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生主體發展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策略研究

2021-11-18 07:57李帆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創新

摘要:在提高高校教學改革與發展水平的過程中,做好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可以促進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全面發展。在實際學生管理工作中,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還受到傳統觀念和模式的束縛,未能真正將學生主體發展的地位呈現出來,進而對于學生主體發展的意識缺乏,不利于更好提升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管理工作水平。為提升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必須結合學生主體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基于學生主體發展的高校學生管理體系和模式,進而才能將學生管理的相關工作落實和滲透到底。

關鍵詞:學生主體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創新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中,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成為許多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目前基于學生主體發展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從整體上來看,已經取得顯著的效果,大多數的高校已經意識到推動學生主體發展的重要性,但是部分高校在實踐發展中還面臨一定的矛盾,進而造成學生主體失落的情況發生。

一、基于學生主體發展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現狀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未能真正將學生管理工作回歸本質,推動學生主體的全面發展,還是以傳統管理思想和理念為主進行工作,這對強化學生的自主發展意識和主體發展意識也會帶來不利影響。同時,以學生為主體的發展工作強調優化師生管理工作的關系,這樣才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高校學生管理中,還存在以教師為中心的管理模式,沒有結合學生主體發展的需求和特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主要通過制度的方式,規范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的行為和發展方式,這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突出主體也會帶來不利影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學生主體發展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還體現在沒有落實以生為本管理模式的方面。在加大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主體發展的工作落實到位,給予學生更多突出學生學習主動性和主體性的機會。目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還是以強化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和學生管理水平為主,對于學生主體發展的意識理念缺乏,也沒有通過創新性的管理方式,讓學生真正的實現自我能力的發展。

二、基于學生主體發展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價值

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教師灌輸式教學和以自我為中心管理學生的現象,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仍然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這樣很難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讓學生將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為此,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需要教師注意到發展學生個人主體性的重要性,還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自我管理和獨自學習的機會,提升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個人主體性的發展,提升高校在教學和學生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同時,部分高校為了提升對學生監督與管理的工作水平,通常運用強制性的方式來約束學生,這種方式雖然能夠提升一定的學生管理質量,但是卻影響學生個體的發展。學生還會在教師、學校的監控下,對于其學校學習和管理工作缺乏認同感,這給推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也會帶來不利影響。而且學生個體的選擇性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喪失也不符合現代教育改革的要求,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除此以外,許多學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過于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而且將提升學生的技術能力當作推動國家未來發展和繁榮的唯一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學生的價值觀被改變,導致一些學生認為只有學習技術,才能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價值,從而過于發揮自身學習的個體性和實現自我價值,沒有了解到形成正確自我管理和學習意識的重要性。所以,在基于學生主體發展的學校管理工作中,應該運用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提升學生的主體發展能力。

三、基于學生主體發展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策略

(一)學生管理工作要回歸本質

可以讓學生參與到高校日常管理和實踐活動中,積極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客觀意識,決策者和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想法和管理想法進行收集,進而也能具有針對性地做好有關學生主體發展的工作。同時,讓學生管理工作回歸本質,也能豐富學生自己的課余時間和人生閱歷,學生參與的學校管理體制和制度建立,也能增加學生對于管理工作制度的認同,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提升其整個教育工作水平和效果。學生管理工作,可以采用開展討論會的形式,拉近決策者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密切接觸的方式,感受和傾聽學生的內心需求。

(二)優化師生管理工作的關系

學生管理工作也是師生交往實踐活動,學生不僅是實踐活動的主體,更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基于學生主體發展的學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將學生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出來,不斷在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中發揮學生的特長,進而也能提升對自身價值的正確認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優化師生管理工作關系中,學校需要重新定義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管理工作的師生處于平等地位。在明確教師教育管理主體的基礎上,給予學生一定的管理主體地位,進而才能讓學生管理工作真正回歸到本位狀態,激發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工作中的熱情。教師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與教師之間共同決策、共同工作等形式,達到一種彼此相互理解的目標,促進師生關系的有效構建和完善。

(三)采用以生為本的管理模式

一方面,在以學生為本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力度,圍繞學生來制定學校學生管理的相關制度和決策方案,也可以充分了解學生對于管理工作的需求,圍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需求展開相應的管理工作。還要讓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模式,滲透在課堂教學、圖書館工作、學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多個方面,進而也能增強以生為本的管理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在學生管理工作期間,可以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比如很多學生礙于面子的原因,不愿意在學校管理和學生管理中與決策者和教師直接進行互動,更喜歡通過網絡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學??梢詷嫿▽W生自主交流和溝通的網絡平臺,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

結語: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其管理工作內容和實踐活動的本質,就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交往實踐活動,為推動學生主體的有效發展,需要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參加到學生管理的實踐活動中。這樣也有助于決策者充分感受和體會到學生的真實想法,進而制定出正確的決策和治理方案。還要優化師生管理工作的關系、采用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模式,做好學生主體的發展工作。

參考文獻:

[1]劉鵬飛,李娟.基于學生主體發展的我國民辦民辦高校學生管理改革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19,14:164+168.

[2]馬玉,陳偉.基于學生主體發展視角下中國高校學生管理改革路徑研究[J].河北農機,2020,08:92.

[3]倪憲輝.基于學生主體發展的我國高校學生管理改革路徑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07:458.

作者簡介:李帆,女,漢族,1992-11,甘肅天水人,寧夏理工學院,助教職稱,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農村發展。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管理創新
大數據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推進的促進作用分析
高校學生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方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