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年的鄰居

2021-11-12 19:52王芝蘭
海燕 2021年1期
關鍵詞:王迪綏化王老師

文 王芝蘭

王喜芹老師比我大17歲,是我木材加工廠中學的同事,也是我早年住在紅旗五隊時的鄰居,更是我生命中重要的引路人。

她大半生生活坎坷,在歷經了命運的種種磨難后,身體越來越弱,弱到走上十幾步就上氣不接下氣,幾乎不能出門。她頭發花白,臉色因虧血而蒼白,門牙也已脫落。

去年年末,我和海珍去威海前,在一個雪花飄飛的日子去看她。她因肺部毛細血管擴張經??┭?。我們勸她去醫院看看。

她笑著說:“小勇買回的中藥吃著見好,不用去了。沒啥事兒,就是得慢慢養?!?/p>

我問在哪兒開的藥方。

“我有本醫書,在那上面查的?!彼f。

“能行嗎?”我充滿了疑惑。

“能行。很多年了,家里人有點小毛病,我都按照里面的方子抓藥?!彼Z氣堅定平和,面帶微笑。

東北天寒地凍的時節,一想到遠行,一想到母親的辭世,再看到王老師的體弱多病,惶恐的心緒難以自抑。

行走在白茫茫的天地間,感嘆人生無常。

路邊光禿禿的大樹,這凝固在寒冷中的生命,下一個生長期來臨時,它們還會滿身新綠,滿身蓬勃。它們可以茁壯挺拔在酷暑寒冬中百年,甚至千年。人類則往往很脆弱。

我和海珍被新冠疫情阻隔在威海五個月,回到綏化,最急于見面的就是王老師了。

疫情雖沒有完全過去,但陽光明麗的季節,湛藍而深遠的天空中,大朵大朵的白云在浮動。

我們到王老師家時,她剛輸完液,才知道她這次得了肺炎。她依舊神態安詳,語氣平和,面帶微笑。她對從前生活沒有一絲抱怨。

我暗暗地想:等她身體好些了,我一定會帶她坐飛機,坐高鐵,坐輪船去威海南海新區。把我看過的波濤洶涌的大海,聽過的海鳥歡快的鳴唱,品過的四季瓜果的甜美,也讓她親自去看,去聽,去品嘗……

在我擁有了大把年歲之后,我終于感受到了什么是“彈指一揮間?!?/p>

1986年年初,在我參加工作一年半后,從安達育才高中調到綏化木材加工廠中學。王喜芹老師是我任課班級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

那時,我兒子剛剛四個月,我家租住在學校附近的平房里。住在紅旗五隊的王老師家的鄰居有房出賣。她給搭橋,我就成了那三間磚房的新主人,成了王老師的鄰居。那年我23歲。

房子雖然在郊區,但有了屬于自己的小天地,可以隨心所欲地安排它,打理它。

陌生的環境里,每天上下班有王老師相伴,生活有了依靠。困境中也能生發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懷。

王老師是綏化師范學校的畢業生。她愛人畢業于哈爾濱鑄造學校,應該是哈建工的前身。他們是那個年代的佼佼者。

他們畢業先是回了雙河老家,之后又調進城里。

綏化木材加工廠曾經很輝煌,在國企中有排行,所以又稱四十一廠。能在這里教書,光鮮而榮耀!不說每月能有幾塊、甚至十幾塊錢的獎金,單說別人花錢都難買到的免費燒柴,就夠讓人羨慕了。

身為工程師的大姐夫工作落在綏化醬菜廠。在當年,那可是綏化商業戰線一道靚麗的風景。大姐夫工作踏實,任勞任怨,上級幾次想提他做廠長,不愛拋頭露面的他毅然拒絕。

大姐夫在家鄉剛工作那會兒得過肺結核。在呼蘭結核病醫院住院八個多月。醫生都以為沒救了,同病房的另外七人,先后入了鬼門關。

大姐夫能從肺部形成洞孔鈣化中康復,是大姐夫憑借堅強的信念,更是王老師勇敢的擔當與支撐。

農村的日子原本忙碌。大姐夫在呼蘭結核醫院住院這段時間,王老師在家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兩個年幼的兒子。雞呀鴨呀天不亮就嘰嘰嘎嘎吵得她不能安睡。夏天,菜園子里澆水拔草,忙得她分身無術。

