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幾點思考

2021-11-12 13:46惠州城市職業學院
長江叢刊 2021年18期
關鍵詞:產教校企育人

■葉 敏/惠州城市職業學院

一、前言

近年來,協同育人理念備受教育部門重視,這一理念為產教融合提供方向,使校企合作進一步深化,實現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順利對接,進而推動社會發展。立足當前校企合作的常見阻力,提出促進產教融合的合理化建議,使協同育人目標又好又快完成。人才培養模式革新視域下,深層次分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徑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相關概念介紹

(一)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指的是,院校在高質量人才培養階段開展的產業與教育深入合作的新型辦學模式。圍繞學校專業細分情況,創立專業產業,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產教融合階段,二者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以此拓寬融合廣度、加深融合深度,進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在此期間,教師會主動提高業務水平,爭取在產教結合中發揮正向引導作用,使產教融合成效全面顯現。

(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概念從字面理解為,學校與企業協同協作,共同肩負育人職責。無論是推動學校發展,還是促進企業進步,校企合作的能夠達到雙贏目的。對于學校來說,能夠根據社會人才需求,有方向地培養人才,即向學生提供理論知識,又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最終提高人才實效性。隨著學習型社會建設步伐的加快,校企合作刻不容緩,這既能提高國民素質,又能為教育行業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當前校企合作模式動態創新,對于合作雙方而言,應加強溝通與交流,根據實際情況共建適合的合作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滿足人才供應需求。

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意義

(一)滿足人才需求

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的過程中,學校充分發揮教育教學的陣地優勢,確保所培養的人才能夠滿足行業發展階段的用人需求。產教融合期間,學校與企業聯系,動態掌握用人需求的變化情況,據此調整育人戰略,并向其推薦優秀學生,以此降低企業招聘及培訓成本,提高企業人力資源利用率。校企合作時,學校為其提供培訓陣地,使企業工作實踐與學校理論教學相結合,一定程度上增加員工的含金量,確保企業人力資源高效開發、合理配置,為企業日后發展儲備優秀人才。

(二)提高教育質量

學校根據社會行業用人需求,適當調整專業結構,并科學設置專業課程、課時,為學生理論知識獲取做足準備工作,同時,這也是優化教育體系、深化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徑。校企結合時,行業企業以監督者的身份考察教育質量,根據當前企業工作內容的改變,以及工作模式的調整,對教育教學實踐提出改進的建議,以此打造高效的理論課堂,加快學校建設步伐。即便學校在教學中遇到問題,仍可以向企業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請教,以此攻破教育教學瓶頸,拓展教育機遇。

(三)促進學生發展

產教融合的過程中,學生既能內化理論知識、豐富知識儲備,又能在實踐中檢驗知識,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當學生意識到產教融合帶來的好處,會主動爭取實踐機會,并調動求知欲,盡享知識學習與運用帶來的良好體驗。當學生畢業后,學生能夠在就業、創業方面出色表現,相對而言,就業創業成功率較高。校企合作后,學生能夠正確認知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間的關系,同時,學生養成紀律遵守、團結協作、認真負責的良好習慣,在工作中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從而實現個人價值,為企業綜合效益提高貢獻綿薄之力。

四、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常見問題

(一)制度及政策有待完善

雖然協同育人理念得到院校、企業,以及相關部門的重視,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實踐效果不盡如人意,如果協同育人成效得不到提高,那么院校培養的人才難以更好地滿足企業用人需求,這對企業發展、院校建設將起到阻礙作用。當前,用于指導產教融合的制度不夠細化,并且相關政策的導向作用片面發揮,導致校企合作行為缺乏規范性,最終會因合作深度、廣度不足而影響協同育人質量。具體來說,產教融合環節極易因專項資金不足而短暫合作,這既會打擊參與者的積極性,又會錯失人才培養的最佳機會。再加上,現有政策在合作職責劃分、權利配置等方面的引導不夠具體,并且利益劃分環節存在分歧,致使產教融合環節遇到重重阻力。

