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害事故現場通信難點與解決措施

2021-11-18 17:35魯恒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應急通信

魯恒

關鍵詞:災害現場 火場通信 應急通信 層級組網

目前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在消防領域的管理中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包括綜合日常消防監督管理、滅火救援輔助決策與現場管理、建設工程消防備案(已移交住建部門管理)、日常管理、日常辦公等,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信息網絡化平臺,不僅能夠打通各個消防部門,實現自動化辦公,也使得許多與消防相關的信息可以實現共享,進行決策輔助分析等綜合利用功能。因此,加快消防應急通信體系建設,提高應急救援搶險能力,提高通信輔助決策能力,是當前消防救援隊伍正規化、職業化建設道路上的迫切需求。

應急救援通信體系主要是針對有重大影響的突發災害事件而言。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在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已經實現,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并不斷向現代化國家邁進的大背景下,國內安全環境與安全生產形勢也越來越復雜,重大特大惡性災害事故及安全生產事件在國內各地呈現出此起彼伏趨勢。

一、災害現場消防通信現狀與分析

改革轉隸的消防救援隊伍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與國家隊,擔負著社會面應急救援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使命,是一支黨委政府直接領導的隊伍,具有反應迅速、訓練有素、戰斗力強等優勢。我國的災害救助形式基本是以消防、應急隊伍為主體面向社會群眾,解放軍處置大規模大范圍的災害。由此看來,在應對突發事件時,消防救援隊伍因為面臨的人的因素更多,因此將面對著更為嚴峻的搶險救援任務。消防救援隊伍要在國家應急救援機制體制的規范下發揮其特有的作用,就要求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內,消防救援隊伍要快速反應、措施有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快速掌握災害現場情況,二是快速投入作戰力量,三是快速采取精準措施。因此加快應急通信指揮體系建設與災害現場的通信保障質量,提高消防救援隊伍搶險救援能力,是當前改革轉制過渡期內消防隊伍建設的迫切需求。

在突發事件、重特大火災撲救和大型活動安全保衛參加的隊伍較多,有的還涉及到跨區域增援隊伍的滅火救援指揮和地方隊伍,在指揮調度上,由于前期應急救援組織體系還未形成,各方救援力量尚未整合,就很容易導致應急響應不統一,指揮層次不清晰,通信指揮系統不規范等問題,極易造成指揮權交接和指揮命令上傳下達出現混亂。在執行應急救援任務時,消防救援隊伍與社會相關聯動力量缺乏經常性的溝通和應急演練,協同配合作戰調集難、指揮難,部門間直接、有效的綜合作戰體系不能及時形成,各部門職責不清、協調不力,應急救援任務中容易出現通信不暢通、命令下達受阻、任務反饋不及時等各種問題。

經過改革轉隸三年過渡期,雖然消防通信裝備的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從實際情況看,目前隊伍配備的通信器材在面對全災種、大應急的職責使命要求上仍有欠缺。隊伍目前配備的通信器材仍然以改革前的公網移動手臺、點對點模擬對講機為主要通訊手段。缺少相應的消防通信裝備規范標準,目前隊伍通信裝備的配備仍然沿用《公安移動通信網基本級》、《公安移動通信網警用自動級規范(GA176-1998)》等有關規范,仍存在頻率使用不規范,通信距離有限,在救援現場不能通過電臺進行協同通信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災害現場救援統一指揮的效率。并且現有的常規通信手段會因保養不善、質量不高、設備老化等因素影響功能的發揮。在現場應急通信上,主要依靠無線常規通信對講機和數量有限的衛星電話,覆蓋范圍小,缺乏數字化、智能化的集群通信設備,缺乏圖像傳輸、會商、定位設備。

二、應急救援現場消防通信解決對策

解決災害事故現場消防應急救援通信層次和組織混亂比較好的做法是將參戰人員根據分工劃分成不同的組與層級,指揮部通過電臺指揮聯絡到各組負責人,各組內部再通過另外的通話組向下指揮,逐級分組、分層指揮,形成現有的消防三級組網通信模式。在信道不夠或信號不好的情況下,還可采用常規通信與集群通信互補的通信方式。滅火救援現場全勤指揮部通過固定電臺對外聯絡,向下通過常規單頻通信。采用分層分級組網通信,單頻與集群相結合的通信方式,從而有效地解決350兆信號覆蓋率不足的問題,確保戰斗任務中通信體系的暢通。

