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泉青瓷器緣裝飾藝術歷史文脈與審美內涵初探

2021-11-15 11:49吳衛平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21年9期
關鍵詞:龍泉窯青瓷葵花

吳衛平

緣,器物的邊沿。器物最邊上的部分口語叫“邊沿”,即器緣。瓷器的口沿即其口部及邊沿的統稱。瓷器口沿主要有斂口、敞口、喇叭口、直口、侈口、花口、盤口、束口、洗口、唇口、撇口、復口、泛沿邊、板沿、折沿等。

就古瓷而言,鑒定其時代及燒造地點的重要依據在器緣?,F代瓷器形態的美往往審視其整個的形體,而精致度卻往往看其器緣修飾程度及其雅美的意趣。器緣裝飾藝術,對任何精品都必不可少。

一、器緣裝飾歷史悠久

即使在原始陶器產生的早期,陶工手制成型,以手捏制,或用泥條盤筑,其陶器依然重視器物的邊緣部位。距今約4500年至6500年的大汶口文化和距今約4000年至4500年的龍山文化時期,其陶器造型規整,厚薄勻薄,杯器的口沿或寬或窄都體現其制作工藝的創新發展和工匠技藝之高超。有的器物有邊緣棱線,似保護圈。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陶器造型由簡單幾何半圓形發展至具有流、口、肩、腹、足、蓋、座等多種結構的組合,因此出現了造型多種多樣、器緣線條流暢勻稱等多姿多彩的陶器。在距今約3500至4000年的二里頭文化早期就出現了花邊口沿圓腹罐、折沿盆、折沿缸、侈口罐形鼎等。這說明器緣的裝飾歷史極為久遠。

青瓷作品《謐》吳衛平

青瓷作品《滄浪》吳衛平

二、龍泉青瓷器緣花口裝飾始于五代,興于宋代

我國花口造瓷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有所流行,到晚唐五代時被人廣為賞玩、品鑒。

1.形式不一,雅美獨特 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器緣裝飾中花口碗也常常模仿各種自然花卉,因此呈現形式多樣花口狀,常見有花瓣數量、花瓣與花瓣間凹陷角度及其深淺度等三方面差異。梳理花口碗的類型有五曲梅花形和葵花形、六曲荷口形、八曲復瓣葵口形、十曲葵口形、十曲五瓣蓮花形、十二曲花口形、十六曲八棱菱花形等;菊瓣形花口則有三十二曲、四十八曲等的不同;此外還有八曲方口形、四曲長方形、四曲橢圓花口形、八角形及荷葉形等不同形式。晚唐五代時花口瓷已被人們廣為賞玩和品鑒。至宋代以后,花口造型瓷器的形象在各種題材的情景繪畫中均有出現,已然成為人們日常讀書、游園、聚友等場合中之時尚。

2.五代至北宋花口瓷特色 花口碗作為龍泉窯瓷器經典碗式之一,歷朝歷代均有燒造。龍泉窯五代時期的型制主要仿制越窯燒制。越窯五代時燒制的青釉菱花口盤,口徑10.7cm,底徑5.3cm,其盤口呈菱花狀,為斜壁平底盤,口沿線條流暢,盤壁淺薄,給人以輕巧玲瓏之感,確實是一件值得把玩、令人喜愛的傳世珍品。龍泉窯五代時期的淡綠釉四花口碗,有“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云”之美,尤為經典。北宋時期的淡青釉花口碗,釉色透明,色澤光亮,常見的有四花口、五花口。龍泉窯花口陳列瓷器主要為“錢氏所貢”之秘色瓷。五代末先為錢王燒制貢瓷,隨后“制樣須索”為北宋王朝燒制青瓷,促進了龍泉窯的大發展。五代青瓷葵口碗,圓唇,口沿外侈、葵口、深腹,腹壁內凹五道直線如出筋紋,圈足,足壁略外撇。北宋釉葵口碗胎體粗樸,釉色淡青??谘爻饰灏昊钔馄?,其碗順花口沿至底的內壁,有五道均勻的不很明顯的出筋。內底與碗壁為折腰狀,圈足壁外高內淺,略略外撇。

