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玉2號、民玉3號油茶品種特性及種植技術

2021-11-11 15:46劉四黑阮成江胡鐙方金宇劉珣楊春蓮張正
種子科技 2021年18期
關鍵詞:選育栽培技術

劉四黑 阮成江 胡鐙方 金宇 劉珣 楊春蓮 張正

摘? ? 要:針對玉屏等武陵山片區油茶產量不穩定和當地本土優良品種缺失的問題,收集了大量本土油茶優良材料,選育出本地普通油茶民玉2號、民玉3號,其具有生長勢強、連續高產、穩產、種子和種仁含油率高的特性。創制的優異良種從根本上解決了當地油茶產量不穩定和低產的難題。

關鍵詞:油茶品種;選育;品種特性;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18-0096-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22.5? ? ? ?文獻標志碼:B

1? ?品種綜述

1.1? ?民玉2號

1.1.1? ?品種的親本來源

民玉2號原編號MY002,種植于東經108°53′、北緯27°17′,樹齡約80年,為玉屏縣本地的原生普通油茶。

1.1.2? ?品種特征

民玉2號為小喬木,樹冠為傘形,生長勢中,新梢為綠色,枝條斜展,簇生頂芽、有茸毛,葉片大小中、橢圓形,有葉脈凹陷,葉尖漸尖。秋季開花,花冠中等直徑,單色白色花;果實呈球型、無棱、臍突出,綠色果實,果實表面茸毛多、單果重中,無糠皮、單果種子數中,鮮出籽率和百粒重中、成熟期早。單位面積冠幅產果量為1.63 kg/m2,冠幅2.2 m×1.8 m,平均單果重8.54 g,果實縱徑2.72 cm、橫徑2.51 cm[1-4]。

鮮果含油率為7.23%,鮮果出籽率為47.28%,干種仁含油率為56.2%,干種子含油率36.7%,不飽和脂肪酸含量89.25%,油酸含量為77.49%。角鯊烯含量為204.55 μg/g。

具有抗油茶炭疽病、褐腐病強的特性。通過嫁接繁殖,無性系群體內形態特征、生長特性和果實特性表現一致,種子和種仁含油率與母株性狀基本一致,個體之間沒有明顯差異。通過多次嫁接繁殖,不同年齡的無性系子代,其形態特征和生長特性表現與母株相同,性狀遺傳穩定。

1.2? ?民玉3號

1.2.1? ?品種的親本來源

民玉3號原編號MY067,種植于東經108°90′、北緯27°29′,樹齡約70年,為玉屏縣本地的原生普通油茶。

1.2.2? ?品種特征

民玉3號植株生長勢中,為傘型小喬木;枝條綠色平展;頂芽生長方式為雙生,有茸毛;葉型為橢圓形,單葉互生,邊緣有細鋸齒;兩性花頂生或腋生,白色;果實為綠色卵球形,無棱,果臍凸出,果皮厚度中,果實縱徑2.11 cm、橫徑2.29 cm,單果重8.14 g。一般于10月上旬成熟。

鮮果出籽率為47.79%,鮮果含油率為7.78%,干種仁含油率為57.2%,干種子含油率為36.8%,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87.8%,油酸含量為78.19%,角鯊烯含量417.09 μg/g。通過嫁接繁殖,無性系群體內形態特征、生長特性和果實特性表現一致,種子和種仁含油率與母株性狀基本一致,個體之間沒有明顯差異。通過多次嫁接繁殖,不同年齡的無性系子代,其形態特征和生長特性表現與母株相同,遺傳性狀穩定。

2? ?選育

2.1? ?初選

在貴州省玉屏縣,經野外調查和走訪發現長勢好、結實多的優良單株106個,且果實成熟時花蕾也較多,初步判定次年仍豐產;經實地調查獲知,優良植株每年的產量都很高,且明顯高于普通油茶的平均含油率,具有高產、穩產特性,因此確定單株為備選優樹,并進行編號,其品種特性見表1。

