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州歌在粵西鄉土社會的影響

2021-11-12 21:13
戲劇之家 2021年5期
關鍵詞:雷州粵西鄉土

(嶺南師范學院 廣東 湛江 524048)

粵西地區風景美麗如畫,人文藝術源遠流長。在粵西鄉土文化中孕育了千姿百態的傳統文化,形成了深受的傳統文化底蘊。雷州歌作為粵西鄉土社會具有影響力的傳統音樂文化,在藝術特色和文化特色方面具有顯著的地域性,因而在粵西鄉土社會傳播和傳承產生了積極的文化影響。雷州歌是粵西區域世代民眾藝術智慧的結晶,通過豐富的思想內容和情感表達記載了粵西鄉土社會的變遷,已然成為粵西地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所以,要想全面地分析雷州歌在粵西鄉土社會文化中產生的積極影響,就必須先明晰粵西鄉土文化在雷州歌藝術形成過程中的滲透,梳理二者在文化發展中的深遠價值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礎上深度剖析雷州歌對于粵西鄉土社會的文化影響。這樣不僅能夠以更全面的視角呈現雷州歌在粵西地區的傳承現狀,還能進一步加強雷州歌的文化傳承作用,使雷州歌在粵西地區得到可持續的傳承和發展。

一、粵西鄉土文化在雷州歌藝術形成過程中的滲透和影響

雷州歌作為粵西鄉土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記錄了粵西地區群眾的情感和思想,以及他們的先祖在艱苦卓絕的發展歷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和奮斗精神。所以,雷州歌寄予了粵西地區群眾深厚的思想情感,體現了他們獨特的音樂審美追求,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從雷州歌的藝術特征來看,其能夠在粵西鄉土生根發芽、傳播流變,離不開粵西社會的文化發展,二者息息相關。因而,在雷州歌的藝術創作和表演實踐中,滲透了粵西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地域風格。

(一)雷州歌記錄了粵西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

雷州歌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是生活在粵西地區的老百姓自己的歌謠。雷州歌陪伴了世代粵西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無論任何年齡段的男女都會哼唱一段雷州歌,可以說雷州歌滲透到了粵西群眾的血脈之中。雷州歌的演唱表演,生動地展現了粵西群眾勞動生產和生活的場景,以群眾喜歡的獨特方式呈現了群眾的喜怒哀樂。雷州歌也猶如時光機一樣,對粵西鄉土社會的風云巨變和世事滄桑進行了不斷的再現,使人們重溫過去的崢嶸歲月。自古以來,粵西地區都是以農業種植為主的,所以農耕文化在這片土地上源遠流長,在雷州歌的形成過程中自然融入了深厚的農耕文化。勤勞奮進的粵西人,熱愛生產、辛勤耕作,每一滴汗水都譜寫著成就。所以,在雷州歌《乜都不如做百姓》的唱詞里真摯地歌頌了群眾生產的勤勞美德,將水稻種下了田地,由綠變黃,百姓期盼著豐收,生動地記錄了粵西群眾的勞動生活。因此,雷州歌不僅僅只是一種民間音樂的表現形式,更是注入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成為粵西地區群眾記錄生產和生活的一種獨特方式。并且,雷州歌在粵西鄉土社會的流變和傳唱中,鮮活地呈現了過去粵西地區群眾豐富的勞作方式和質樸的價值觀。所以,傳承雷州歌,能夠將粵西鄉土傳統文化的特色進行保留和延續,對粵西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進行全新的記錄和呈現。

