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環境保護與環境檢測技術的結合路徑探析

2021-11-18 07:57王曉明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摘要:環境污染問題治理時,發揮重要作用的就是環境檢測技術。從我國農村發展實際情況來看,普遍存在的一個嚴峻問題就是環境污染,作為我國糧食重要產地的農村,如果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劇,必然會從不同角度威脅全國人民的身體健康,所以必須要引起警惕,著重關注農村環保工程,基于農村環保和環境檢測技術的有機結合,借助技術作用的充分發揮,為環境保護指引方向。

關鍵詞:農村環境保護;環境檢測技術;結合路徑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得益于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農村發展開始呈現出全新面貌,不斷提高了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但值得注意的是,農村及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嚴重破壞了農村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體現在水資源及土壤、空氣等方面,其中受污染的水資源及空氣影響,會給當地農民生命及身體健康帶來直接威脅,而污染的土壤則會給糧食作物質量帶來巨大影響,最終導致更多人的生命健康面臨嚴重威脅??紤]到此種情況,為確保農村及農村經濟發展過程能夠維護生態環境,必須要借助先進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進而有效預防和治理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以此才能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促進作用。

一、農村環保問題分析

(一)生活垃圾及廢棄物污染

在我國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背景下,日益豐富了農民的生活,不斷提高的物質生活水平,使得農村居民消費的產品逐漸增多,隨之而來的就是日益增加了生活垃圾,加之農民不具備較強環保意識,所以農村之中存在嚴重的隨手扔垃圾現象[1]。此外,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過程,大量使用的農作物地膜等,導致大量白色廢棄物隨之產生,面對這些廢棄物,農村中對應、專門的垃圾處理部門卻并未積極建立,加之相應設備的缺少,所以難以妥善處理大量生活垃圾和廢棄物。

(二)土地資源的浪費和污染

農民的生命所在就是土地,以云南省為例,2014年該省有620.98萬公頃的耕地面積,約為該省總土地面積的16.2%,同時該省還存在163.65萬公頃的園地面積,約占4.3%的總土地面積,可見當地農民賴以生存的主要、重要資源就是這20.5%的土地。在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的背景下,進一步擴大了對土地資源的需求量,但是因農民并未進一步認識土地,所以土地開墾模式仍然是以粗放式為主,而受刀耕火種等落后開墾技術等因素影響,污染且浪費了大量土地資源。

(三)水資源污染

雖然說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態勢十分迅猛,但值得注意的是,農村人民普遍不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且思想觀念也固守傳統,所以并未清晰理解和認識自身生活的自然環境,一味追求自身經濟的發展,導致生產過程往往會選擇大量化肥及農藥等使用,嚴重污染了農村地下水和地表水[2]。從大多數農村的飲水模式來看,仍然是沿用傳統的方式,未經處理就直接飲用的情況,受水污染問題影響,給農村居民身體健康帶來了巨大威脅。

二、農村環境保護中環境檢測技術的作用分析

(一)提供精準科學環境數據

為實現預期的農村環保效果,必然需要收集和總結各種環保數據,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將現場環境檢測工作做好,之后與農村地區實際環境污染情況充分結合,確??茖W、合理選擇行之有效的環境檢測技術,如此才能為完備、精準生態數據的獲取提供保障,以此為基礎推動后續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因農村生態環境存在較多污染因素,所以應用環境檢測技術時,應在各種異常污染因素檢測力度方面進行強化,將檢測數據的科學分析工作做好,如此才能以合理環境數據支撐后續環保工作開展,確保進一步提高農村環保效果。

(二)強化環境變化監測力度

在農村有序開展環境檢測工作,利于對環境變化情況監測力度的進一步強化,所以對于相關環保部門來說,應在農村環境檢測方面加強力度,基于技術人員培訓力度的不斷加強,加之充足檢測設備的配備,借此確保進一步提高整體工作效率。環境檢測工作開展的前期,相關部門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制度,同時立足因地制宜原則為出發點,與當地特征充分結合,進而制定對應監管方案,有效提高環境檢測效率和工作水平[3]。檢測過程發現異常環境數據時,應注意及時分析處理工作的積極開展,為環境檢測部門快速找準異常源頭提供幫助,進而科學且針對性地開展對應環保工作。