2.2? ?復選與決選

經連續3年測定該單株的種子含油率、種仁含油率、產量,并觀測其炭疽病、褐斑病感抗性等,MY002和MY067兩編號都符合優株要求,并將其命名為“民玉2號”和“民玉3號”,其他優株需進一步監測。

2.3? ?無性繁殖測試

在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朱家場鎮謝橋村老油茶林內,以老油茶樹為砧木,利用早春劈接法將兩個品種嫁接了300株。并于12月,從上述300株高接換冠植株上采集接穗,仍在原址附近的老油茶樹上,采用相同方法嫁接了330株。從母樹和高接換冠植株上采集接穗,進行芽苗砧嫁接,同時對母樹和無性繁殖后代進行枝條、葉片、花等組織器官的一致性和穩定性觀測。

2017—2018年,繼續開展無性繁殖(芽苗砧嫁接和高接換冠),觀測遺傳穩定性。枝、葉片、果實形態特征,及種子含油率、種仁含油率和炭疽病、褐斑病抗性等與母樹相近。2019年,持續開展產量、含油率、抗性等遺傳穩定性觀測,并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現場審查,2019年底獲植物新品種權。

2.4? ?試驗

在玉屏縣朱家場鎮謝橋村油茶高接換冠品種改良基地布設試驗區,參試植株均為高接換冠植株,株行距為3 m×3 m。目前,各試驗區內植株生長良好,具備品種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2016年5月,利用輕基質芽苗砧嫁接方法,培育了2 000株苗木,2017年12月,分別在碧江區和平鄉、思南縣涼水井鎮和納雍縣龍場鎮大坡村開展了區試,苗木生長勢良好。2018年少數植株開花結實。2019年大多植株開始開花。2020年在黔東南臺江縣開展了引種試驗,目前苗木生長勢良好。2020年底,通過貴州省良種委員會認(審)定為貴州省林木良種。

3? ?主要繁殖栽培技術要點

3.1? ?繁殖技術要點

(1)高接換冠技術。嫁接時期在早春(1—2月),也可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或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且在陰天進行。在低產老油茶樹主干和主枝上,截去多余枝條,選用生長健壯的接穗進行高接換冠嫁接。采用插皮接方法嫁接,包扎好嫁接部位,并保證密封性好,起到保溫的作用。嫁接后做好解罩、抹芽、除萌、解綁和病蟲害防治工作。

(2)芽苗砧嫁接技術。繁殖時間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春梢已停止生長,進入半木質化時期。選用接枝上飽滿的腋芽和頂芽,削成適當規格的接穗,并將削好的接穗放在裝有清水的盆內。將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并用鋁皮扎緊。將接好的苗木放在陰涼處以備作床栽植,避免日光照射[5]。

3.2? ?栽培技術要點

(1)改良低產油茶林品種。采用高接換冠方式,選擇生長勢強、粗細均勻的成齡大樹。注意嫁接部位的解綁、除罩、抹芽及防病等工作。嫁接后,接枝生長幼嫩,很容易受金龜子、象甲和炭疽病等為害,應隨時注意病蟲發生情況,及時進行藥物防治。因油茶嫁接林都是優樹,結實累累,養分消耗較大,必須加強林地土、肥、水管理,進行墾復、除草和追肥等工作,滿足樹體養分的需求,防止嫁接林的提早衰敗。