(二)雷州歌承載了粵西地區群眾的思想、情感

在經濟和文化尚不發達的清貧年代,粵西地區群眾的文化生活非常單調。所以,鄉間誕生的雷州歌成為了粵西群眾閑暇時光消遣娛樂的主要渠道,也成為了粵西群眾表達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因而,在雷州歌文化形成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融入了群眾豐富的心靈體會和深刻的情感感悟。課題組對雷州歌的內容文本進行分析之后發現,很多作品里面體現了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粵西鄉土世代群眾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認知。也正因為這些內容符合群眾的所思所想,故而很多描繪親情、友情、愛情的雷州歌被廣泛傳承下來,融入到了粵西鄉土傳統音樂文化的寶庫之中。例如,在雷州歌《盼情郎》的演唱中,就生動地描述了男女青年愛慕的情思,女子夜夜等待自己的心上人歸來,思念的淚水打濕了衣襟,將粵西青年對愛情的真摯進行了傳唱。此外,雷州歌中還加入了很多生動、有趣味的內容,對粵西地區群眾的情感進行了渲染,這是其思想多樣性的一個很好印證。比如,在雷州歌的演唱內容中,有對鄰里和睦關系的稱贊,有對子女孝順的贊揚等等,極好地傳承了粵西鄉土優良的文化傳統,賦予了雷州歌新的文化意義和價值。不難看出,深深扎根于粵西鄉土的雷州歌,成為本土群眾思想傳遞和情感表達的文化載體,在雷州歌的文化傳承中,蓄積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情感。

二、雷州歌在粵西鄉土社會傳播與傳承產生的積極影響

雷州歌在形成過程中汲取了粵西鄉土文化的精髓,對粵西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思想、情感進行了記錄,因而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在雷州歌的傳播和傳承過程中,雷州歌對于粵西鄉土社會傳統文化的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因而從多個層面對雷州歌的文化影響進行分析和探討非常的關鍵,對于雷州歌在粵西鄉土文化中的傳承意義深遠。雷州歌對于粵西鄉土音樂風格、文化傳承、文化體系構建、音樂文化產業融合等各個方面,都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在下文研究中,結合雷州歌在粵西地區的傳播和傳承現狀,進行文化影響的多層次解析。

(一)雷州歌的演唱體現了粵西鄉土音樂的韻味

從雷州歌在粵西鄉土社會誕生的那一刻起,本地的老百姓就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進行情感的抒發,這也成為雷州歌獨樹一幟的特點之一。所以,在粵西鄉土社會雷州歌的傳承過程中,將古老的雷州話語、聲調、腔韻等延續了下來,使雷州歌的演唱生動、親民。尤其是雷州歌的歌詞,生動地呈現了粵西鄉土地方語言的特色,通過書面的文字性記錄,將本地區特色的語言風格進行了藝術化的展現。而雷州歌在粵西鄉土社會的演唱中,又采用了雷州本地的語調,對雷州歌唱腔的風格特征產生了鮮明的影響,從而使雷州歌具備了濃厚的鄉土風情和民族特色。這些因素也成為雷州歌與其他地區民歌與眾不同的獨特之處,在粵西地方語言語調的滲透和融合中,雷州歌成為記錄和展現雷州半島文化魅力的“活化石”。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雷州的地方語言屬于粵語系,在粵西鄉土社會傳播中符合本地群眾的傳唱習慣和審美追求,雷州歌的歌詞和唱腔都能夠真實地貼近當地群眾的生活和情感。此外,在現今粵西鄉土社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過程中,不僅要積極地保護好雷州歌的文化底蘊,還要進一步加強地方音樂文化的滲透,使雷州歌進行積極的文化交流與融合,從而在粵西鄉土社會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保持特有的鄉土韻味和品位格調。值得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是,在粵西鄉土音樂的流傳過程中,雷州歌的音樂特色也滲透到了雷州地方戲曲的唱腔中,同時對于粵西本土區域其他地方音樂藝術的風格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對雷州歌的價值進行探究,不僅僅體現在藝術價值層面,還體現在文化價值層面。

