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表演中審美素養的重要性探思

2021-11-14 18:06寧文嘉
戲劇之家 2021年28期
關鍵詞:鋼琴演奏演奏者樂曲

寧文嘉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最近幾年我國的鋼琴表演文化盛行。鋼琴表演文化的大力發展不僅可以充分帶動我國音樂演奏事業的發展,而且可以為人們帶來不同的文化體驗和視聽享受。鋼琴演奏有不同的境界,其中最高境界是鋼琴演奏者在熟練使用技巧演奏琴曲的同時,還要把自己的情緒感受也通過琴曲表達出來。要讓聽眾不僅耳朵得到享受,心靈也要得到慰藉和凈化。由此可知,鋼琴表演者不但需要精湛的技藝,還需要有很高的審美素養。本文就鋼琴表演中審美素養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分享了筆者認為可以提高審美素養的一些方法。

一、審美素養的含義

審美是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指人與世界形成一種無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系狀態,是在理智與情感、主觀與客觀上認識、理解、感知和評判世界的存在。審美素養是人類綜合素養的重要部分。審美的產生是從接觸、認知該事物開始的,利用后天所學的知識對其進一步深化,最終產生美的感受,這整個過程就是審美的形成。

審美素養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審美知識,另一方面是欣賞美的能力。由此可以得知個人的審美素養決定了這個人對美的欣賞能力。這里所指的欣賞美的能力不只是人類對美的先天認知,還包含了經過社會教育、培養所獲得的后天的審美能力。因此提升審美能力可以采取后天教育培養的方式。

二、鋼琴表演中的審美素養

鋼琴表演的整個過程中,臺下聽眾所接收的效果就是演奏者的審美素養的最直觀地體現,演奏者利用表演技藝把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傳達給觀眾,與審美素養不斷提高寸步不離的是臺下聽眾的審美層次的不斷提高。從根本上來說,鋼琴表演是一種聽覺感受方面的藝術,最重要的表現手法就是鋼琴演奏時發出的琴聲,利用表演過程中的琴聲來表達演奏者的個人風格,自然也可以利用琴聲表現出演奏者融入作品中的創造力。

鋼琴演奏的全過程里蘊藏了多個層次的美的原則,可以通過琴聲的音色、音準以及音調等眾多因素,描繪出一個恢弘壯闊、氣勢磅礴的音樂表演形式,繼而表達出多樣的音樂思想。就鋼琴演奏來說,鋼琴上所表現的內容要更多樣一些,所以對于鋼琴演奏的審美,要求要具有連續性,當然審美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繼而就要求審美素養要與藝術實質相通,只有這樣最終才能形成最真實的審美素養。

三、鋼琴表演中審美素養的重要性

鋼琴演奏者可以通過音樂美學來得到提高,從中更加深入的理解演奏的作品,通過琴技原則和實創原則,讓鋼琴演奏者的思想與琴曲的作曲者的思想充分交融,繼而完全表現出鋼琴藝術的魅力,由此可知演奏者所具備的審美素養是演奏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一)審美素養幫助演奏者理解作品

鋼琴音樂實質上是人類精神世界的一種產物,是由作曲者當時所處的階級和歷史大環境所決定的。美國的作曲家普遍認為作曲是對稍縱即逝的某種情感以及現實情況進行記錄、表達的一種方式,這些稍縱即逝的情感以及現實情況都是作曲家所經歷的真實狀況。卓菲婭麗莎表示一首作品往往都是當時的歷史社會的思潮的縮影,如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和尼采震驚世俗的哲學思想都可以在琴曲作品之中找出痕跡,還能看出叔本華等人的社會思潮對瓦格納和威爾第的影響。所以這就要求演奏者在開始演奏之前,要認真、全面、深入地了解演奏作品的創作背景。倘若演奏者具有深厚的審美素養,自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學識和經驗對演奏作品進行剖析;倘若演奏者有豐富的美學素養,自然也可以通過琴曲的旋律、表現手法等初步了解作品的主旨和調性,這可以幫助演奏者生動形象地把作品彈奏出來,而且可以與臺下的聽眾產生共鳴,繼而使演奏效果更上一層樓。

(二)演奏者通過審美素養提高表演技藝

鋼琴演奏者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藝,就必須要掌握多角度的審美素養,只有這樣演奏者才可以更加細致全面的對音樂作品進行詮釋。如《月光鋼琴奏鳴曲》的三個樂章分別表達了三種不同的情緒:回憶過去的美好、現如今的躊躇以及對命運的抗爭。這就對演奏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想要將這三個樂章的情緒都表達出來,就必須要通過演奏者自身的審美素養和對作品的理解:比如對于第一樂章中的憂慮、絕望以及淡然等不同情緒,我們可以通過三連音來實現審美素養的具象化;對于第二樂章來說,要通過演奏者的審美素養來實現指法的敏銳性、細膩性和跳躍性,從而實現樂曲中的朦朧感;最終的樂章同樣也需要通過審美素養來支撐演奏。演奏的好壞不僅取決于演奏者的技巧,還需要演奏者通過審美素養來不斷提高、強化自己的技巧。在技藝相同的情況下,演奏者的審美素養越豐富、越強大,演奏的效果就會越好。