(2)品種搭配。選用2~4個花期、果實成熟期一致,且坐果親和力好的品種配置栽培,采取行混或塊狀混種。與黔玉1號、黔碧1號、長林55號配合栽植。

(3)新造林。選擇土層厚度≥60 cm,土壤疏松、排水通暢肥力較好,質地沙壤土至輕黏土,pH值 4.5~6.5,光照充足的陽坡或半陽坡。應盡量避免在山頂石礫含量高、土層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地方種植油茶。采用無紡布輕基質營養袋苗,使用2年生或3年生的Ⅰ級苗木,一般不使用裸根苗造林,造林株行距可以選擇2 m×3.5 m或3 m×4 m,定植穴規格為50 cm×50 cm×40 cm,每穴施入不少于2 kg鈣鎂磷肥或腐熟的農家肥等有機肥為底肥,并將基肥與表土充分拌勻,然后再將心土填滿定植穴。栽植時間為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春旱嚴重的地區宜在雨季。在定植穴中心,挖能放入容器苗的坑,將容器苗木全部放入坑中并扶正,回填土壤并用手輕壓,使之與容器中的基質緊密結合。容器苗在種植前應澆透水,去除不可降解容器杯?;靥钔習r應從四周向內壓緊,使回填土呈饅頭狀,高于地面約5 cm??山到廨p基質容器的可保留容器[6]。山區種植要根據地形及坡度、土壤肥力、間種和撫育管理水平等情況設計相應密度。坡度小于150°,全面整地,株距2 m,行距3.5 m,種植密度為95株/667 m2。標準化示范基地可以采用株距3 m,行距4 m,種植密度為56株/667 m2;坡度大于150°,帶狀整地,帶寬3 m,內低外高約呈50°斜面,油茶苗植于距外?。玻? m,株距2.5 m,種植密度為89株/667 m2;農村“四旁”空地塊狀栽植參照上述技術要求,帶狀或線狀栽植株距應大于2 m[7]。

(4)造林后管理。在苗木幼齡期開展中耕除草、除蟲滅害、修枝整形和施肥等技術措施。定植后2~3年,在主干高度40~60 cm處定干。在主干上選留3~4個生長健壯、朝向不同、不交叉重疊的側枝培養為主枝,各主枝相互間距10~15 cm。次年在每個主枝上再選留2~3個強壯分枝作為副主枝。形成結構合理、枝條分布均勻的自然開心形或圓頭形。注意控制枝梢徒長,并及時剪除擾亂樹形的徒長枝、病蟲枝、重疊枝和枯枝等[8-9]。幼樹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掛果,維持樹體營養,保證正常生長,加快樹冠成形。

3.3? ?適宜種植范圍

適宜的氣候條件為年均氣溫16~19 ℃、≥10 ℃積溫4 700~5 000 ℃、年降水量900~1 500 mm。適生區域為貴州省中東部、東南部油茶主產區,適生區為山地、丘陵、開闊的陽坡和土層深厚(60 cm以上)的緩坡,適性土壤類型為酸性紅壤、黃壤、紅黃壤。不適應生長在排水不良的低濕地、重鹽堿地。

4? ?結論

油茶在我國有2 300多年的栽培歷史,通過長期的自然雜交,形成了一些本土地方優良品種,以玉屏縣為代表的黔東油茶分布區,以寒露茶為主,國慶節期間當地有油茶采收傳統習慣,引進的長林、湘林等品種,一般于10月下旬成熟,此時節恰是當地秋雨連綿的季節,會導致油茶果(籽)霉變率增加。民玉2號和民玉3號,填補了武陵山區域本地油茶良種的空白,尤其是對山區脫貧攻堅特色產業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 1 ] 羅揚.貴州油茶[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4.

[ 2 ] 劉四黑,楊明,丁健.金融支持油茶產業扶貧的玉屏模式與成效初報[J].貴州林業科技,2020,48(3):51-56.

[ 3 ] 莊瑞林.中國油茶[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第2版),2008.

[ 4 ] 劉四黑,楊明,楊波,等.油茶老樹高截換冠品種改良關鍵技術[J].農家科技(上旬刊),2020(2):22-23.

[ 5 ] 姚小華.油茶實用栽培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

[ 6 ] 陳永忠.油茶豐產栽培實用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

[ 7 ] 劉四黑,阮成江,胡鐙方,等.黔東地區山地油茶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21,15(12):31-32.

[ 8 ] 王森,鐘秋平.油茶整形修剪[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

[ 9 ] 盛煒彤.發展油茶產業的戰略思考[J].貴州林業科技,2011,39(1):1-5.

猜你喜歡
選育栽培技術
瑞華麥520的選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
茄子新品種“福茄6號”選育技術
吉林省黃秋葵新品種選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