3.南宋龍泉窯花口瓷 南宋龍泉窯不僅對瓷窯進行改進,瓷釉采用二元配方發明,燒制出著名的黑胎哥窯瓷、粉青釉瓷和梅子青瓷器,還燒制出品質良好的花口碗。南宋龍泉窯花口碗的特點為敞口、口沿等距捺六出花口(與五代的四出花、北宋的五出花不同)、弧腹、圈足等。龍泉窯南宋花口碗,碗形無定式,種類繁多,因其花口只是作為器物口部的裝飾樣式,故此處雖然式樣有所接近,但是大多數雖然有相承因素,卻明顯有所創新嬗變,凸顯時代風格。南宋龍泉窯梅子青釉花口碗,花口明朗清晰,雖不加雕刻,素面光釉,卻以其濃翠溫潤彰顯如冰似玉的翠玉效果,令其他花口碗大為失色。

三、龍泉青瓷器緣花口裝飾之審美內涵

1.器緣花口的裝飾美

古代器緣裝飾,模仿自然,器口仿海棠、梅花、菱花、葵花、蓮花等,因此青瓷洗中出現海棠洗、梅花洗、菱花洗、葵式洗、蓮花式洗等等,花型裝飾極具自然生物之美感。龍泉窯葵瓣形花口洗,呈葵花瓣式,整體造型呈圓形,外形呈花瓣圓弧狀,洗心微向內凸起,底有六個支釘燒痕,通體施灰青釉,因多次施釉,釉層肥厚,滋潤如玉。龍泉黑胎哥窯瓷葵花洗,器形擬葵花狀,器身隨沿起伏,棱角含蓄,釉面滿布開片紋,大小相間,大片的紋線呈鐵黑色,小片的紋線略顯金黃,故有“金絲鐵線葵花洗”之稱。龍泉哥窯還有葵瓣盤、葵花碗等,其特征為:黑胎厚釉,紫口鐵足,圈足微外撇,釉面開大小紋片;秉承龍泉哥窯瓷小巧、樸實而雅、簡潔之素,可謂順應天地萬物合一之道,瑩潤可愛,臻善臻美。

從隴西鹽川汪世顯家族墓出土的南宋官窯粉青釉葵口長頸多棱瓶看,宋元時代的士大夫欣賞典雅清雋的瓷器,故此,汪氏族人生前觀賞把玩,死后還隨葬墓中,足見其喜愛之至。

蓮瓣紋,春秋用作古代器皿裝飾的花紋。因佛教發展,盛于隋唐時代,龍泉窯五代至宋的蓮花洗,巧致雅絕,淺弧壁。南宋蓮花口瓷器,厚釉燒制,瑩潤如玉,線條流暢柔和,通體光素,形制經典沉穩,擺置于案,別具清雅?,F收藏于衢州博物館、湖州博物館的南宋蓮瓣碗即為典型器物,撇口,口沿六瓣形,弧形深壁,圈足。工藝精湛,制作細致,瓷釉溫潤如翠玉,有恬靜和美之感。

青瓷作品《抱 樸》吳衛平

2.器緣自然美的審美內涵

自然美是人類最早意識到的美。器緣花口的設計彰顯器形之美,造型上擬物創作,突出自然美之精華,給人突出、強烈的設計感,滿足人類追求自然和諧要求。同時,器緣的自然美感具有直觀性、愉悅性、超功利性的特性,其中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審美趣味、審美理想和審美標準。創作者正是通過器緣的細節展現自己獨特的生活體驗、審美發現和審美感悟。人類在器物的自然美中獲得豐富的生活啟示,器緣自然美的線條愉悅了人的身心,激發著人的創造靈感。人類在器緣的自然美形式中探求生命的特征和意義,尋找寄托靈魂的處所,喚醒人類生存的自然理性和神性,安慰備受生活波折的心靈,營造自然、自適、和諧的生活,提升人的道德情操。

青瓷作品《原上套盞》吳衛平

猜你喜歡
龍泉窯青瓷葵花
奪得千峰翠色來——王瑋的青瓷藝術
葵花王冠
試論青瓷藝術創作
龍泉青瓷
葵花之門
葵花 外一首
葵花點穴手
淺析江浙地區多管瓶演變及內涵
安徽師范大學博物館藏佛道入物瓷塑
先有青瓷還是先有白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