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反哺視域下高校文化帶動鄉村文化振興的路徑分析

2021-11-12 13:14包筱玲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
長江叢刊 2021年12期
關鍵詞:戰略農業大學生

包筱玲/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

一、前言

(一)鄉村文化振興戰略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積極提出了基于鄉村振興的文化戰略,并提出了相關的詳細要求,鄉村文化需要結合鄉村發展的特征,通過精神文化建設,要體現鄉村治理的科學性,為積極培育新型農村工作隊伍打好基礎。文化的戰略高度體現精神建設的戰略高度,中國農村的文化建設要積極反映出現代化農村生活的先進性。加快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是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在社會文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鄉村文化正在面臨著人力資源的枯竭,鄉村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通過輸送高校,面向社會實現了人才的遞進式發展。在社會文明的發展步伐下,鄉村文化衰竭的背后,急需一條文化輸送的閉環鏈。實現高校文化和鄉村文化振興之間的互動,可以實現人才的多樣化發展,綜合利用人才的價值,實現思想與價值文化與物質、風俗文化之間的包容和發展。

(二)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實施意義

(1)體現農村的文化快速發展。隨著社會發展步伐加快,城市與農村二元結構越來越明顯,城鄉差距逐步加大,需要引起國家高度重視。鄉村文化振興戰略是基于當前城鄉文化的發展現狀提出的重要部署,對推動農村文化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實現文化發展模式轉型的需要。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是我國思想政治文明發展模式轉型的需要。在以往發展階段,優先把城市的文化發展放到了首位,文化政策和戰略側重于城市,農村則處于邊緣化地位。鄉村文化振興戰略明確了農村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通過構建生態宜居的自然環境、體現時代先進性的生產文化,為留住農民、吸引市民、建設美好鄉村提供軟資源,進一步推動城鄉的一體化發展,實現我國的社會綜合性發展。

二、高校文化反哺的重要內涵

(一)通過文化反哺,大學生運用高校文化振興鄉村建設

社會文化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文化隨著時間的沉淀,不斷進步、不斷發展,我們目前主流的精神文明成果也是經歷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社會發展而來的。而隨著經濟的發展,鄉村文化正在逐漸遠離主流精神文化的環境,逐漸被人們所忽視。鄉村環境也從過去的人類適應自然轉變為人類服務自然、人類汲取自然,時代性的精神文化成果對于建設鄉村,帶動鄉村的經濟、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文化反哺,大學生可以運用高校文化成果提升鄉村的治理水平,將科學知識普及到鄉村,促進鄉村的發展速度。通過文化反哺,大學生也能夠從鄉村文化實踐的體驗中,重新認知高校精神文化學習的重要意義,溯本求源地掌握文化、運用文化振興鄉村。

(二)通過文化反哺,大學生豐富生產文化提升自身精神文明內涵

自然環境和農業生活作為孕育社會生產文化重要的土壤,無數的精神文明成果通過農業耕織中挖掘出來,在農業生活中,人類從大自然中得到啟發,獲得了大量的生活經驗和文化智慧和社會知識,久而久之,便積累成為社會文化知識。大學生在文化反哺的過程中,參與鄉村生產文化建設,通過積累生產管理經驗,參與鄉村文化治理,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精神文化層面,不再單單是知識上的學習者,還可以做行為上的參與者,強化了大學生的角色轉換,實現了高校文化和鄉村文化振興之間的發展脈絡。

(三)通過文化反哺,大學生傳播高校文化提升鄉村文化建設水平

在高校組織的文化反哺活動中,大學生可以自愿參與到鄉村的文化振興,服務鄉村,積極切身做對鄉村文化振興建設有益的實踐工作。在文化反哺的一系列過程中,大學生將高校文化作為養料,積極反哺到鄉村文化建設的發展體系中,不斷強化大學生對于文化生活的本質理解,科學地認識生產文化,為日后我國社會精神文化的創新之路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傳播生產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過程中,不斷推動二者的包容式發展,通過構建多元的文化結構,積極實現高校與鄉村之間時代性思想文化發展融合共進的建設目標。

三、文化反哺視域下高校文化帶動鄉村文化振興的主要內容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的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就是要打造生態宜居的生活環境。構建生態文明的農村生活環境,要充分體現鄉村特點,注重民俗文化弘揚,注重鄉土文化,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因此,鄉村文化振興的主要目標需要積極圍繞著環境保護、熱愛自然、生態文明等方面,同時需要重點發揚民俗文化、鄉土文化,通過文化反哺,達到鄉村文化振興的目標。