(二)雷州歌的傳播助推了地域音樂文化體系的構建

雷州歌是雷州半島群眾智慧的“特產”,這一特殊產物始終在粵西鄉土文化的發展中得以傳播和傳承,所以粵西區域深厚的地域文化根基為雷州歌的藝術流變提供了肥沃的藝術土壤和必備的條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粵西地區由于經濟條件落后,文化發展緩慢,使得雷州歌在封閉的地方環境中成為群眾情感抒發的重要手段,也成為大眾的精神食糧。這種文化影響在粵西地區保留了幾百年,雷州歌承載了當地群眾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樂。直到進入了21世紀,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也開始逐步滲透到粵西地方文化體系之中,使得雷州歌擁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呈現方式,進一步構建了地域音樂文化體系。顯然,在當前粵西地方社會文化發展中,雷州歌也體現出了新的文化氣息和文化價值,對地域音樂文化體系的構建產生了促進作用。一方面,雷州歌作為粵西區域地方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之一,延續了粵西鄉土社會傳統音樂文化的原生性,保留了粵西鄉土社會傳統音樂文化的鄉土性,憑借原汁原味的演唱方式和表演形式,成為粵西地域音樂文化的形象代表。另一方面,雷州歌在與時俱進的社會發展中,在粵西地區進行不斷的藝術創新,與現代音樂文化審美同向而行,展現了粵西鄉土傳統音樂文化的時代色彩。這也給很多雷州歌的演唱者帶來了新的啟示和思路,在保留雷州歌傳統音樂文化根基的基礎之上,為雷州歌注入新的藝術生命色彩。所以,雷州歌在粵西地域音樂文化體系的構建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對于粵西地域傳統音樂文化的建設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雷州歌的傳唱增強了粵西鄉土民俗文化的魅力

雷州歌根植于粵西民間鄉土文化之中,依靠強大的民間力量得以傳承和創新,在粵西民間鄉土民俗文化的發展中得到了有效的延續。雷州歌作為粵西地方音樂文化的精品,是最能代表粵西民俗文化內涵和特色的傳統音樂文化形式。因而,不論是在文娛活動較為匱乏的落后年代,還是在現今多元文化體系之中,雷州歌都是粵西鄉土民俗文化活動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最受本地群眾歡迎的傳統音樂文化形式。這不僅是一種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同時也體現了在粵西鄉土民俗文化活動中,雷州歌的文化價值和藝術魅力是值得肯定的。從當前粵西鄉土社會中雷州歌傳播和傳承的現狀來看,粵西鄉土民俗文化活動中雷州歌的表演次數是最多的,也是最受大眾歡迎的,更是最能生動地展現粵西音樂文化鄉土魅力和濃郁風情的。雷州歌在粵西鄉土民俗文化活動中的生動表現,以及其本身質樸無華的唱腔,凝聚了數代粵西人對鄉土音樂的審美追求和情感表達,因而當耳畔的旋律響起時,內心會產生豐富的情感體會,不自覺地就會跟唱。所以,在粵西豐富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中,雷州歌成為了活躍氣氛的主要藝術形式,因而其對于粵西特色民俗文化活動的開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粵西鄉土社會民俗活動中,雷州歌的傳唱,使粵西地區民俗活動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也更具影響力,同時使雷州歌自身在多姿多彩的粵西民俗文化活動中得到了有效的傳承,這不僅增強了粵西鄉土民俗文化活動的藝術魅力,也為雷州歌在粵西鄉土的傳唱打造了生動的藝術平臺。

(四)雷州歌在粵西地區音樂文化產業融合中凸顯了價值

隨著粵西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深入發展,雷州歌在粵西社會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進行了全新的傳承布局,并積極創新了傳承途徑。雷州歌在粵西地區的產業化發展是大勢所趨,也是近些年粵西鄉土社會文化建設中的一大亮點,已然探索出了有效的策略,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因而,在粵西鄉土社會文化發展中,雷州歌的產業化傳承也成為了主要的發展動力。一方面,雷州歌在自身的產業化發展進程中,不斷地進行文化的創新融合,總結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業化之路,以更加適應粵西地方文化市場的產業化方式,從而豐富和充實傳統音樂文化的產業化發展渠道,使粵西地方傳統音樂文化的產業活力更加突出,打造粵西區域特色化的文化產業氛圍,提升粵西地方文化產業的經濟價值。另一方面,積極尋求與地方其他文化產業的融合途徑,借助粵西鄉土社會多元的文化產業動力來加強雷州歌的傳承發展。其中,雷州歌文化產業與粵西地區文化旅游產業的產業融合最具代表性,也在粵西當地的文化產業發展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雷州歌的角度來看,地方文化旅游產業為雷州歌的藝術呈現提供了場地和平臺,使雷州歌能夠與更密集的群體進行親密接觸,使大眾對雷州歌的風格特征產生更深刻的了解,能夠更喜歡這種獨具特色的民間音樂形式。從文化旅游產業的角度來看,雷州歌使粵西地方文化旅游特色更加鮮明,游客不僅能夠享受到粵西地區美麗的自然風光,還能感受到粵西鄉土濃厚的傳統文化魅力,滿足游客的身心需求。所以,從以上的論述中不難看出,多元化的產業融合使雷州歌的文化價值更加凸顯,也能夠使雷州歌在粵西鄉土產業發展中產生積極的影響。

