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問題及完善路徑

2021-11-11 15:46溫旭丁符良剛
種子科技 2021年18期
關鍵詞:防治策略病蟲害森林

溫旭丁 符良剛

摘? ?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保護環境,作為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依托,森林資源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當前,病蟲害仍是威脅森林發展的主要原因,在保護環境的視角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也開始朝著綠色化、無公害化方向發展,摒棄傳統的防治方法?;诖?,分析了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情況,提出了幾點防治對策,以期能與從業者互相交流。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防治策略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18-0090-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63? ? ? ?文獻標志碼:B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是國家減災工程的重要內容,對保護森林資源、調節生態環境、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有序開展,防治技術手段、設備設施、管理制度等不斷推進,整體抗災減災能力大大增強,但受諸多因素的制約,當前的森林病蟲害防治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形勢不容樂觀。

1? ?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情況

1.1? ?區域性發生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環境差異較大,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特點、表現形式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像西南地區氣候濕熱,森林內常出現真菌病害,部分林木被真菌感染后會出現孢子等真菌結構,并發生腐爛。另外,近年來我國植樹造林步伐加快,森林植被面積快速擴大,但人工林業品種單一,抗病蟲害的能力不足,一旦出現對某種、某幾種林木危害性較大的病蟲害,會大范圍快速傳播,造成極大的危害[1]。

1.2? ?季節性發生

季節性發病是森林病蟲害的一大特點,受季節更替的影響,森林中微生物的生長狀態不斷發生變化,例如春秋交替之時早晚溫差大,環境中不確定因素多,易滋生細菌真菌,進而導致各地森林都易出現病蟲害。同時,春秋時節正好是樹木生長、果樹收獲的季節,細菌、蟲害等都能從樹木中獲得更多營養用于繁殖,從而促進病蟲害的發展。

1.3? ?影響因素分析

1.3.1? ?自然因素

近年來,全球溫室效應不斷積累,使全球范圍內的氣溫升高,生態環境平衡受到影響,從而導致一些森林害蟲有了更適宜的溫度環境,不斷生殖繁衍。其次,人工林中環境資源、生物結構不合理,部分害蟲沒有天敵,生存能力大大增強,能在一定范圍內肆無忌憚地傳播,導致難以估計的損失[2]。

1.3.2? ?人為因素

一是亂砍濫伐現象依舊存在,導致森林面積減小,生態系統自平衡能力降低,病蟲害以極快的速度傳播,森林中的生物鏈發生破壞。二是人工造林時對樹苗的防疫措施不到位,導致引入了外地的病蟲害,這些新型病蟲害一方面因缺少天敵而廣為傳播,另一方面也可能與本地病蟲害發生混合變異,加大了防治難度。三是部分森林區域衛生條件不好,在砍伐、火燒后沒有進行清理,為病蟲害的發生創造了有利條件。

2? ?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問題

2.1? ?監測防疫不到位

首先,部分森林管理單位對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夠重視,像有的單位所負責的林區已經常年甚至幾十年未出現病蟲害,導致工作人員對此不夠重視,病蟲害防治意識不強,更沒有從生態安全、物種安全的高度把病蟲害防治納入森林管理規劃中,存在“重造林輕保護”“重治理輕預防”的想法。這種現象不利于工作人員及時掌握病蟲害的發生情況,也使得病蟲害防治工作長期處在被動狀態,一旦發生病蟲害就可能急速擴大。

其次,部分森林管理單位的病蟲害預報不到位,監測手段薄弱,沒有對轄區內的森林資源進行全面布控,不了解病蟲害是否發生、發展到了什么程度,更不能向外界發布科學的預報。同時,一些森林管理單位不重視新技術推廣、新研究成果應用,病蟲害監測、預報技術更新緩慢,一方面制約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容易貽誤最佳的防治時機,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

2.2? ?防治經費短缺

經費短缺是制約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突出問題。一直以來,作為非盈利性質的單位,森林管理部門主要經濟來源是國家財政撥款,但國家給予的撥款資金較少,森林管理部門缺乏應對病蟲害的基礎設施、運輸設備、通訊設備,導致森林病蟲害防治不到位。另外,森林管理部門之間溝通較少,育苗的只管育苗、造林的只管造林,各個管理環節之間脫節,也加大了病蟲害防治的難度[3]。

2.3? ?病蟲害威脅增大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的多種危險性害蟲進入我國境內,像美國白蛾、油松葉小卷蛾、蘋果棉蚜等,對森林資源造成了嚴峻威脅。雖然我國也一直采取治理措施應對這些病蟲害,但潛在的威脅依舊較大,多種病蟲害有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也有一些病蟲害年年暴發、難以根治,如青楊天牛、松毛蟲、舟蛾等都是很常見的害蟲,但根治難度大,一旦暴發就大面積成災,如果監測、防治沒跟上,就容易使防治工作進入被動局面,產生難以估量的損失。