星期天還要趕往呼蘭結核病醫院,給大姐夫送去孩子們都不許多吃的一籃籃雞蛋。

王老師在姊妹五人中排行老大。父親是大隊書記,母親是婦女主任。家里沒有男孩兒,父親過日子就只看眼前,有錢就花在吃喝上。

父親每次進城,王老師都會買上兩三斤豬肉,一分為二,給父親燉上一半兒,剩下的一半兒裝進飯盒給父親帶回家。

有一次,父親吃過飯要回家,卻沒有見到給他帶回去的那份兒肉,就大發雷霆。

面對霸氣的父親,女兒第一次忍不住委屈的淚水。這一刻,王老師是柔弱的。

其實,除了父親來,家里的伙食基本沒有葷腥。

父親守著河套,養著雞鴨。魚呀肉呀并不罕見。每次從大女兒這里帶回去的肉都送給了自己的侄子——王老師的叔伯三弟。

老人家常想常說的一件事:沒有兒子,死了都沒有個扛靈幡的。

老人家視侄子如己出,他認準這個侄子能給他養老送終。

世事難料。王老師的父親壽終正寢后,他生前百般疼愛的侄子,不但不給大爺扛靈靈幡,更是不準大爺埋進自家墳地。他說:大爺絕戶,入家里的墳塋會壞了風水!

王老師家的四間大房是在一個坑洼地填土建成。我家與她家的房子在一條平行線上,中間隔了兩棟房。平房有點兒小院子是多么寶貴的資源??!

王老師先是領著我養雞養鴨,后來又養豬。

我母親父親和我兒子,每天以小雞小鴨為伴。母親一刀刀切細野菜,拌好麩皮,幫我精心飼養這些小精靈。從毛茸茸的小雞雛出落成羽毛豐滿而滑順、雞冠鮮紅而美麗的成年雞,再到一枚枚雞蛋的產出,凝結著一家老小將近一年的虔誠守望。

憑借這一方小天地的優勢,孩子可以不受限量地吃雞蛋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轆轆饑腸的人怎能安坐讀書。

有王老師相伴的日子,心里充滿光明。

我父親從新疆我大哥那里來綏化,幫我放養了二十多只小鴨子。王老師告訴我,等鴨子長大下了蛋,就領我去賣種蛋。種蛋的價格可是普通鴨蛋的兩倍呀!

就在我家的鴨子快要長大的時候,父親查出了晚期肺癌。

那年我二十九歲,我精心構建的希望天空瞬間坍塌。

父親善良、勤勞,節衣縮食供我讀書。

父親把我兒子捧在手心里。五歲的外孫想吃肉,他背著外孫去市場,用僅有的零錢買了一塊兒煮熟的豬口條。從來不動炊具的父親,為外孫小心地把肉切細切碎。欣賞著外孫一口口把肉吃完,他覺得外孫乖巧,他覺得自己幸福。

總以為天長地久,總以為有一天能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但我錯了,那個機會永遠沒有了。

在我茫然無助不能自拔的日子,王老師教會我接受現實的殘酷,教會我堅強地面對生活。那段日子,她不管家里有多忙,每天都會來我家幫忙照顧我父親,給我父親喂飯,給我父親洗腳,給我父親揉背。父親病重到離世,王老師像女兒一樣陪伴了他四十多天。

在我迷茫無知的年齡,幸好遇見了大姐一樣的王老師,她領著我蹚過人生的沼澤地,幫我送走了父親。

王老師自己境況不管多難,對親人的求助從不漠視。

她的小妹妹、大姐夫的外甥、她三妹妹的女兒,都是吃住在她家,讀完三年高中。

王老師的大兒子洪源是我到木中后教的第一屆學生,也是王老師班級的學生。洪源憨厚踏實,中專畢業后分到商業系統。后來單位不景氣就外出打工,結識了漂亮的海燕。海燕家在雙鴨山,結婚那天從我家出的門。

一年后,可愛的寶寶王迪出世了。洪源、海燕齊心協力經營一個小餐館。小兩口勤快能干,一年多的時間就給王迪攢下兩萬塊錢。

他們似乎看見了可愛的女兒,在幼兒園里認真讀書,歡快跳舞。甚至看到亭亭玉立的女兒走進他們曾夢想過的大學……

蒸蒸日上的日子里,誰也不會想到,海燕洗衣服時突然發病,在從餐館送往醫院的途中沒有了呼吸。醫生說:海燕死于心跳脫落。

奶奶的脊背就成了一歲的小王迪最溫暖、最堅實的依靠。

王老師和大姐夫堅強地守護著王迪。屋外飄著雪花,屋里熱乎乎的火炕上,王迪一雙嬌嫩的小手捧著一個大瓷碗,碗內是滿滿的熱氣騰騰的烀肉。王老師和大姐夫各自吃著自己碗里的土豆和酸菜。他們滿眼慈愛地注視著這個牙牙學語的小孫女。

