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保險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價值研究

2021-11-18 06:42楊小燕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社會保險

楊小燕

摘要: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是指對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社會與經濟制度。社會保險以勞動領域風險為客觀基礎,以勞動者人身為標的,并且以維持勞動再生產力為目的?;趯ι鐣kU的理解,文章從多層面、多維度探究社會保險對經濟發展的重要價值,以供參考。

關鍵詞:社會保險;再分配制度;人才競爭

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內的構成要素之一,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相關法律法規及一定條件的情況下,當被保險人遭遇勞動領域風險后可以從社會保險基金內獲得固定收入或補償,以此保障其基本生活。社會保險作為一種再分配制度,其核心目標在于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對于維護社會安定和諧、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伴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越是發達的地區人員對社會保險的重視程度越高,因社會保險與房屋、車輛購買掛鉤,社會保險已經成為人員就業優先考慮的條件。了解社會保險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價值、把握社會保險促進經濟水平提升的內在機理,有助于持續完善我國社會保險體系,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

一、社會保險有助于刺激經濟發展

社會保險最為核心的功能之一便是規避勞動領域風險。在勞動過程中,勞動者可能因意外傷害、裁員等喪失勞動能力或失去勞動崗位,其健康狀況及基本生活難以得到保障,在工作中便會出現熱情消散、工作不積極等不良情況。社會保險,如工傷險、生育險、醫療險、失業險等涉及到勞動者醫療、失業保障、合法權益等各個方面,當勞動者因意外傷害、生育等暫停勞動時可以從社會保險基金內獲得收入與補償,一方面能夠為勞動者正常生活提供資金支持,消除其后顧之憂,使其專心投入到本職工作中進而提升勞動生產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勞動者認識到國家、組織對其的關心、重視,增強勞動者內部凝聚力及對組織的向心力,有利于緩解勞動者與組織的利益沖突,形成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不僅可以避免人員流失,還可以調動勞動者工作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進而通過規避勞動領域風險刺激經濟發展[1]。

二、社會保險有利于推進企業及單位改革

現代企業倡導以人為本理念,即將組織成員作為核心人力資本,重視組織成員多層次需求,通過調動組織成員主觀能動性使其參與到企業管理中,并在最大程度上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提升職工工作能力與效率。社會保險基金源于用人單位及勞動者繳費與財政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于職工,保險內容范圍限于勞動風險。用人單位貫徹落實社會保險制度,需要重視養老金發放及醫療保障,將員工最為擔心、最為關心的社會保險問題作為企業重要改革內容,在改革過程中解決好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問題,切實做好保險費用繳納、保險續接等工作,能夠從根源上消除職工憂慮,使其在本職崗位上為企業的發展壯大、經濟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不僅如此,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是企業縱深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按照相關政策及法律要求為職工提供保障性待遇能夠彰顯人本管理理念,建設以職工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進而使企業在行業市場內獲取核心競爭力、樹立行業典范,為經濟發展蓄勢賦能。

三、社會保險可以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

社會保險是企業招攬人才的基本條件,在經濟發達地區,尤其是一線城市,社會保險與房屋及車輛購買、子女上學落戶、商業貸款等掛鉤,成為人才選擇企業的重要依據。能夠為人才提供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障性福利的企業可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可以為經濟發展積蓄人才力量,促進優質人力資源流向高效、節能領域,不僅可以增強經濟發展動力,還可以促進我國高質量經濟體系的建設。不僅如此,社會保險可以有效避免人才流失。如果對社會保險重視程度不足,當職工遭遇勞動風險后便會動搖其職業信念,降低職工對組織的認可程度與歸屬感,導致職工流動性較大,區域經濟發展滯后。反之,如果為職工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障性福利,關注職工生活及健康狀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證職工在遭遇勞動領域風險后仍然可以獲得較為穩定的經濟來源,可以通過積蓄人力資源促進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進而為經濟增長提供持續動力[2]。

四、社會保險能夠實現企業科學發展與公平競爭

經濟市場主體合理、有序競爭能夠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對于維持經濟高水平增長具有重要意義。但從時間維度層面來看,成立時間較長的企業退休職工群體規模較大,此類企業承受著巨大的退休職工養老金、醫療保險金等資金壓力,導致企業內部用于業務拓展、生產經營的資金較少,會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而新興企業成立時間較短,退休職工在企業全部職工內的比例較低,在社會保險資金上壓力較小,有充足的資金用于技術研發、產品生產。在日益復雜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間的競爭逐漸由技術競爭轉變為人才競爭,退休職工占比過高意味著企業將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投入大量的資金,不利于企業間的公平競爭。社會保險可實現對用人單位退休職工的社會化管理,各地社會保險繳費基數與當地平均工資數據掛鉤,并且針對不同社會保險險種實行不同的征繳比例,在國家財政政策的支持下能夠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實現企業科學發展與公平競爭,對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意義重大。

五、社會保險有助于建立現代化經濟制度

1951年2月,政務院公布《勞動保險條例》,標志著新中國社會保險體系正式建立。在七十年的發展進程中,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始終堅持“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的基本原則,逐步形成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制度相結合的養老社會保險、醫療社會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體系。2020年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經濟發展工作的一項迫切任務便是穩就業,而穩就業的核心為穩企業,隨后實行的一系列社會保險減免政策、“六穩六?!闭叽胧┮环矫娲_實減輕企業繳納各項社保費用的負擔,有利于企業正常運轉;另一方面確保養老金等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切實解決異地養老、保證金較高等問題。由此可見,社會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需求管理工具,對宏觀經濟起到調控作用,當經濟低迷時一方面通過財政支持與政策調整拉動內需、刺激消費,另一方面促進就業、穩定企業,對于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增加靈活就業崗位、恢復經濟發展動能具有重要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需求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社會保險可通過規避勞動領域風險刺激經濟發展;通過落實社會保險政策及制度要求推進企業及單位改革;通過為職工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障性福利化解人員流動風險,為經濟發展積蓄人才力量;有利于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推進企業科學發展及社會經濟增長,并且通過宏觀經濟調控、保障就業與穩定企業建立現代化經濟制度。

參考文獻

[1]魯全.論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21(02):59-67+158.

[2]王斌.社會保險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研究[J].中國外資,2021(04):32-33.

猜你喜歡
社會保險
平臺經濟下新業態從業人員社會保險問題研究
探討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完善社會保險基金制度的具體措施
淺析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監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制度的完善途徑
社會保險稽核現狀及對策
加強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的具體方法
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政策
《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管理辦法》問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