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大學新生心理適應教育研究

2021-11-12 13:14汪勇剛延邊大學師范學院
長江叢刊 2021年12期
關鍵詞:適應能力新生心理學

汪勇剛/延邊大學師范學院

積極心理學的重點內容是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體現,強調的是關注個體優點和積極方面,正確、積極解讀人的心理現象,提高人的適應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問題愈加突出,需要教師以大學新生的普遍心理適應問題為出發點,使用積極心理學相關理論和研究辦法,分析大學新生心理適應問題發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進而幫助大學生快速適應大學生活。

一、積極心理學內容及發展進程

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的內容是積極主觀體驗、人格特質以及社會環境,并且經過多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總結,獲得了人性優點和價值研究、提出積極預防思想和兼顧個體和社會層面的貢獻成果。積極心理學誕生于21世紀初期,人們對心理學展開了重新審視,成為了傳統臨床心理學的主要補充,如今又被應用在教育領域中,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和重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單薄,體系不完善,并且具有一定的積極話語霸權,研究對象也不夠全面,需要在發展進程中不斷完善與優化,以此才能滿足時代發展和實踐應用的需求。

二、大學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適應問題

(一)大學集體生活不適應

大學新生在入學的時候,會接觸到一個嶄新的校園環境,與高中校園和家庭生活的環境具有很大的不同,新鮮感十足。同時,大學新生大多數是初次離開故鄉,再加上大學新生來到一個地域文化、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都不相同的地區,剛開始適應起來會比較困難,對于一些心理適應能力較差的新生而言,融入全新的生活,融入集體大家庭的生活是一項巨大且艱巨的挑戰,心理適應問題頻發。所以,在對大學新生進行科學教育的同時,還必須兼顧到心理適應教育,幫助大學新生盡快熟悉校園環境,與自己的同學、室友、老師建立良好的關系,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和地域環境,進而促進大學新生學業和生活同步發展。

(二)專業學習模式不適應

大學新生在入學后十分容易遇到學習模式和氛圍不適應的問題,高中學習的任務比較繁重,課時安排很緊湊,教師對于學生個體的關注也非常多,學生可以得到足夠的幫助,時刻向教師進行提問,獲得答疑解惑。但是進入大學生活以后,很多專業課都采取了上大課的模式,一個階梯教室里可以同時容納數百人,教師只會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教學,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使得學習能力差異較大的大學新生進入了不同的學習階段。大學新生如果不能及時轉變自己的心理,適應全新的學習環境和模式,就容易出現聽不懂、不理解的情形,導致考試成績不合格,無法得到學分,甚至需要留級等,不利于學生學業發展,也容易造成學生焦慮和抑郁,誘發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

(三)人際交往方式不適應

大學新生在班級、寢室分配完以后,就會進入到一個全新的人際關系網絡中,需要面對一些來自全國各地的陌生人,同學和室友之間的生活環境、家庭條件、社會背景以及興趣愛好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些同學之間還存在口音問題,說話聽不懂,成為了人際交往的主要障礙。以上種種因素都可能引起大學新生人際交往方面的不適應,會在渴望交往的同時產生回避的心理,形成了自我矛盾,使得其很難融入到大學集體生活中,給人帶去一種孤言寡語和不合群的感覺,慢慢就脫離了班級、寢室的小團體,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四)個人情感存在困惑

大學生年齡上已經成年,但是因為缺少足夠的社會閱歷和人際交往經驗,又進入了生理發育的青春期,會對身邊優秀的異性產生愛慕之意。但是由于缺少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情感的能力,會在面對異性和感情的時候產生沖動、矛盾、動搖的心理問題,會表現出對情感的迷茫,心理也不夠成熟,無法很好地駕馭自己的情感,進而出現異性交往困難、單相思等問題,引發嚴重的個人情感困惑問題。

三、大學新生心理適應問題的成因

(一)巨大的心理落差

大學新生心理適應問題種類較多,成因也比較復雜,其中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學生對于大學生活有過高的期許,對于大學校園的環境,生活、學習環境都進行了理想化設想,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希望和向往。但是,由于大學辦學規模和教育水平的差異,大學環境之間是存在很大差異的,有些大學校園占地面積很小,基礎設施建設也不完善,會對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造成不良的印象,與自己想象中的樣子不同,進而出現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一時之間難以接受,從而出現對大學生活的不適應。

