潛力接替區[2]。

東部區域主力開發煤層3號厚度較厚,在4.0-7.5m之間,平均5.5m;含氣量較高,在11.5-18.5m3/t之間,平均15.6 m3/t;埋深820-1200m之間,平均1070m;臨界解吸壓力在0.5-4.0MPa之間,平均2.3MPa(表1)。物性相對較差,孔隙度中等,在3.9%-6.2%之間,平均5.1%;滲透率較低,在0.01-0.45md之間,平均0.09md。構造相對簡單,地層平緩,具有煤層氣大規模開發基礎[3]。

區內3號煤層頂板以泥巖為主,局部含砂質為砂質泥巖或粉砂巖,巖石致密,厚度1.5-18.5m,對3號煤層煤層氣具有良好的保存作用。

1.2、工程概況

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階煤層氣開發工程技術主要有三種:一是直井/定向井套管完井,水基壓裂后進行排水降壓;二是多分支水平井工程井裸眼完井,生產井排采降壓;三是單支水平井完井,套管完井水基壓裂或篩管完井不壓裂進行排水降壓。第二種技術在沁水盆地樊莊區塊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產量逐年遞增[4];第三種技術在沁水盆地潘莊、潘河區塊取得較好應用效果。沁水盆地內不同的區塊其地質條件存在較大差異,運用相同的工程技術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性,需要研究不同的工程技術以適應相應的地質條件[5]。

區塊內當前開發技術體系井型以直井/定向井為主結合單支水平井井型的混合井網,完井方式為套管完井,儲層改造方式后期煤層水基壓裂。開發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直井定向井低產率高、穩產時間短,二是水平井煤層垮塌嚴重,成井困難。

2、地應力

柿莊北區地應力狀態相對復雜,與構造關系關系密切[6],西北區域煤層埋深大于110m,垂向應力大于水平應力;斷層帶、東部邊緣區域及褶皺翼部垂向應力小于水平應力;煤層平緩區域及褶皺軸部水平擠壓作用相對較弱,中間主應力為垂向。

3號層主要擠壓方向為NE40-65°,西部區域應力較大,背斜軸部相對拉張,向斜區域擠壓較強。斷層帶內部應力高于外部地區,地應力隨隨埋深增加而逐漸增大。

最大水平主應力近NE方向,斷裂帶區域的最大水平主應力方向近平行于斷層走向,偏轉角度受構造影響,斷層走向與主擠壓方向垂直時偏轉角最小。

3、煤體結構

郭濤等[7]通過測井方法分析認為煤體結構受構造、沉積控制。構造控制作用為主,煤層厚度變化大及小斷層密集發育區易發育構造煤;頂底板巖石力學性質與煤層相差較大時,易形成構造軟煤。通過巖心及測井分析,柿莊北區塊3號煤層靠近上部及底部常發育碎粒煤或粉煤,粉煤平均厚1m,所占比例平均為17.85%,本區斷層對煤層煤體結構影響并不大,粉煤發育主要受褶皺的影響[4]。

在研究區的鉆探過程中,粉煤的發育對水平井施工造成重大影響,2020年柿莊北施工的7口水平井中有5口井出現煤層垮塌現象,部分井出現不同程度的卡埋鉆具事故,探究合適的開發工藝適應柿莊北區塊的煤層氣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4、排采效果

前人在研究該區排采規律后優化排采制度[8],達產率明顯提高,對本區東部地質條件較好區域50口井的3號煤層氣井進行排采生產,平均產氣量約300 m3/d,上產期約90天,穩產期約350天,整體表現為單井產量低、穩產周期短的特點(圖2),當前鉆完井及儲層改造工藝效果對研究區煤層開發效果不佳。其低產原因與煤層埋深、地應力、煤體結構、煤體強度及開發工藝技術等相關。研究區與鄰區柿莊南區塊相比較:埋深大200-300m;儲層應力更高;滲透率、煤巖強度更低,施工難度大。

通過對研究區A1井進行數值模擬研究,該井的氣量主要來自壓裂裂縫影響區域,通過儲層滲流壓降公式計算壓降半徑較小,有效解吸半徑在50m左右(圖3),供氣半徑有限是造成柿莊北產量過早進入遞減期的主要原因。

4、解決思路

研究區煤層具有低滲的特點,需要對儲層水力壓裂改造,目前改造規模有限,針對煤體結構較好的煤層,需要提升煤層水力壓裂改造規模,增加有效解吸半徑。針對構造煤發育、地應力復雜、煤層易垮塌區域采用距離煤層1-2m范圍的煤層頂板水平井施工[9],對煤層頂板進行多段式水力壓裂改造儲層(圖4)。

煤層頂板水平井施工具有以下優點:一是水平段不需要考慮煤層鉆遇率,施工軌跡曲率更小,有利于獲得更長水平段長,進而獲取更大經濟效益,并且對后期完井作業更有利;二是煤層頂板巖石強度高于煤層,不易出現垮塌等井下安全事故;三是不在煤層內鉆進,消除鉆井液對儲層污染;四是降低煤層氣生產期間壓裂砂及煤粉產出,增加生產時效。

參考文獻

[1]劉曄,王云.山西沁水盆地煤層氣產業發展規劃研究[J].中國煤層氣,2008,5(2): 6-10.

[2]陸小霞,黃文輝,王佳旗等.沁水盆地柿莊北深部煤層煤體結構發育特征[J].煤田地質與勘探,2014,42(3) : 8-11,16.

[3] 王存武,柳迎紅,梁建設等.沁水盆地南部柿莊北地區煤層氣勘探潛力研究[J].中國煤層氣,2014,11(3) : 3-6.

[4]朱慶忠,劉立軍,陳必武等. 高煤階煤層氣開發工程技術的不適應性及解決思路[J]. 石油鉆采工藝,2017,39(1):92-96.

[5]任宜偉,樓宣慶,段寶江,王文升,聶帥帥. 工程參數對L區煤層氣直井產量影響的定量研究[J]. 石油鉆采工藝,2016,38(4):487-493.

[6]付曉龍,戴俊生等.柿莊北3#煤層構造特征對地應力的影響[J].黑龍江科技大學學報,2018, 28(4):363-369.

[7]郭濤,王運海.延川南煤層氣田2號煤層煤體結構測井評價及控制因素[J]. 煤田地質與勘探2014,42(3):22-25.

[8]劉羽欣.柿莊北區塊煤層氣井排采制度研究[J].特種油氣藏,2019,26(5):118-123.

[9]屈平.單一松軟煤層頂板壓裂增透的數值模擬分析[J].中州煤炭,2016,2:45-4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