(一)綠色科學的生產文化促進環保理念的傳播

現代社會的發展促使大學生在高校學習的過程中,學習了大量綠色科學的發展觀,這對于現代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環境保護概念的倡導,環保理念促進了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粗亟洕娴霓r業發展模式,是農業長效科學管理中的短視行為,在加強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上,很多鄉村地區還有待強化。在文化反哺的過程中,大學生可以借助科學的文化觀念將對鄉村環境的保護力度進一步推進,強化農民對于環?;A設施建設的重視,做好垃圾處理的科學管理,優化污染治理的連續性,減少生態環境的二次破壞。從生產文化的環保意識下手,文化反哺過程有利于鄉村打造生態宜居的自然環境,為農民提供一個良好的未來發展環境。從文化傳播的角度上,實現鄉村環保文化的振興。

(二)現代化農業文化保障生態環境的建設基礎

農業農村的現代化發展,是立足于我國國情的基礎下,從我國人多地少的現實情況出發,農村建設一方面提高生物技術水平,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另一方面要推動農林牧副漁產業共同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生態農業,走出高效高產的農業發展之路。高校作為國家重要的科學技術研發基地,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理念和高新技術,正在源源不斷從專家團隊的實驗研發中得到結論。大學生,由于是很多農學專業的大學生,通過文化反哺活動,可以將先進的現代化農業發展理念為實際的鄉村文化發展帶來建設性基礎。例如,形成基于鄉村環境下的資源綜合利用機制,以肥養田、取之于田、用之于田,加強良性循環,減少化肥的使用,促進可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減少農業生產成本的過度消耗,提高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

四、文化反哺視域下高校文化帶動鄉村文化的振興的策略

(一)倡導多種形式的文化反哺活動

目前,高校組織的文化反哺活動形式單一、數量較少。高校應該積極重視文化反哺活動的重要性。加強基于14億人口的內部循環,強化自身產業、促進國內知識文化的內部發展,已成為新時代、新局勢下的新戰略方針。因而,高校的文化交流活動不應只單單在高校內部開展或者在外國學習交流的層面中發展,基于鄉村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反哺活動,可以加強大學生對于我國農業國情的認識,強化時代建設的使命。從農村中來,到農村中,積極落實黨關于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倡導多種形式的文化反哺活動,積極參與鄉村的振興戰略,為鄉村文化的發展謀思路,融入生態文明的建設理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積極促進多專業、多學科的文化反哺類型

實施鄉村的文化振興戰略,需要依托于科學技術的進步?,F代農業的發展之路,必須要由先進的科學理念帶動。多專業、多學科的文化反哺活動,可以積極活躍不同技術資源和先進理念從高校方向的全方位文化帶動,這對于鄉村文化的振興發展之路是具有長效價值的。例如互聯網、物流、電子商務專業和相關學科的文化反哺活動,大學生在參的過程中,可以給鄉村帶來網絡和物流管理領域的知識文化經驗,促進鄉村的互聯網產業發展,提升鄉村互聯網文化的時代思維。再如,高校通過組織農業、生物學、動物學、畜牧專業的學生參與文化反哺活動,在加強學生自身職業實踐能力的同時,將先進的農業、畜牧管理經驗帶給鄉村,促進鄉村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通過多樣化的文化反哺活動,高??梢詮募夹g文化的多層次、多領域角度上,為鄉村的文化振興提供建設路徑。

五、結語

鄉村的文化振興戰略是黨中央提出的重大建設方針,是基于新形勢、新任務下提出的重要舉措,高校應該積極提升自身的文化傳播意識,為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因此本文以文化反哺視域下高校文化帶動鄉村文化振興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高校文化對于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發展意義,對鄉村文化振興過程中,高校應該重點把握的問題進行了梳理,這樣方便高校有側重點地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反哺活動。本文希望能夠對高校文化帶動鄉村文化振興的戰略實施,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同時希望對高校的文化反哺活動開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猜你喜歡
戰略農業大學生
第十六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強國戰略下的企業管理創新
數據分析挖掘在農業統計分析中的應用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大學生就業趨勢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中國農業2017年與未來十年展望
多式聯運發展的戰略與路徑
流通領域重要農業產品價格(2016年10月)
戰略的里子與面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