(二)融合力度不夠強勁

校企合作的過程中,需要雙方共同參與,如果有一方缺少積極性,那么合作效率和質量會大打折扣,并且產教融合優勢得不到全面發揮?,F下,部分院校與企業間的合作流于形式,為應付上級檢查被動參與合作育人,這既會浪費資源,又不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就業認知,當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學生會因專業知識不足、實踐能力不強而連連遇挫,并且企業會因人才供應不及時而低速發展。實際上,是因為融合發展廣度不足、深度不夠而陷入困境,長此以往,對院校和企業均會帶來負面影響。分析深層次原因可知,合作雙方急于求成,未結合學生需求,以及當前人才供需現狀,盲目制定校企合作方案,會因方向偏頗而浪費資源、增加成本,當校企精力被消耗殆盡,那么融合發展也會宣告失敗,難以實現校企共贏。

(三)產學研能力相對較弱

我國教育領域在協同育人方面的實踐經驗較少,即便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仍存在些許阻力,難以真正實現資源共享、人才供需平衡化。協同育人過程中,還會出現獨立教學、獨立運作這一局面,導致產業發展、院校教學、科學研究三方面脫節。院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理論知識教學比重過大、理論與實踐配比不夠科學、科研工作缺乏創新等問題,難以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對于學生來說,僅被動接受理論知識,且理論與實踐結合經驗少之又少?,F今,院校師資力量不夠雄厚,整體科研能力較弱,致使產學研道路越走越窄。久而久之,產教融合經驗得不到豐富,日后校企合作實踐將舉步維艱。

五、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策略

新時代下,產教融合活動勢在必行,為突破融合實踐中的阻力,順利完成校企合作目標,定要針對性制定問題解決對策。這既能豐富合作辦學經驗,又能為社會發展輸送優秀人才。然而校企合作育人不能一蹴而就,這需要多方力量支持,只有同心協力,才能深化教育改革,大大提高融合育人成效。

(一)完善制度及政策

規范產教融合行為的過程中,應適時制定具有指導價值的制度及政策,使融合實踐得到方向指導,同時,這也是解決合作問題的有效依據。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相關部門對其大力支持,從優惠政策頒布、參與制度制度等環節入手,為校企合作提供強有力的后盾。由于協同育人需要專項資金支持,所以相關部門為其成立專項資金,相關部門進行財政傾斜的同時,鼓勵社會企業提供資金幫扶,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所需資金,長效推動協同育人模式,取得院校教育和企業發展良性循環狀態。當資金充足供應,實訓基地場地得以擴建,并且信息化教學設備及時換新,能讓學生加深對實訓印象,且實訓效率顯著提高。對于教師而言,能夠再次提升自身專業教學水平,對產教融合充滿期待,在校企合作環節信息滿滿。不僅如此,相關部門在稅收方面給予企業減免政策,積極調動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意愿度,同時,規范其經濟行為,為產教融合提供有力條件。

制度建立的過程中,政府動態觀察院校育人現狀、企業用人需求情況,在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建立健全、職工培訓制度完善、企業社會責任制度革新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同時,政府對上述制度執行情況動態評估,據此掌握產教融合成效,為后續校企合作提出可行性建議,取得人才高質量培養效果。必要情況下,利用第三方評價機構予以評估,大大提高產教融合有效性。政策法規制定時,參照當地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規,在不違規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細化院校、企業權責,引導合作育人活動常態推進。需注意的是,所制定政策法規與產教融合需求妥善對接,并且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實現校企深入合作、社會持續發展。

