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11-18 12:36李哲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微博思政教育分析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微博為載體的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資源被廣泛的應用到教學當中。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應用微博,可以轉變傳統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微博在應用的過程中,還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教師只需要通過微博平臺,就能向學生傳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學生通過微博平臺也可以進行交流、互動等,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本文結合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方法,以期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微博;大學生;思政教育;分析

引言

在微博平臺發展過程中,不僅有利于滿足個體對于自身感知狀態發布的需求,還能通過與密切關注人之間進行反饋和交流等形式,提升良好的互動效果。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對于思政教育來說是一種開創性和挑戰性的課題。還需要結合微博載體的教學功能,發揮其功能對于思政教育的教學作用,不斷通過微博的教育方式來彌補傳統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不足,這樣也能更好地發揮微博對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優勢,提升教育的水平。

一、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

在傳統的思政教育工作中,主要以面面相授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主,這種方式使得知識的講解范圍較小,造成課堂教學工作存在局限性。許多學生在思想政治內容的學習中缺乏對知識的感觸,上課回答教師的問題也是敷衍、不積極,進而不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學習質量。隨著微博的不斷發展,也使得以微博為載體的思政教育模式被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這種方式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隨時隨地地通過微博載體進行對話、交流、學習等。以微博為載體的思政教育工作,還能給予學生更多交流和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增加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也再一次體現出以微博為載體的思政教育工作平等性。傳統思政課堂和活動在開展中的形式單一和內容落后,不利于更好的切入思政教育主題,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在通過微博進行思政教學當中,可以從生活小事、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等角度出發,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加強學生正確思想和健全品格的引導,促進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發展。以微博為載體的思政教育,還能采用話題發問、知識針對性講解等方式,避免學生誤入歧途,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力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讓學生在以微博為載體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提升學生的學習綜合能力。

二、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在互聯網技術發展背景下,以微博為載體推動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給傳統思政教育方式和方法都帶來沖擊,而且即使傳統工作方式不完善,但是在組織保障、計劃保障、權威資源等方面可以更為充分。微博平臺的出現,導致傳統思政教育工作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微博時代信息內容更加多元、信息傳播范圍更廣大,這會使很多學生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具有吸引力的新媒體上,其思想和觀念也會發生很大改變。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結合這一變化,加強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還要結合互聯網時代下,學生在微博平臺主體性越來越明顯的現狀,促進思政教育工作的合理開展,還要充分發揮微博的優勢和作用,提升學生思政教育的學習水平和效果?,F階段多樣化的微博教育資源和素材也容易給學生的認知帶來極大的偏差。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包含很多魚龍混雜的教育內容,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內容,從而導致一些不良信息給學生的思想和意識帶來很大的威脅與挑戰。還有很多學生每日耗費大量時間來閱覽微博,微博中龐大的信息內容和不良信息碎片容易給現代學生造成負面影響,阻礙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合理發展。目前很多學生的思想觀念不夠成熟,尚未形成完全的三觀意識,在面對錯誤和不良信息時也缺乏一定的辨別意識,這也再一次影響思政教育工作的合理開展。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意識,結合微博教學手段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成為目前許多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問題。

三、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根據微博關注功能提升教學水平

在通過微博開展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開通針對學生思政教育的官方微博,定期將最新的思政教育動態和政策分享出去。還要讓學生采用微博官方帳號關注、最新話題互動等形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方向。同時,思政教育工作者還可以結合學生微博學習的動向,構建相關的思政教育制度和政策,要求學生規范自身在微博思政學習過程中的行為,強化教育的針對性,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在關注微博期間,也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建議反饋給學校。學校教師通過改善思政教育工作形式、方法等策略,達到學校以及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互動的目標,幫助學生提升良好的課堂學習效果。例如,在武漢大學的官方微博中,思政教育工作者采用發揮微博關注功能的優勢,讓武漢大學官方微博的粉絲不局限在武漢大學本校學生,還包含其他高校的學生。通過了解這些學生的微博思政學習情況,也能提升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所發布的內容也可以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心理,為學生們營造一個信息交流和共享的網絡氛圍。

(二)結合微博評論功能強化教學互動

評論是微博在應用和發展過程中的第二個主要功能,以微博為載體的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需要發揮評論功能的作用,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政學習意識和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熱點和關鍵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微博平臺進行有效的評論和交流。并且還可以采用與教師或其他學生熱烈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能夠通過自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增加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內容的理解。思政教育工作者還要結合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現實,讓學生將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評論出來,然后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為學生解決相關思想和情感問題。積極用正確的思想來引導學生的心態和情緒,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微博評論功能,也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優化自己的人脈圈,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思政有關知識和教育內容。

結語

運用微博平臺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不僅是一種新穎的教學嘗試,還能更好地讓學生接受和理解。目前在運用微博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和情感傳遞期間,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據微博關注功能,提升教學水平,還要結合微博評論功能,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效果,提升育人質量。

參考文獻

[1]趙琳琳. 微博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 大慶社會科學,2017(03):55-57.

[2]黃艷. 微博興起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應對[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29(05):73-77.

[3]張麗芳,王秋菊. 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 教育與職業,2016(17):46-48.

作者簡介:

李哲,男,漢族,1980-10,山東桓臺人,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講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

猜你喜歡
微博思政教育分析
傳統媒體所辦新媒體的傳播特性分析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事實與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發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神回復
Units?。保场保唇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