(五)雷州歌人才培養使粵西傳統文化傳承人更加充足

雷州歌在粵西本地具有扎實的群眾基礎,成為傳承傳統文化藝術精髓的“主力軍”。雷州歌在粵西社會文化傳播中要想得到全面的推廣,離不開充足的音樂人才儲備。在此背景下,粵西地區對雷州歌傳承人才的培養方式和策略也進行了全面的拓展,這在粵西當地的音樂文化傳承中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浳鞯貐^對雷州歌傳承人才系統化、專業化的培養實踐,使該地區傳統音樂文化人才的培養工作更加豐富多彩、實用有效,幫助雷州歌打下了扎實的文化傳承人才基礎。首先,粵西地區保留了雷州歌傳統的傳承人才培養方式,從粵西民間社會尋找有演唱天賦和對雷州歌有濃厚興趣的年輕人,主要以師承關系,以及口傳心授的傳統方式來培養雷州歌傳承的演唱人才。這樣的人才培養方式,優勢在于不僅能夠挖掘粵西區域民間音樂人才的藝術潛力,同時也能夠在老一輩藝人的指導下保持雷州歌的原聲原味,使雷州歌得到有效的傳承。由于粵西地區老一輩民間藝人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音樂知識和演唱技巧培訓,因而他們對于雷州歌的演唱方法都是以口傳心授的方式習得的,這也導致他們在現今新的傳承人才培養模式下,難以運用科學系統的訓練方式進行傳授,以及難以發表獨到的藝術見解。所以,粵西地區保留雷州歌這種傳統師承的人才培養方式,也是基于當前雷州歌傳承現狀的基礎上的,這是一種從歷史上延續下來的藝術人才打造方式。我們并不贊成現今很多人片面地認為要淘汰民間傳統師承的傳授方式,畢竟在過去的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中,粵西一帶的鄉土民間音樂主要都是依靠這種傳承方式保留下來的,所以這種傳承方式必然有其獨到之處和優勢。比如,對于粵西地區雷州歌原生態唱法的保留,以及民間演唱中獨特演唱技巧的傳承等,都是現今系統化音樂專業教學所難以實現的。所以,粵西地區保留傳統的雷州歌傳承人才培養方式,將師承作為民歌人才塑造的途徑之一,依然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六)雷州歌藝術傳承融入高校教學形成廣泛傳播

現今,雷州歌的發展已經引起了粵西區域廣大民間音樂藝人、文化研究者以及高校教師的共同關注,各種社會力量也與地方形成合力,共同助力雷州歌文化品牌的打造,使雷州歌成為粵西地區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因而,粵西地區也積極展開教學與雷州歌融合途徑的深度探索,使雷州歌藝術文化得到廣泛的傳播。比如,在各類高校的教學實施中,教學工作者們充分地認識到了雷州歌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科研價值以及傳承價值,對于雷州歌在粵西社會文化傳播中的關鍵性作用非??隙?,也非常重視,因而結合當前高校領先的教學水平和完善的教學資源,對雷州歌音樂資源進行了深度挖掘和全面探索。同時,在高校音樂教學實踐中,對雷州歌音樂資源進行了教學開發,為學生打造了生動的地方音樂教學課堂,通過音樂課堂培養雷州歌觀眾、演唱者。高校還積極地與民間藝人進行聯系,將更多民間音樂人才引入到課堂教學實踐當中,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感受到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此外,粵西地區很多高校成立了雷州歌藝術特色、演唱特征及傳承方式等方面的科研團隊,進一步加強和深化關于粵西地區雷州歌的學術探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呈現雷州歌的文化價值,使雷州歌藝術傳承得到有效的推進。這樣的藝術與教育相互融合的形式,不僅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受到了雷州歌的魅力,還讓學生掌握了全面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式。豐富的傳統音樂教學實踐,使雷州歌能借助高校教學平臺以全新的姿態進行傳播,使更多學歷高、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喜歡上了雷州歌,并在將來的社會崗位上對其進行演唱和傳播,從而大大推動了雷州歌的發展和傳承。

