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醫天陰陽古典醫藥理論研究

2021-11-17 10:40滕紅麗黃福丘趙金妹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21年9期
關鍵詞:壯醫理論研究

滕紅麗 黃福丘 趙金妹

【摘要】在壯醫理論指導下進行調查研究,對壯醫天陰陽古典醫藥進行闡述。文章根據黃福丘先生口述及手抄本整理,遵循民族醫藥(口承醫藥部分)文獻發掘整理操作規范,通過實地調查、重點訪問、收集資料、發掘整理等研究,認為壯醫天陰陽古典醫藥有理論指導意義,值得進一步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務百姓健康。

【關鍵詞】壯醫;天陰陽;古典醫藥;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R29【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21)18-0006-02

Abstract:

Keywords:

民族醫藥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性和地域性特點,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和同疾病作斗爭的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祖國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醫學科學的特色,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民族醫藥在歷史上為各民族的健康及繁衍生息作出了重要貢獻,至今仍是人民群眾賴以防病治病、保障健康的主要衛生資源之一。在維護民族地區人民群眾健康、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壯醫天陰陽古典醫藥理論概述

陰陽乃世間萬物生存之本,陰陽無處不存在,萬事皆有陰陽。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而偉大的民族,是最早善于運用陰陽為人類服務的民族,在漫長的生產、生活及醫藥醫療活動中積累了許多關于陰陽應用的有益經驗,自古以來盡管對陰陽的理解與運用各有不同,但經有關專家梳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以易經為代表的陰陽,即“易經陰陽”。易經陰陽主要突出天生、天象,如:白天與黑夜、太陽與月亮、春夏與秋冬、公與母、男與女等陰陽關系。二是黃帝內經陰陽(中醫陰陽),中醫認為萬物皆有陰陽屬性,陽則熱、陰則寒,陽盛則陰病、陰盛則陽病,強調陰陽平衡,但又認為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今天平衡,明天又出現新的不平衡。三是壯醫古典陰陽,壯醫古典陰陽是以《炎皇本草經》為代表的古典陰陽,壯醫古典陰陽認為:天有陰陽彰六氣,地有陰陽化五味,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壯醫古典陰陽認為在醫藥上有天陰陽醫藥和地陰陽醫藥之分,凡是藥氣入鼻經呼吸及心肺以達化病療疾效果的謂之天陰陽醫藥。大意是,使用聞氣調氣理氣,不用吃一片藥也能治好病的稱天陰陽醫藥,其類似傳統的鼻嗅療法(鼻嗅療法又稱吸藥法,是用其香辛竄的藥末,置指上按于鼻孔,吸入鼻內,使藥粉直接散布于鼻粘膜,通過鼻粘膜的吸收而起治療作用的民間常用療法。鼻嗅法具有通關開竅、升降氣機、發汗祛邪、行氣活血等功效。)。凡是藥味入口經腸胃以達到治病效果的稱地陰陽醫藥。以此根據病人不同的情況來進行天地陰陽互補和合達到科學使用藥物使療效明顯加強,遠古以來壯族先民們就世代利用天陰陽醫藥理論和方法對疾病進行治療,如:壯醫香藥療法、壯醫干浴招香納氧療法、壯醫香灸療法、壯醫刮療法、壯醫佩香療法、壯醫熏香療法、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壯醫經筋療法、壯醫火針療法、壯醫刺血療法等30多種方法,可以治療100多種疾病,都是屬于天陰陽醫藥理論療法,不用服藥,但療效卻立竿見影,這就是壯醫天陰陽醫藥的功效?,F代醫藥發達進步,但其主要體現在對急病、傳染病的防治上,對于許多慢性病如癌癥、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目前仍是世界難題。

壯族遠古先民提出天地陰陽醫藥理論方法的同時亦提出“物有生必有化”,即是說只要能生出來的病都能有辦法治好。本來是天陰陽醫藥地陰陽醫藥兩者雙管齊下治病,可是現實卻大多使用地陰陽醫藥治病,凡醫病都以藥味入口通過消化道吸收為主,因而對慢性病效果欠佳。壯醫天陰陽醫藥就是通過天陰陽理論方法來提高人體的正氣,而人體的正氣盛則百病衰,古人的正氣相當于當今的免疫力。人要提高免疫力其最大程度上依靠天陰陽醫藥理論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天陰陽是正氣,人的正氣盛則百病衰,正氣衰則百病生。

2壯醫天陰陽理論方法歷史傳承

天陰陽理論歷史傳承主要有:一是物傳。如:紅山文化遺址遼西牛河梁出土的灰陶熏香爐距今6500年。6500年前中華民族祖先們熏香是為了香身健體化病療疾而用地道的天陰陽理論方法。此后歷朝歷代都有許多的熏香爐出土。二是史料記載。明代李梃的《醫學入門》提及的《炎皇本草經》記載:天有陰陽彰六氣,地有陰陽化五味,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古人認為:化病療疾有天陰陽與地陰陽之分,凡是藥氣入鼻經心肺及神經血管起作用達到治病效果的謂之天陰陽醫藥。凡味入口經腸胃達到治病效果的稱地陰陽醫藥。古人之所以這樣分是為了達到治病的最高最好效果,有許多病確實使用天陰陽理論方法療效更為立竿見影,光依靠地陰陽醫藥理論效果相對比較差。此后,周朝《禮記內則》記載:“五日則燂湯請浴”,即,規定民眾每五天用香木煮水為湯,浴身請浴香身健體化病療疾。唐朝《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國忠造四香閣,檀香為欄,沉香為隔,以乳香、麝香篩土合為泥餅為壁供達官貴族聞香享用的故事。均證實了中國古人一直使用天陰陽方法治病防病。廣西武鳴出土的西周銅針證明壯族先民們早在西周時代就用針進行調氣理氣化病療疾。

3小結

壯醫天陰陽古典醫藥發掘整理應遵循民族醫藥(口承醫藥部分)文獻發掘整理操作規范,發掘整理民族醫藥必須尊重少數民族,尊重民族文化,采取“認真負責,實事求是;有則有之,無則無之;多則多之,少則少之;不主觀取舍,不生搬硬套;無重大遺漏,不隨意拔高”的原則[1],本文根據黃福丘先生口述及手抄本整理,僅供同道參閱考證及指正。參考文獻

[1]諸國本.民族醫藥文獻發掘整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2,18(1):1-5.(收稿日期:2021-02-03編輯:劉斌)

基金項目: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2017ZX09301060-0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81960762);廣西中醫藥重點學科《壯醫外治學》(GZXK-Z-20-62);廣西科技基地和人才專項(桂科AD19245183、AD18281094);廣西中醫外治法示范基地項目(桂中醫藥醫發〔2019〕14號);廣西醫療衛生適宜技術開發與推廣應用項目(S2019006);南寧市良慶科技開發計劃項目(201909);中國民族醫藥學會(2020MZ332-420801)。

作者簡介:滕紅麗(1964-),女,壯族,博士,二級教授,研究方向為民族醫藥研究。E-mail:13317806333@163.com通信作者:

猜你喜歡
壯醫理論研究
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壯瑤藥研發中心啟用
雙鋼琴演奏心理調控的理論及其實踐研究
淺析我國競技健美操研究現狀與趨勢
中學生數學學習方式創新研究
壯醫敷貼療法文獻記載及應用概況
壯醫平衡氣血原則臨床研究進展
壯醫對腰肌勞損的認識的評述
壯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進展
壯醫刺血療法和骨刺散外敷治療頸椎病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