針對特殊建筑場合,例如地下或高層建筑通訊不暢或失聯等問題,優先嘗試使用固定消防設施中的消防電話進行通信,在不同樓層不同分機設置專職監聽通信人員,通過監聽人員再向外界傳達高層建筑或地下建筑內攻人員與外界聯絡的問題。如遇大面積災害事故現場,如化工園區或洪災與城市內澇災情,現場的商業通信基站或通信線路會遭到不同程度的毀損,進而導致利用社會無線通信存在困難。此時可以采用大型無人機攜帶通信基站,多架次、不間斷巡回在災情現場進行不間斷通訊保障。

采集災情事故現場第一手資料并回傳災情現場指揮部的這一過程,目前國內消防隊伍通用的做法是采用現場通訊員的4G單兵設備與指揮部建立實時連接,指揮部查看災情現場實時圖像并進行決策。此方法的優點在于災情事故現場與后方指揮部采取實時連接,便于專家進行實時研判,并通過研判結果實時下達作戰任務與命令,不足之處在于這一連接過程采取無線4G連接線路,很容易被災情現場的各種因素干擾,例如爆炸產生的煙塵,倒塌的建筑阻斷等等,此時前后方的聯系就容易產生中斷導致決策下達不及時等問題。此時我們可以采用無線與有線相結合的方式,前方現場通訊員利用4G單兵采集畫面回傳,回傳到單獨設立的火場畫面導播臺,此時在災害現場上方假設無人機實行無線通訊保障,保證畫面回傳不會發生數據丟失等情況?;饒霎嬅鎸Рヅ_到指揮部之間使用有線數據傳輸方式,將畫面穩定傳輸到后方指揮部,使得指揮畫面不會中斷,便于指揮部人員進行全程高效穩定指揮。

三、應急救援與災害現場通訊裝備建設發展建議

消防通訊裝備的研發一定要首先考慮到使用環境,使用環境會影響設備的性能,消防使用的通訊器材在滿足防水、防爆等基礎要求前提下,還應滿足一定時間的充電要求。

其次是要進行適度開發。德國一家信息通訊公司經過對不同國家的手機用戶進行調查,有超過65%以上的用戶表示不喜歡使用功能不簡潔,使用不方便的手機。不僅設計開發要適度進行,應用也是一樣的道理。因此,在消防通訊器材的設計研發過程中一定要懂得適度,不要只考慮到先進的理念與功能給人們帶來的吸引力,同時要考慮到產品的實用性。

避免盲目開發造成浪費?,F在通信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極快,消防隊伍對產品的需求也不斷發生變化。在這個更新換代的過程中,肯定會造成一大批的產品浪費的現象,這些被淘汰的產品要如何處理也變成了一個大問題。我國的環境必然會受到大批電子垃圾影響。我國的通信產品報廢數量在不斷增長中,電子垃圾已經成為國家面臨的大問題。為了避免開發過程中因盲目開發而造成后期裝備浪費的現象,一定要對市場和目前的消防隊伍做充分的調研,同一款產品做出不同的型號,具備不同的功能以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消防隊伍的使用需求,從而避免盲目開發造成的浪費現象。

綜上所述,消防通信裝備的發展是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轉隸后裝備建設升級所忽略的一部分,目前隊伍中對通信裝備的認識程度還不夠,仍然存在一種目前的裝備夠用了,有經費不如提高滅火救援裝備的現代化程度。而出現火場通信問題之后,仍然好以將問題歸結到人的身上,過分苛求人的主觀方面的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裝備建設。在消防通信后備人才的儲備方面,專業人才仍然緊缺,隊伍對專業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隊伍內部培養人才的力度不足,導致通信裝備的維護保養程度和使用程度,通信穩定程度也較為欠缺。

猜你喜歡
應急通信
無線移動圖像傳輸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自由空間激光通信策略下的電力系統應急通信
淺談如何加強消防部隊的應急通信保障能力
應急通信需求分析
突發事件應急通信系統原型設計
電力應急綜合通信系統功能與應用分析
分布式多視點視頻編碼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論高原地區應急通信的保障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