三、農村環境保護與環境檢測技術的結合路徑

(一)構建完善的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是任何一項工作開展的前提保障,對于農村環保和環境檢測工作開展,健全組織機構的構建更是尤為重要。新農村發展背景下,農村地區要想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目標,必須要重視環保和環境檢測技術的結合,而要想實現有效的結合,就需要相關環保部門注意健全組織機構的建立,如成立專門的環境檢測小組,由該小組開展農村環保和環境檢測工作,協調兩方面工作的各個環節[4]。與此同時,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農村環境檢測精度,應與畜牧及環保、農業、衛生等部門協調配合,通過環保合力的形成,確保充分發揮各種環境檢測技術作用,有效落實農村環保和環境檢測工作的同時,以此為出發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優化、改進現有農村環保工作和環境檢測技術。

(二)健全環境檢測的制度

區域的不同,經濟發展情況也有所不同,所以各地農村環境質量、環境問題等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化特征。面對此種情況,開展農村環境檢測工作時,應與農村區域環境的具體發展現狀充分結合,進而針對性確定檢測目標并制定檢測制度,之后配置各種環境檢測資源。與此同時,還應明確重點檢測對象,與水污染及土壤污染、空氣污染等具體污染內容充分結合,科學規劃檢測方案,利于環境檢測工作針對性水平的切實提升,也能使環境檢測方案充分契合當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與人文特征[5]。此外,當地環保部門還應在各種資源投入方面加大力度,基于專業知識扎實和實操能力較強這一專業環保隊伍的組建,使其專業及實踐優勢充分發揮,立足農村環保重點領域為出發點,全方位開展環保和環境檢測。

(三)規范環境檢測工作程序

為了能夠結合農村環保和環境檢測,還需要環保部門科學制定環境檢測流程,之后嚴格落實具體細則內容。第一,環境檢測工作開展的前期,需深入了解待檢區域,基于當地人為因素及地理條件等的全面掌握,合理劃分采樣區域;第二,具體采樣環節,應與實際污染情況和檢測重點充分結合,明確采樣方式方法和采樣的頻次,加之與不同樣品特征相結合,科學選擇對應的處理方式,為檢測數據的可用性提供保障;第三,環境檢測工作完成的情況下,需要檢測人員借助合理渠道的應用,公示檢測報告,引導群眾高度認識環保工作重要性,促使群眾能夠在環保工作中積極參與;第四,環保部門應和當地政府保持良好溝通及交流,之后借助下發通知及廣播等方式的應用,引導當地民眾自主改整不良習性,使農民自身行為所導致的環境污染情況能夠從根本上減少,也能提升當地環保水平。

結束語:

經濟的飛速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劇,而從當前社會中的實際情況來看,不論是城市之中還是在農村,都有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問題存在,所以必須要加大環保力度,有機結合環保和環境檢測技術。

參考文獻:

[1]崔慶華. 農村環境保護與環境檢測技術的結合[J]. 環境與發展,2020,32(2):76-77.

[2]袁顯龍,高飛鵬,郭瑤. 農村環境保護與環境檢測技術的結合[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17(8):45.

[3]張元祥,陳博. 農村環境保護與環境檢測技術的結合[J]. 環球市場,2021,09(8):267.

[4]顏文武. 農村環境保護與環境檢測技術的結合[J]. 商情,2021,3(19):293.

[5]陳貫營. 農村環境保護與環境檢測技術的有效結合[J]. 信息周刊,2018,15(9):0039-0039,0043.

作者簡介:

王曉明(1990.11—),女,漢族,山東臨沂(籍貫),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職稱),研究方向:環保工程或從事環境檢測方面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