3? ?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完善路徑

3.1? ?加強預測防疫

第一,森林管理單位應當切實增強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森林的良好發展對促進林業生產、社會進步、改善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作用,無論是從國家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還是從促進社會進步的經濟角度出發,都要高度重視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同時,地方政府也要把森林病蟲害防治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責任,根據區域實際情況制訂防災減災規劃,為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第二,要加強森林病蟲害防疫機制。具體包括:①在森林經營方案審批、造林項目審查等方面,要充分考慮森林科技人員的意見,對沒有病蟲害預防措施的造林設計不予審批,對沒有達到混交林比例的造林項目不予驗收。②要加大對良種壯苗的培育,建立培育基地,多采用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本土樹種,減少調運種苗數量,從采種、育苗、造林的各個環節減少病蟲害隱患。在林業生產中,要積極營造多樹種、多形式的混交林,尤其是在豐富樹種配制方面多做工作,徹底解決人工林樹種單一的問題。③對于病蟲害嚴重的林區,應有步驟、有計劃地改造成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混交林,并搞好水肥管理、撫育間伐等,增強林區抗病蟲害能力。

第三,建立健全森林病蟲害監測系統。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森林病蟲害的發展也不例外。只要找準其產生原因,掌握其發生規律,就能制訂有效的防治策略。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森林病蟲害的調查力度,建立預測預警森林病蟲害的網絡系統,將病蟲害信息錄入其中,實施把控動態,并綜合考慮氣候、資源等要素,為林業部門提供參考。

3.2? ?加大資金投入

充足的資金是改善森林病蟲害防治效果的前提。第一,國家財政應當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在調撥森林管理經費時把病蟲害防治列為單獨的項目并予以充分的重視,使地方林業部門有能力購入病蟲害防治相關的設備、設施、藥劑等,使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有充足的經濟基礎。第二,應當按照“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調動林農參與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積極性,加大自籌資金的比例,扭轉“等、靠、要”思想,豐富資金來源。第三,要理順各個管理部門的關系,明確各部門在病蟲害防治中的權責[4]。

3.3? ?合理使用農藥

目前,農藥是防治森林病蟲害的重要用品,但多數農藥會造成一定的殘留。對此,首先,林業部門必須不斷提升農藥使用水平。一是要合理使用化學農藥,應該在必須應急時使用,并盡量選擇低毒性、低污染的藥劑,少用廣譜性化學農藥。還要經常改變用藥品種,混用配方,避免病蟲害產生耐藥性,用藥方法也要采取注射、根施、涂莖等,減少環境污染。二是選擇生物農藥,如使用BT乳劑防治國槐尺蠖等。目前應用較多的生物農藥包括蘇云金芽孢桿菌、白僵菌、松毛蟲質型多角體病毒、植物源農藥等[5]。

其次,森林管理部門應當不斷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技術水平,對工作方法、技術措施進行創新,不拘泥于傳統的防治手段。目前,雖然農藥等殺蟲劑有一定效果,但會造成有害物質殘留,會對操作人、食用者健康造成損害。對此,應當采取以生物防治技術為主、以化學防治技術為輔的防治策略,利用害蟲天敵來防治病蟲害。同時,還應優化耕作辦法,利用農作物的遺傳特性、抗性來降低病蟲害發生率[6]。

4? ?結語

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應當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原則,在切實保護森林資源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有害生物種群與環境的關系,依靠科技進步提高防治水平。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性強、難度大,相關人員應當積極引進、推廣相關技術,研究新的防治手段,提升防治水平,提升森林資源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 1 ] 李建華,孫富永.林業科學技術推廣應用及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J].鄉村科技,2020(2):67-68.

[ 2 ] 趙冬梅.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現代園藝,2020,43(6):44-45.

[ 3 ] 張義群,劉海燕.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保障林業生態環境建設[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7):229.

[ 4 ] 張云.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以森林病蟲害防治為例[J].現代園藝,2020,43(2):149-150.

[ 5 ] 楊重一.森林病蟲害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重要性[J].現代園藝,2020,43(4):48-49.

[ 6 ] 張兆云,于林霖.海陽市森林病蟲害防治問題與對策途徑分析[J].現代園藝,2021,44(3):131-132.

猜你喜歡
防治策略病蟲害森林
探析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策略
南方甘藍主要病蟲害防治安全用藥表
林業的病蟲害及生態防治研究
哈Q森林
關于冷卻塔的落水噪聲及其防治策略探討
探析生物入侵對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影響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傷致繼發性青光眼的臨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電的安全隱患與防治策略
哈Q森林
哈Q森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