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紫砂壺作品“鈺碩提梁”的藝術個性

2021-11-15 11:49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21年9期
關鍵詞:紋線壺蓋紫砂壺

錢 衛

紫砂壺藝術如今已是一顆立于中國傳統陶瓷藝術之林的參天大樹,通過代代傳承,紫砂壺藝術之樹枝繁葉茂,偶有開拓和創新,便使這樹上開出許多燦爛的花朵,為這古樹注入了新鮮血液,所以歷經百年的紫砂壺藝術至今仍充滿活力,在中國人及各國愛茶人心中都是最完美的茶壺。

這件“鈺碩提梁”就是一件有著古典氣息,又具新時代風貌的紫砂壺作品,通過這件作品,可以看出新時代制壺工匠思路的開闊和對傳統工藝規范的堅守,充分激發了紫砂壺優良傳統的活力,彰顯了紫砂壺藝術的民族魅力,使作品的個性表現有“根”所依,展示了紫砂壺藝術的價值與智慧。

一、紫泥:穩重之美

紫泥是紫砂壺創作中常用的一種泥料,但并非所有的紫泥在燒制后都會呈現出同樣的顏色和質感,創作的調和方式和燒制溫度、時間的不同都會使紫泥產生不同的效果,也表現不同的主題和氣質。

此壺便運用紫泥制成,所呈現出的是穩重的效果,與其四方的造型是很相稱的。泥料色彩呈青灰色,是典型的冷色調,能夠給人以清爽、開闊的感覺,對于紫砂壺藝術來說,這樣的色調與飲茶時的心境是很相稱的。泥料的質感是一如既往的細膩無暇,無論是寬闊的壺面還是結構連接處都找不到任何瑕疵,這是紫砂壺創作最基本的工藝要求,是中國工匠精神與職業精神的反映。

二、造型:四方端莊

四方壺是紫砂壺方器中的典型造型之一,其與圓器共同展示了中國傳統審美的兩個維度。在分析此壺造型之前,要對“鈺碩”二字有所了解。在漢語中,“鈺”指珍寶,“碩”指龐大、堅固或博學,就此壺來說,“鈺”代表了紫砂壺的工藝價值,象征紫砂壺藝術是中國的珍寶;“碩”則與作品的形態相關,代表了作品沉穩、雄健的氣質。

壺身共分為六個面,筒身可見清晰的四面與四棱,體現了四方壺的典型特征。筒身四面是完全一致的長方形,長度要大于寬度,鑲嵌成型后就使筒身看起來比較寬大,有氣勢。在鑲嵌筒身四面時,創作者作出了改動。四個面并不是完全垂直的,而是微微傾斜,這樣壺身的頂面就要略小于底面,呈現出梯形結構,寬大的底部使壺的重心更低,整件作品看起來也就更加沉穩有力。

頂面與底面是兩個正方形,與筒身各面鑲嵌成型后整件作品的線、面、角特征就完全呈現出來了,創作者對棱與角也進行了調整,將之打磨得稍顯圓潤,增強了面與面之間的流暢度,使作品包含溫潤的氣質,不至于太過凌厲,讓人覺得不好親近。在使用效果上,銳利的棱角也會降低人的手感效果,調整后的棱角便能解決這一問題,便于人們賞玩和使用。

壺身上部是方方正正的壺蓋,簡約平整,與壺身造型的融合效果極佳。橋型的子鑲嵌在壺蓋頂面中央,創作者將這一的子打造成三瓣式,有花的形態。的子的線條是四方形的,與壺蓋之間的空間則是一個橢圓,外方內圓的效果使這一壺鈕更加精美耐看,使用起來也是非常順手的。壺身左側鑲嵌著三彎流,同樣是四方形的,線條的流動卻是柔婉的,是在線條上實現了方圓統一,增加了作品的溫和感。

作品的端莊是在方圓統一中形成的,方是端正、踏實;圓是隨和、大氣,這樣剛柔相濟、不卑不亢才是作品的端莊之美。

三、提梁:空間效果

此壺中的提梁也是梯形的,它的兩端鑲嵌在壺身左右兩側頂面的中央部分,向上延伸并逐漸內收,至頂部連接橫梁,首先與壺身造型相呼應,其次,創作者在提梁兩側做出一個“小波浪”,與的子頂部兩側的設計是相呼應的。

創作者在壺身中運用了紋線裝飾,在壺身上部,一條紋線環繞壺身,在中央部分向上凸起一個尖角,與的子、提梁那種向上提的節奏和氣勢是一致的。在壺身底部邊緣,創作者運用立體的窄長方形線條環繞壺身,與上部線條及提梁之間構成了線性層次效果,使作品具有了幾何美感,充滿現代氣息。

提梁與壺身造型、的子及壺身內部的紋線裝飾構成了空間效果,上下如同倒影一般,形成了巧妙的對稱,如果說壺身造型表現了“碩”之龐大,那么提梁則表現了“碩”之智慧,配合精湛的工藝,便展現出作品獨特的“鈺碩”之美。

結語:“鈺碩提梁”是一件充滿現代氣息的紫砂壺作品,創作者對作品的空間效果是格外重視的,作品上下、內外之間的配合相當精妙,層層遞進,節奏均衡。提梁作為紫砂壺創作中的重要造型之一,有著重要的探索價值,創作者發揮聰明才智,利用好這一空間,便能進一步彰顯提梁價值,促進提梁紫砂壺的發展。

猜你喜歡
紋線壺蓋紫砂壺
偽造的情書
養護紫砂壺,堅持最重要
養護紫砂壺,堅持最重要
疑難指紋特征提取
淺析手印特征與年齡的關系
淺談疑難手印特征的尋找與判定
購買紫砂壺4忌
論如何確定殘缺手印的留痕部位
購買紫砂壺忌4
制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