洪源為了生活去非洲他二姑的一個農場幫忙。據說那邊瘧疾橫行,托運一次大米要半年。

孫女忽閃著大眼睛問起媽媽的時候,奶奶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被刺痛了。

奶奶告訴寶寶,媽媽去很遠的俄羅斯給寶寶掙錢去了。寶寶的媽媽走時告訴寶寶要好好學習,等寶寶考上大學,媽媽就回來給寶寶送錢上學。

小王迪懂事乖巧,從不惹爺爺奶奶生氣。

王迪的媽媽在天堂一定會欣慰地凝視著心愛的寶貝,護佑著寶貝平安健康。

十八個寒來暑往,王老師家經歷了一次次變故,小王迪沒有受到一點委屈。

王老師的二兒子洪勇電大畢業后也和哥哥一樣分配到商業系統。結婚之后開起了出租車。不幸的是出租車肇事。盡管不是責任方,但面對年輕鮮活生命的逝去,王老師和大姐夫把他們用血汗蓋起來的四間大磚房賠給了受害方。

王老師只能在四十一廠南大門附近租了一個小平房住下來。我去看她,昏黑的小屋里她給王迪包餃子。外面陽光通亮,小屋里暗得只能模糊地看見搟面杖和餃子皮。最困難的日子,她把生活壓縮到僅能維持生存。

大姐夫為了補貼家用,找了一份燒鍋爐的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大姐夫退休前單位幾近倒閉,早已沒有工資可發了。

改革開放初期,東北一些企業經歷了怎樣的慘狀。家家戶戶都在艱難度日。

我那時年輕,趕上機會調動了工作,終于擺脫了苦海。

好在王老師在千辛萬苦中攢下一萬多塊錢,把她租住的小房買了下來 。再后來,她用撿拾來的碎磚接出幾間小房。再后來,她趕上了好政策。棚戶區改造,她家搬進八十多平米的樓房,寬敞整潔。

苦心人天不負。王老師和大姐夫在人生幾近崩潰的邊緣,手挽手不懈怠,終于走向陽光朗照的新生活。

就在王老師家的新居裝修的時候,聽說我兒子要結婚了。她馬上停工,支出一個月的工資加上手里僅有的一點現金,湊了五千塊錢趕緊給我送過來。

那天距天宇結婚的日子剛好還有三個月。她說:“在北京買房子、結婚可不容易,湊了點兒錢先拿上用?!?/p>

我語塞,用什么樣的語言能表達我對她的感激之情呢?她在經歷了半生操勞就要搬進新居時,為了天宇結婚能多出一份力,她只好再攢兩個月的工資才能繼續裝修自己的樓房。

這就是相濡以沫。

胖嘟嘟的小王迪早已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大學畢業后在北京的IT行業打拼,和我兒子成了同行。不知道什么時候,王迪接受了媽媽離世的現實。王老師懂得什么時候讓孫女知道實情對她的傷害最小。

王迪上高中的時候,洪源娶了現在的媳婦。當王迪親切的喊繼母媽媽時,繼母多么幸福??!王老師為了孫女集中精力備考,在綏化一中附近租房陪讀。王迪學習努力,每次考試成績出來,都能得到媽媽一百元錢的獎勵。拿到錢的王迪,總是先給叔叔買衣服,剩下的錢給自己買書。她覺得離了婚的叔叔工作辛苦,她安慰叔叔:將來我一定養你老。

我前年因乳腺腫瘤手術在北京住了近四個月,為了不讓王老師擔心,就沒有聯系她,回來時才知道大姐夫離世了。我在哀挽中一遍遍感嘆:“大姐夫太可惜了!”王老師平靜地說:“七十多歲,可也行了!”

好在兩個兒子孝順,在大姐夫疼痛難忍的時候陪護左右。對父親,孩子們用盡了心思,北京、哈爾濱的醫院也都看過了。

大姐夫去世,王老師怕影響王迪工作,沒有告訴她。得知消息的王迪在電話里失聲痛哭。

王老師現在最惦記的是二兒子洪勇的婚事。我和妹妹幾次為洪勇做媒,可惜緣分沒到。洪勇人好,聰明、善良、孝順,他會有個好的歸宿的。

希望王老師一家安好。

猜你喜歡
王迪綏化王老師
優雅雋永
——布加迪CHIRON PROFILéE
何藩紀實攝影創作中的主觀因素研究
奇妙的旅行
強大氣場
——2023 HYUNDAI PALISADE
綏化天氣雷達系統建設實施過程的關鍵點回顧
My Wonderful Day
有趣的動物
新聞評論應注意在“度”和“點”上著力——《綏化日報》加強輿論引導能力的實踐與思考
An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British Culture in the Movie Paddington From Kluckhorn, Kluckhohn and Strodtbeck’s Value Perspective
我們班有多少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