(七)雷州歌文化品牌塑造提升了粵西文化影響力

近些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粵西地區積極聯合各方,開展了全面的雷州歌文化品牌打造工作,使雷州歌成為粵西地區一張突出的文化名片,對粵西地區的文化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當前新時代背景下,雷州歌文化品牌的系統化塑造,不僅提升了粵西地區的文化軟實力,還形成了鮮明的文化特色。借助傳統音樂文化進行粵西地域文化品牌的深刻打造,必須通過地方音樂文化品牌的打造來實現,雷州歌的文化品牌建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因而,對雷州歌進行系統化的品牌打造作用突出,能夠進一步帶動粵西地區的文化發展和音樂傳播,使雷州地區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彰顯出來,凸顯粵西地區傳統音樂文化的藝術智慧和審美特征。雷州歌本身就凝聚了粵西鄉土群眾集體的藝術智慧,因而能在粵西地區文化品牌的塑造過程中,為極具鄉土地域特色的傳統音樂文化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雷州歌文化品牌的塑造充分挖掘了自身內在的文化價值,并且在與時俱進的社會發展中,與現代多元的文化藝術相融合,形成了更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精神的音樂文化品牌,成為粵西鄉土文化的典型形象?;浳鞯貐^在構建雷州歌傳統音樂文化的過程中,進一步凝聚了雷州歌內在的文化精髓,用現代大眾喜歡的方式加強了雷州歌與群眾的交流和互動,使雷州歌傳統音樂文化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將粵西民間傳統音樂的文化底蘊和歷史風情進行了全新的展現。在此背景下,粵西地區的藝術文化也得到了全新的發展,以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新型方式打造了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使雷州歌以更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在世人眼前。

三、結論

總而言之,雷州歌在粵西鄉土文化的滋養下,得到了良好的傳播與傳承,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雷州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與粵西鄉土社會有著緊密的聯系,與粵西區域的文化根基息息相關,因而雷州歌在粵西鄉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深刻的文化影響?;浳鞯貐^的民間文化與雷州歌的藝術形成互相融合、互相促進,構成了當地鮮明的傳統音樂文化特色,形成了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在雷州歌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過程中,粵西鄉土文化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被挖掘出來,極大地推動了粵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開展,不僅使雷州歌在粵西地區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深深地扎根于民間,得到有效的傳承和發展,還使得其在豐富多樣的民俗藝術活動中,彰顯自身的藝術魅力。因而,本文基于粵西鄉土社會文化發展的大背景,對雷州歌的藝術特色、傳承發展等系列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能夠以全新的視角探索新時期雷州歌在粵西文化構建中的積極影響,從而為雷州歌在粵西社會的文化發展中搭建良好的平臺,形成健康有序的傳承機制,使雷州歌成為粵西地區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名片,提升地域傳統音樂文化軟實力,全面推進雷州歌的文化傳承和文化發展。

猜你喜歡
雷州粵西鄉土
粵西出土唐許夫人及馮氏墓志相關史事考略
350人參會!恒興蝦苗在粵西再次火爆,為何深受養戶青睞?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清代雷州半島糖貿易及其規范化——以新發現的雷州花橋碑刻為例
鄉土中國
粵西地區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
雷州書畫作品選
芬芳鄉土行
茂名:粵西地區第一個蘇維埃政權成立地
雷州灣海域懸浮物濃度遙感監測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