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渾河斷橋:車滿路水徜徉

2021-11-11 14:16夭夭
當代工人 2021年19期
關鍵詞:老橋斷橋王穎

夭夭

渾河晚渡

提起“斷橋”,不禁想起著名的西湖斷橋,盡管世人都知道,那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斷橋,是源于人們的想象和傳說,但仍愿相信個中美好。

其實在沈陽的渾河上,佇立了一座名副其實的斷橋,它叫渾河橋,卻被老沈陽人固執地喚作渾河老橋。

提起渾河上的橋,細說還需從頭。

7200多年前,滾滾的河水從山前過,浩蕩西流,滋養出四季溫暖、雨水充足、草木繁茂的自然環境,也養育出位于今天沈陽市皇姑區的新樂文明。

有史料記載,漢唐以前,渾河被稱作遼水,至遼代,由于河水湍急、水色渾濁,改名為渾河。到了明末清初,渾河漕運通航,碼頭繁榮,這里成為沈陽與外界的通商口岸。

當時,渾河上沒有橋梁,兩岸往來靠船只擺渡,也正因如此,渾河渡口成為沈陽,乃至沈陽以北地區下遼河出渤海的水運門戶。渾河北岸曾有七間房、石廟子、渾河官渡、望北樓等渡口,從這里出發的客貨船可直達渤海,去往山東、天津及江南沿海城市,盛景可見一斑。

隨著貿易的發展和船只的遠航,渾河盛景也在全國聲名鵲起。那時的渾河,有戴梓筆下“微風飄短發,纖月傍輕舟”的幽靜,也有繆夢軒眼中“聲摧雪浪驚雷起,勢壓風湍陣馬奔”的磅礴。

從清代開始,渾河除了春夏秋三季以船只渡河外,冬季還會在河上架設木梁,鋪上秫秸,再壓上泥土,形成草橋。開春冰河解凍,草橋被河水沖掉,來年重新再搭。

甲午戰爭后,清廷將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1903年7月14日,東清鐵路南滿支線正式運營,這是沈陽最早的一條鐵路,同時,也產生了沈陽跨渾河最早的鐵路大橋。南滿支線是從新城子到城西部,迂回繞了一個半弧形通到蘇家屯的。

待到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為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日俄戰爭爆發,俄軍因軍事需要,首次在渾河河面上架起一座軍用橋,橋長二里許,柱深五六丈,純用木材建筑,上敷鐵軌。俄軍戰敗后,此橋為日軍占有。

當時橋身遭到一些損壞,日軍簡單維修后,起名大宣橋。1905年4月29日,舉行大宣橋開通儀式,日本滿洲軍總司令大山巖出席。當時,大宣橋頭兩面太陽旗交叉支立,一日本兵在橋頭站崗。橋下,一根根圓木支撐著橋面,渾河岸邊停著三只小船。日俄戰爭結束,日軍即將撤出奉天城時,曾逼迫清政府奉天當局出巨資購回大宣橋路權。后大宣橋在1910年一次洪水中被沖毀。

民國初期,渾河又在枯水季節恢復了草橋,雖也有修堅實橋的意愿,但一直沒能實現。

偽滿洲國時期,為掠奪東北資源,當局開始在渾河上修筑一座混凝土結構公路橋,1942年竣工。這便是開篇提及的渾河橋,如今鑲嵌于沈水的斷橋。

渾河橋為當時渾河上最早、最大的混凝土結構公路橋,也是唯一一座公路橋,位于沈陽市青年大街南端——自遼代以來,這里就是往來通行的必經渡口,明朝時,在此設置了渾河鋪,清朝時,則在此安排了水手和渡船,是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渾河晚渡”的所在地。

橋梁全長644米,寬8.6米,最大凈高8.75米。橋梁上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懸臂梁,雙懸臂簡支結構,下部為三柱式混凝土橋墩(即橋墩由3根柱子并排支撐),基礎為沉井及基樁,橋身共有30墩、31孔,橋南北還有引橋。橋基礎深9米,承載力為10噸。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曾經多次對渾河橋進行加固維修,而它,也在建設之初,為兩岸交通及沈陽的城市發展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

家里有座橋

在沈陽人的記憶中,渾河橋遠不僅是一座橋。

20世紀50年代,渾河水很淺,橋下的渾河水里無比熱鬧,有趼堂水的行人,有水里撒歡的馬匹和漂在水面上的馬拉車,甚至還有兩手拎著東西,后背還背著孩子趼堂河的人。為什么不走橋?一是走路嫌繞遠兒,二是當時物資緊缺,人們好不容易倒騰到點兒物資,橋上有檢查人員,怕被誤認為是“倒買倒賣”的小販。

橋上也不遜色,每天車輛行人魚貫過往,甚是繁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沈陽人都曾記得,抗美援朝時期,就有坦克從橋上駛過,奔向前線。渾河橋是沈陽的驕傲,不可或缺的城市符號。

葛保全第一次見到渾河橋,是在20世紀70年代?!澳菚r渾河橋兩岸多是野地或菜地,零星有幾個工廠廠房。對不少老沈陽人來說,走一趟渾河橋,就好似去了趟外地。甚至有不少人,半輩子都沒見過渾河橋?!备鸨H乃季w被拉回到那個“從前車馬滿”的時光。

1978年,19歲的葛保全走出校門,被沈陽皮毛廠錄用,上班地點就在渾南,渾河橋,也成了他的必經之路。

因路途遙遠,葛保全需要坐廠里的通勤車上下班,那是一輛大解放,他們一行20多個工友擠站在車后的翻斗里,晃晃悠悠說說笑笑,或唱著歌,一路駛向工廠。有意思的是,車每次經過渾河橋時,大家是不說笑的,“因為橋很高,橋面又窄,橋下河水還湍急,所以走橋時大家都像在憋著一口氣,雙手握緊欄桿,害怕得很呢?!备鸨Hχf,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年少的自己。一年后,葛保全離開了皮毛廠,回到市內工作,他與渾河橋短暫的青春記憶也就此告一段落。

到了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兩岸發展加快,過渾河橋的車和人增多了,寬度僅有8.6米的渾河橋,開始不勝重負,塞車成為上下班高峰時最常見的現象,甚至過個橋都要排隊。為緩解擁堵,相關部門想了許多辦法,比如特地將渾河兩岸企業的上下班時間錯開,行人和非機動車自發組織排隊,甚至選出了經常過橋的人當隊長值日,維持橋面秩序。還有一段時間,采取了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限時一兩分鐘交替通過的辦法。

“看到渾河橋,就是到家了?!痹谕醴f的童年記憶里,渾河橋是通往家的唯一路徑。

那時,王穎的父母在沈陽柴油機廠工作,后來,工廠從和平區十三緯路搬遷到渾河南岸,父母把家也跟著搬到了渾河南岸,在后榆村租了一間民房。王穎因上學沒能隨父母一起搬走,她只能寄宿在親戚家,于是,每個周末早上的跨河回家,成了她最期盼最幸福的事。

猜你喜歡
老橋斷橋王穎
地表水監測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老橋
斷橋不斷
烏鴉的警告
追本溯源刨根問底
長相思
烏鴉的警告
《水天一色》《踢球的女孩》《傍晚》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clothing
古村老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