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肢肌肉鏈訓練配合小針刀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

2021-11-16 07:34李麥朵李培峰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1年7期
關鍵詞:針刀骨性骨關節炎

李麥朵,南 恒,李培峰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河南 洛陽 471000)

骨關節炎[1]是一種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質量的關節退行性疾病,而膝骨性關節炎是臨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多發于40歲以上中老年人。研究表明,6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高達50%以上[2-3]。膝關節骨關節炎表現為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或伴有腫脹,嚴重會導致膝關節畸形、下肢肌肉萎縮。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者提出,人體是一個整體,附著在人體各個肌肉上的筋膜也是一個整體,人體通過運動鏈來完成各個動作。本研究用下肢肌肉鏈訓練配合針刀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60例,均為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我院疼痛康復科門診收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40~68歲,平均(55.87±7.74)歲;病程1~156個月,平均(64.10±47.14)個月;VAS評分(5.33±1.24)分,Lysholm評分(29.40±12.97)分。對照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40~68歲,平均(54.93±8.34)歲;病程1~156個月,平均(61.50±46.12)個月;VAS評分(5.43±1.33)分,Lysholm評分(33.67±13.33)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西醫診斷標準:根據2007年《骨關節炎診治指南》[4]中關于膝骨關節炎診斷標準制定。①膝關節疼痛反復疼痛至少1個月;②在站立或負重位下的X線片可見關節間隙變窄,關節緣有骨贅形成,軟骨下骨硬化以及囊性變;③關節液(至少2次)黏稠、清亮,WBC<2000個/mL;④年齡40歲以上;⑤每天晨僵時間少于30min;⑥膝關節活動時可們及骨摩擦音或骨擦感。符合①②條或①③⑤⑥條或①④⑤⑥條可診斷。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骨痹的診斷標準[5]。①膝關節疼痛,或伴有屈伸不利,休息及活動后緩解,勞累后加重,病情反復;②病程緩慢,起病隱匿,以中老年人居多;③膝關節可見腫脹,活動膝關節時,可伴有磨擦聲;④影像學提示膝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質硬化,關節面邊緣可見唇樣改變,多有骨贅形成,以及骨質疏松。

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單側膝蓋發病,接受針刀治療,近1個月未使用其他干預方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及胸部CT未見明顯異常,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不符合納入標準,局部皮膚破潰,不耐受針刀治療,凝血功能異常。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用小針刀治療?;颊哐雠P,將患膝墊起,選擇髕周、髕上囊、膝內、外側副韌帶起止點處最明顯壓痛點及膝蓋周圍肌肉條索狀、結節狀的位置,選取2~3個作為治療點并標記,消毒后鋪上洞巾,戴一次性手套,再次消毒,選?、裥?號漢章牌針刀行縱行剝離1~2針,針下有輕松感后起針,用棉簽按壓片刻,貼敷創可貼,3天內傷口勿沾水,預防感染。每3天治療1次,3次為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治療組配合下肢肌肉鏈等長訓練。前側鏈為股四頭肌-脛骨前肌,外側鏈為臀大肌-闊筋膜張肌-髂脛束-腓骨長、短肌,后側鏈為腘繩肌-小腿三頭肌,3條肌肉鏈在康復治療師的幫助下行肌肉的等長訓練,每組20次,每日15組,連續治療18天。

3 觀察指標

VAS評分、Lysholm評分及安全性指標。

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出血、皮膚瘀斑、暈針、皮下血腫。

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顯效:癥狀消失,膝關節功能基礎恢復,可以參加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疼痛、腫脹明顯減輕,膝關節活動度有明顯進步,工作能力或生活自理有所改善。無效:疼痛雖減輕,但膝關節功能障礙無明顯改善。

5 治療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

兩組治療前后膝關節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膝關節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膝關節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VAS t P Lysholm t 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30 5.33±1.24 2.20±0.71 13.41 0.00 29.40±12.97 85.07±11.58 -16.66 0.00對照組 30 5.43±1.33 2.77±0.86 12.64 0.00 33.67±13.33 78.80±12.16 -14.62 0.00 t-0.301 -2.779 -1.257 2.045 P 0.77 0.01 0.21 0.045

治療過程小針刀出現局部瘀血5例,以股四頭肌內側肌多見,經對癥處理后癥狀消失,未影響后續治療。

6 討 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屬中醫“膝痹”范疇。內因多為正氣不足,外因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外邪侵襲經絡,日久聚集于經筋,使肌肉粘連、經筋攣縮,觸之有硬結,硬結處阻礙經絡、氣血運行,氣血不通,不通則痛。小針刀治療可松解肌肉粘連及經筋攣縮,使“筋柔骨正”,疼痛、腫脹自消。在臨床解剖結構上,膝關節主要是由股骨、脛骨及髕骨等骨性結構以及四周肌群、韌帶、關節囊等筋性結構組成,其中膝關節內源靜力穩定系統由骨性結構構成,而外源動力平衡系統由膝關節周 圍筋性組織構成[7],而外源動力平衡系統是維持膝關節穩定的最主要因素[8]。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在退變過程中張力不平衡等引起膝關節內、外翻畸形,膝關節負重力線發生偏移導致關節面單位面積內骨小梁壓力增高,導致關節退變。同時膝關節周圍軟組織慢性勞損,韌帶及肌纖維隨之出現撕裂、滲出及炎性反應,亦是關節炎發生的重要因素[9]。

單用針刀進行治療,短期療效好,但容易復發,可能在于下肢肌肉力量不足以及關節的穩定性欠佳。關節鏈[10-11]是在神經肌肉的支配下,不斷調整關節的姿態,適應人體的活動,可分為上下肢鏈和核心鏈,下肢鏈主要包括髖、膝、踝等關節;當下肢鏈的關節出現問題,周圍的肌肉隨之發生力學的改變,炎性物質滲出,會導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患者出現疼痛、腫脹、活動障礙。治療師指導患者進行下肢肌肉鏈的等長收縮,是指在下肢肌肉鏈涉及的肌肉長度不變的情況下,張力逐漸增加,一方面避免了二次損失,另一方面增加了下肢的肌力及膝關節的穩定性[12-13]。

針刀配合下肢肌肉鏈訓練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能提高療效。

猜你喜歡
針刀骨性骨關節炎
抗抑郁藥帕羅西汀或可用于治療骨關節炎
骨性Ⅰ類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頦部形態的三維研究
重慶市中醫藥學會舉辦首屆“忠州純針刀”杯青年針刀人才論壇演講比賽
重慶市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專委會舉行成立大會并舉辦全國針刀治療凍結肩專題培訓班
肩關節針刀閉合松解麻醉推拿術治療肩周炎的療效
PRP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骨關節炎患者應保持適量運動
肩盂骨性Bankart損傷骨缺損測量研究進展
血糖血脂對骨關節炎的影響
關節鏡下治療肘關節骨性關節炎伴僵硬短期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