四、鋼琴表演中審美素養的提高途徑

從之前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審美素養是必備的基本素養之一,其中包含了演奏者的人生閱歷、思想感情以及自己的藝術修養。要想將演奏曲目的表現性、歷史性和藝術性充分表現出來,就要求演奏者擁有極高的審美素養。

(一)實現樂理知識的融會貫通

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就需要對音樂理論知識體系進行全面地學習,自己要先架構好一個完整的樂理體系框架。鋼琴表演大師帕德雷夫斯基就是如此,他的觸鍵技巧不但練習得完美無缺,而且通過自己的框架來把握演奏的技巧和方式。除此之外還會關注作品本身所蘊含的藝術性,在此基礎上在演奏時加入自己的想法,因此他有了“最了不起的巴赫詮釋者”的稱號。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琴演奏者,必須要有堅實的樂理知識基礎,可以多角度地剖析樂曲的內涵。這樣不僅可以熟悉演奏作品中的每個要素,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和聲、曲式以及調式分析中表現出來,這樣也可以幫助演奏者盡快熟悉、掌握樂譜,演繹好作品。

(二)不斷累積鋼琴審美知識

演奏者的人生閱歷的不斷累積和演奏作品的不斷增加就是審美知識不斷積累的根本。演奏者需要構建自己的演繹風格來實現審美知識的累積。對作品本身充分了解才能把握好作品的內涵。如同上文所提到的帕德雷夫斯基,他就是將自己特有的審美素養附加在所演奏的樂曲中,無論是浪漫激昂的肖邦、古典優雅的貝多芬、還是熱情的舒曼,他都能彈奏出自己的風格。

因此,想要提高自己的審美經驗和審美知識,要先從自己入手。首先提高自己的審美敏銳度,其次要養成多看、多聽經典演奏的習慣,大量觀賞不同風格的鋼琴表演,不斷訓練自己的聽力審美能力,最終增強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此外還要深刻了解、分析演奏作品。審美知識的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年累月地不斷積累,才能最終呈現出完美的表演。

(三)實現姊妹藝術修養的全面提升

世界聞名的鋼琴表演大師瑪格麗特·隆不但是一名具有法國民族特色風格的鋼琴演奏家,而且她對繪畫藝術還有很深刻的理解,此外還有她優雅的禮儀舉止,使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不但靈活、純潔,而且優雅、準確。鋼琴音樂距今已有大約四、五百年的歷史,這幾百年中,各個國家的鋼琴演奏大師將自己的民族特色與鋼琴演奏進行了融合,因此鋼琴文化具有包容性。所以提高姊妹同類藝術的修養,同樣可以有效的增長鋼琴表演過程當中的審美素養。鋼琴演奏的姊妹藝術涵蓋有很多,如美術、史學、心理學、文學、哲學以及人文學等等,審美素養的存在使這些姊妹藝術可以互通,如哲學大家尼采就曾創作過鋼琴曲,很多的鋼琴表演大師如霍洛維茨、布索尼、巴克豪斯等人,在其他藝術上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此外還有一些鋼琴表演藝術家還擔任著創作者的身份,如享譽全球的鋼琴演奏家米哈伊爾·普列特涅夫,創作了《哈薩克主題幻想曲》《隨想曲》等優秀的鋼琴演奏作品。

只有掌握全面、深厚的審美素養的鋼琴演奏者才能將演奏作品的內涵完全理解,才能在演奏過程中將自己的情緒、感情、想法融入其中。

(四)提高樂曲情感的把握能力

鋼琴演奏者審美能力的具象化表現體現在演奏過程中對琴曲中所蘊含的情感的把握能力。每一首樂曲都凝聚了作曲者的生活狀況、情感狀態、思想水平等等,都顯現了作曲者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狀況。因此,要想演奏好樂曲,就需要借助審美素養來充分把握曲中所蘊含的情緒及變化。例如演奏者在演奏《梁山伯與祝英臺》時,需要把樂曲中梁祝二人“相識-相知-相戀-相隨”的四個階段的情緒變化、故事轉折表現出來。演奏者需要利用自己的審美素養,準確把握樂曲中的情感,再利用彈奏技巧將其表現出來。

在鋼琴表演藝術的發展過程中,演奏者音樂審美素養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對樂曲所蘊含的情感和聽眾的審美情感的共鳴的分析。演奏者在表演過程中,不僅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樂曲中,讓自己的情感與樂曲的情感同步,還要注意在整個過程中聽眾的反應和表達出來的情感審美能力。這樣才能在演奏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時都可以帶動聽眾的情緒。例如在鋼琴曲《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表演期間,演奏者需要結合貝多芬創作樂曲時的時代背景,在表現出古典音樂情感特點的同時,還需要通過節奏、指法等彈奏技巧來進行表演。通過自己的彈奏技巧和審美素養來幫助聽眾理解樂曲中所表達的情緒、感受及美感,帶領聽眾一起走進作品。

五、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鋼琴演奏家,不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還要注重審美素養的積累,這樣才能彈奏出有靈魂的樂曲。此外要想在彈奏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同樣離不開審美素養。

猜你喜歡
鋼琴演奏演奏者樂曲
始亂
演奏心理對長號演奏的影響與建議
論演奏心理對長號演奏的影響
鋼琴演奏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探討
淺析提高鋼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徑
準媽媽必聽十首胎教樂曲
淺析鋼琴演奏過程中如何放松
初中音樂合唱教學中的鋼琴演奏
鋼琴演奏中緊張心理的克服對策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