(二)缺少學習和生活目標

在三年的高中學習生涯中,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考出高分,考上好的大學,每天的學習壓力都很大,基本上是在做題和上課的無限反復中走過來的。在此期間,學生的思維和精力受制于繁重的學習壓力,忙著學習和備考,對于自己的目標和努力方向十分明確,學習也十分有動力。但是,在進入大學校園以后,學習壓力一下減少了很多,教師也不會每天盯著學習,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不是那么上心,因為學生數量很多,并且是學分制,考核模式出現了很大改變。所以,學生容易缺少學習和生活目標,不知道自己上大學應該干些什么,產生困惑和迷茫的心理,造成大學生活適應困難。

(三)自我理解存在偏差

大學并沒有高中生想象中那么美好,大學的競爭比高中要大的多,并且生活環境也變得復雜起來,人際交往中的問題也凸顯出來,尤其是畢業前夕的職業規劃和找工作,會成為很多大學生的“噩夢”。這種對于大學生活的理解偏差,是導致大學新生心理適應問題的主要因素,需要在高中階段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減少理解偏差。

(四)自我控制和適應能力有限

大學新生進入大學校園以后,其身份直接從“被管理者”轉化為“自我管理者”,獲得了足夠的自由,沒有了家長的管束和教師的督促,學生如果缺少自我控制和適應能力,就會難以快速融入到大學生活中。再加上部分學生進入大學以后,沒有了繁重的學習壓力和家長管束,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愛好特長上,容易分心,忽略學業,不能很好的適應大學生活,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學習興趣。

四、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新生心理適應教育策略

(一)創造積極的教育環境,完善教育體系

為了提高大學新生心理適應教育效果,有必要創造一個積極的教育環境,并逐步完善教育體系,讓學生可以在一個積極向上、樂觀健康以及和諧舒適的校園心理環境中進行學習與生活,營造一個良好的群體心理氛圍。大學教師和輔導員需要全面了解大學新生的性格特點、生活背景、家庭環境等,有助于教師樹立積極的心理適應性教育理念,尊重每一名學生,并且用開放和欣賞的眼光的關注他們,將幸福感當做心理適應性教育的目標,不斷拓展教學內容,致力于培養學生自我價值觀、幸福感等,完善心理適應性教育體系。

(二)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養成積極品質

大學教育除了要注重學科教育以外,還需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其感恩的意識和能力,積極追求全新的大學生活,并且要看到自己的優勢,學會積極面對生活,對待挫折,正視自己的不足和錯誤,及時改正。另外,在對大學新生進行心理適應性教育的時候,要兼顧智慧、勇氣、公正、自制力、愛和卓越六大美德的培養,將大學新生培養成具有積極品質的優秀青年,塑造完善人格,實現生命的意義,完成大學育人教育的目標。

(三)在專業教學中滲透積極心理學內容,提高育人效果

從多年的積極心理適應性教育活動開展上看,要想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須將積極心理學的有關內容滲透到各個專業的具體學科中,深入挖掘出專業學科中的積極心理學教育元素,提高育人效果。另外,教師在進行具體的教育活動時,需要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以及當前積極心理學教育規律,從而明確教育目標和方向,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教育,將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內化為自己的觀點,并逐步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生活觀點和心理素養,幫助大學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解決心理適應性問題,促進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發展。

(四)豐富校園生活和學習活動,提升自我適應能力

大學校園好比一個小型的社會,其中包含復雜的人際關系、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需要將大學新生的學習和生活充分融合在一起,加強理論和實際的聯系,以此豐富大學新生的學習生活和業務生活,提升其自我適應能力。大學積極心理學教師需要根據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積極心理學適應教育活動,增長才干,了解社會實際,從而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大學生活,培養其自我適應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大學新生心理自愈能力,在遇到困難、挫折和不適應問題時,可以及時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困難,具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新生心理適應教育具有非常高的育人價值。大學新生普遍初次離開家門,遠離父母,在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進行生活與學習,會存在巨大的心理落差、缺少人生目標、自我理解容易出現偏差和、自我控制和適應能力較差,會在集體生活、學習、人際交往和個人情感等方面產生不適應感,制約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需要立足于學生實際,全面開展基于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心理適應教育,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快速適應大學生活與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強大的個人意識。

猜你喜歡
適應能力新生心理學
“沒有用”的心理學
重獲新生 庇佑
中國心理學會前身中華心理學會會刊《心理》封面
雷鳥
新生月賽優秀作品
枯蓬新生
新生
藝術職業院校表演專業現狀及人才培養創新模式探索
跟蹤導練(二)5
沙漠里的精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