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2021-11-12 21:13
戲劇之家 2021年5期
關鍵詞:民族音樂鋼琴音樂

(遼寧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隨著我國教育機構不斷完善與發展,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也不斷創新和改革教學模式,為國家培養更多優質人才。鋼琴作為在我國普及的西洋樂器,廣受我國民眾的喜愛。而民族音樂因為接地氣、本土化等特性,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與生俱來的親近感。在高等院校的鋼琴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素材,可謂是教育領域一次大膽的嘗試,能夠使鋼琴教學的音樂素材選擇范圍更加廣泛,使我國傳統民族音樂讓更多人知曉、喜愛。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積淀的國家,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文化是炎黃子孫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音樂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作為高校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出歷史文化之精粹與底蘊,讓學生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獨特的韻味。我國自古以來便是一個民族較多的國家,現今共計有56個民族。由于不同民族所處的生活環境及其民族風俗有所不同,因此成就了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形成了多元化的民族音樂。所以在高等院校鋼琴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能夠有效提升音樂教學水平,培養音樂學生全方位發展。

一、高校鋼琴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文化的價值和意義

(一)使高校鋼琴教學更具藝術生命力

鋼琴通過黑白琴鍵的交叉彈奏能夠發出悅耳的旋律,與其他樂器相比,在和聲方面也獨具優勢。因此,鋼琴的靈活性在音樂演奏中能夠充分凸顯出來。在高校鋼琴音樂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藝術,既能夠在鋼琴演奏中展現中國民族文化特色,又能為鋼琴演奏增添一絲活力,在高校鋼琴教學多元化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二)促進民族音樂文化與鋼琴教育的和諧發展

鋼琴音樂起初在我國影響力較小,但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鋼琴音樂也隨之被大眾所關注。與此同時,民族音樂因為其獨特的發聲和濃厚的民族特色,而且脫胎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勞動,所以使得生活在信息化時代時刻接受著潮流信息的年輕一代認為其土氣,難以提起興趣,甚至覺得民族音樂應該是爺爺奶奶一代的專屬,從而導致我國一度出現鋼琴音樂比民族音樂更受歡迎的現象,對繼承和弘揚民族音樂有一定的影響。高等院校作為向未來音樂界輸出優質專業人才的主陣地,弘揚民族音樂義不容辭。所以高校在鋼琴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乃是必要之舉。首先,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讓學生全方面認識民族音樂,從而改變偏見,繼承發展優秀民族音樂。其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樂無國界,來自西方的優雅的鋼琴遇見我國極具東方特色的民族音樂,又何嘗不是一次大膽的創新,為民族音樂賦予了新的生機還可以豐富鋼琴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提升學生藝術情操,有效促進音樂文化的發展。

二、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中國民族音樂的現狀與問題

(一)教師認識不足

如今,大部分音樂老師對應用中國民族音樂的意義與重要性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一方面,高等院校的音樂老師大多數都是音樂專業中的拔尖人才,所學習的鋼琴音樂知識都是系統性的知識,潛意識中已經形成了固定的鋼琴教學模式。另一方面,因為一些比較經典和知名度較高的鋼琴音樂作品大多數出自于西方國家,再加上鋼琴本身就起源于西方,可謂是一脈相承,所以部分老師就會認定西方鋼琴經典曲目是最值得作為教學素材展開教學的。民族音樂作為極具東方特色的本土音樂,既是幸運也是不幸,幸運的是我國的民族音樂在世界舞臺上具有極高的辨識度,不幸的是一些教師因為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固定意識會想當然地認為在鋼琴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顯然是無稽之談,二者不存在任何共通性,這顯然是一葉障目,藝術本身就是由天馬行空的想象構成的,在藝術的世界里沒有那些條條框框的規則,有的只是勇往直前。

(二)鋼琴教學模式不完善

現如今,我國鋼琴教學模式尚未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大部分教學形式和方案還需要借鑒國外,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目前對于民族音樂和鋼琴教學的融合仍處于摸索當中,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實踐。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民眾對于民族音樂的偏見致使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止步不前,導致即使有部分老師對于發展民族音樂的意義有深刻的認知,但是因為這方面的教材少之又少,使日常的教學活動開展難度很大,以至于教學質量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三)教學素材稀缺

高等院校除了沒有完善的教學模式外,與中國民族音樂有關的鋼琴教學素材也相對稀缺。目前來說,雖然我國已經出現了大量結合中國民族音樂特色的鋼琴曲,但是這些都還未能達到作為教學素材和案例的標準。而且因為這些鋼琴曲比較枯燥乏味,無法使學生對此產生學習興趣。相對來說,西方國家作為鋼琴的發源地,經典以及高質量的鋼琴曲比比皆是,因而大部分教師在開展鋼琴教學時還是會傾向于選擇更為直接的西方鋼琴曲來作為教學素材。所以,有關我國民族音樂鋼琴教學素材的挖掘還需要繼續努力。