(二)加大融合力度

院校與企業在人才共育方面達成共識,意味著雙方有了共同目標,然而能否為目標實現付出努力,這與利益分配、責任共擔等因素有直接聯系。立足實際需求,遵循“資源共享,互利共贏”這一原則,當雙方對利益分配無異議,那么日后合作將橫向拓展、縱向延伸,實現院校教育質量提升、產業升級。具體來說,院校盡所能為企業提供所需要的科研成果,以及優秀的人才,反之,企業能夠在技術層面予以指導,同時,提供實踐平臺,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內化理論知識。雙方互利互惠,將校企合作目標順利完成?;诘胤疆a業升級這一現實條件,圍繞產業發展階段的人才需求,院校開設對口專業,為產教融合提供實踐機會。取得人才培養的良好效果。新專業開設后,教育體系日趨完善,同時,辦學質量顯著提升,這能為產業轉型、科學研究提供服務。除此之外,院校與企業在合作的過程中強化一致性目標,共建合作機制,打造雙贏局面,確保校企合作機制長效實施。

(三)強化產學研能力

院校自身具有育人功能,由于院校是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機構,所以院校需肩負起社會服務的重任,為區域經濟發展助力。產教融合階段,院校應積極配合,在準確定位的基礎上,知己知彼,推動校企合作機制穩態運行,確保產教深度融合。

首先,校企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企業內部已有的項目進行教學內容選擇,并參照企業的發展規范和標準調整教學評價機制。同時,根據地方產業發展需求設置特需專業、特色專業,以及通用專業。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適合性企業項目,取得優異成績后,學生會獲得相應的證書獎勵,學生畢業后,能夠得到一定的技術認可,因此,這能為學生就業提供敲門磚。除此之外,校企協同構建校企合作課程開發組,并共同研討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等內容。

其次,協同完善課程體系。院校注重培養產業轉型與發展階段所需要的優質人才,校企聯合的過程中,為了實現人才全面培養、人才特色培養這一目標,可以從課程體系入手,通過聯合建設課程體系,確保所培養人才及時滿足企業的用人需要。在這一過程中,院??梢愿鶕髽I的用人標準進行課程設置,還可以參照企業的技術規范進行課程創新。同時,企業和院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達成共識,以簽訂協議的方式細分雙方責任,基于此,聯合制定課程體系,以此提高專業學生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

再次,協同建立實訓基地。校企聯合建立實踐基地,即選擇適當實訓基地對學生人才進行專業化訓練,實訓基地既可以在校園內,也可以在校園外。學生根據實踐需求以及就業創業能力培養情況,選擇適合的實訓基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此外,學生畢業前期能夠利用假期時間到聯合基地見習,以此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讓學生對未來就業、創業充滿期待。實訓基地管理時,將企業管理方法用于其中,對于學生來說,能夠提前感受企業氛圍,對規則、制度有一定認知,當學生真正走到工作崗位,會在短時間內適應企業管理模式。

最后,攜手共建師資隊伍。具體來說,利用實訓基地或網絡平臺搭建職業院校教師與企業技術人才溝通平臺,為了讓教師肩負起教育教學承擔者、校企結合執行者,賦予教師“雙師型”角色,并打造高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在這一過程中,院校選派教師到合作企業學習,使其以兼職形式豐富實踐經驗,從中了解企業文化、提高自身研發水平。同時,從合作企業引進技術骨干,使其做合格的培訓教師,并加入到學校教師隊伍。校企師資合作,能夠借助合作力量深入推進教育改革,并進一步豐富企業工作內容,提高企業工作效率。校企師資共同分析并實踐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期優化人才培養質量。日后校企合作中,廣泛開展科研項目、技術開發等方面的產學研合作活動,實現科研促發展。

六、結語

綜上所述,復合型人才培養視域下,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十分必要。協同育人的過程中,既要完善制度及政策、加大融合力度,又要強化產學研能力,取得產業轉型、教育改革深化的良好效果,最終為社會發展培養復合型人才。

猜你喜歡
產教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中職計算機專業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高職教育“四實一體”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基于產教融合的 OBE 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
基于產教融合創新康復治療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校企合作訂單課程中的實施與探索
對民辦本科院校應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