三、中國民族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加強民族榮譽感和自信心的培養

高等院校的鋼琴教師在注重講解鋼琴彈奏技巧時,還需要激發學生的民族榮譽感以及自信心,這不單單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基礎工作準則,更是一名教師傳授知識以及解答難題的首要任務。大學時期的學生剛剛脫離父母的管束,是自我意識高速發展的階段,容易被生活環境以及外界因素所影響,正是樹立正確觀念的最佳階段,在民族音樂文化的熏陶下,能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大學生的民族榮譽感和自信心,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演奏音樂曲目的時候深刻認識到國家民族音樂的魅力,使聽者與音樂融為一體,還可以使學生在生活節奏極快的當下通過音樂進行壓力的釋放,從而使內心獲得一份平靜。另外,大學生在高等院校學習期間所接觸的事物會對其產生影響,這對大學生畢業之后的就業范圍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不論是從事與鋼琴音樂有關的改編工作還是創作工作,堅定的信念都是支撐其發展的動力,而這也是弘揚和傳承民族音樂文化必備的素質。

(二)提高對中國民族音樂的認識

要想有效地將中國民族音樂與高等院校的鋼琴教學相結合,首先就要確保高等院校對中國民族音樂的應用有深刻的認知,因為院校就職的音樂老師其自身觀念和教學水平能夠直接影響教學開展,能夠潛意識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因此,為有效地將中國民族音樂融入到鋼琴教學中,就要求院校音樂老師加強民族音樂的學習,從而在日常鋼琴教學中更加重視民族音樂的應用,通過教學形式的創新來實現對以往教學觀念的革新,這樣能夠有效更新大學生對民族音樂和鋼琴學習的認識,以此高效地通過鋼琴音樂來傳播中國民族音樂文化。

(三)增加中國鋼琴作品的數量

中國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在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這需要后輩仔細挖掘與探索,當然,音樂文化也是其中之一,所以要讓大學生意識到自己應當為國家音樂文化的發展作出最大的貢獻。院校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多增加一些中國鋼琴音樂作品,使學生全方位地了解鋼琴音樂的魅力,提升音樂綜合素養。要想高效地將中國民族音樂融入到鋼琴教學中,就要將更多的鋼琴作品作為教材素材提供給學生。中國的音樂文化涉及范圍較廣,涵蓋了許多外來文化,應當充分挖掘。院校鋼琴教師也應當不斷接受專業的音樂知識培訓,從而使大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探索鋼琴知識,并且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學習和創新。

(四)優化教學大綱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鋼琴教學理論還是來自于西方。為能夠有效地在高等院校中開展中國化鋼琴教學,體現中國民族音樂的特色與魅力,高等院校的老師應當多加重視民族音樂的發展,深刻認識到民族音樂教學的價值與意義,完善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大綱,以提升教學質量。將增加課程數量、改進教學內容以及優化教學目標等作為改革的第一步,例如可以開設一門主講民族化鋼琴音樂的課程,老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輸出有關中國民族鋼琴音樂的創作靈感,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民族音樂產生學習興趣,以及掌握民族鋼琴音樂彈奏的方法和技巧?;诖?,有效增強學生改編作品的能力和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使學生以自己身為中華兒女而驕傲和自豪,接受中華文化的感召,為使全世界的人們知道中國民族音樂的魅力貢獻自身的力量。在此期間,需要院校老師細致地為學生分析和講解民族音樂與鋼琴音樂相結合的方式,強調作品的創作,重視民族音樂知識的傳授,并且讓學生在學習鋼琴曲的過程中多加練習,熟能生巧,同時定期為學生進行成績考核,以此推動學生自主學習。

四、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把中國民族音樂有效融入到鋼琴教學中,既能夠提升高校鋼琴教學的整體價值,又能夠高效率地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在全方位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同時將中華傳統文化深深印刻在學生的腦海中。所以,高校音樂教師在落實鋼琴教學課程時應有意識地融入民族音樂知識,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繼而繼承和弘揚民族音樂,使我國的民族音樂得到更好的發展。另外,教師還需確保民族音樂能夠與鋼琴教學融為一體,以此將鋼琴教學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猜你喜歡
民族音樂鋼琴音樂
傳統民族音樂在高職教育中的傳承——以高職民族音樂課程為例
民族音樂處在“低谷”
高校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挖掘
鋼琴
半夜敲門
漂亮的鋼琴
課堂中滲透民族音樂文化的實踐與探索——以《其多列》一課為例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