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策略

2021-11-18 14:58倪潔瓊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倪潔瓊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理解、掌握數學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本文針對小學生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形象思維能力;小學生空間;數學形象;數學聯想;數學想象

引言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僅要將注意力放在促進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實現上,還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核心素養。形象思維是高年級學生必備的一種基本思維,也是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升的關鍵。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為了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提出了以下幾項措施,希望學生能夠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形象思維也能得到發展。

1營造合理的教學氛圍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占據課堂的絕對主導地位,在教學中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忽視了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持續深入,“灌輸式”教學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急需教師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之下,能夠給學生足夠的安全感,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應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深入學生中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和真情實感,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了解問題,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2創設情境,進行再造想象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最常用的一種教學策略就是創設問題情境。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可以把乏味無趣的數學變得充滿趣味和意義。它不僅對小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的抽象性有幫助,而且對增強小學生思維的具體性和形象性也是有諸多裨益的。以“雞兔同籠”經典數學問題為例。首先,讓孩子們把眼睛閉上,幻想一下自己是一個魔法師,手里面有一根魔法棒,輕輕把魔法棒揮一揮,奇跡的一幕發生了,所有的雞都飛在半空中,而所有的小兔子也都用兩只前腳站起來了。在教師如此引導下,學生思維活躍,課堂也會變得生動有趣且效果明顯。

3媒體引領,促進學生思維

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使課堂教學信息呈現多樣化,讓學生從中感受形象、直觀、生動有趣的數學知識。把抽象的內容轉變為具體形象的知識,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時,筆者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動手操作,放手讓學生動手把圓拼成各種圖形,鼓勵學生使用不同拼法,讓學生通過比較得出沿半徑剪拼的方法是較為科學的。學生拼出來的圖形近似平行四邊形,為什么只能是“近似”,能不能把拼出的圖形的邊變直一點?如果讓學生繼續操作比較費時,這時運用多媒體進行演示,通過把圓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128份……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剪拼過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與圓之間的對應關系,有效地認識和理解圓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的演變過程,讓學生思維能動性得到充分激發。

4聯系生活教學,培養學生形象思維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聯系生活展開教學,使學生在生活中獲得知識的同時,形象思維也能得到發展。例如,在學習“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關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一上課就將一人在車間生產零件的統計表展示了出來,并提出問題:“同學們能夠根據這位師傅的生產數據說一說生產零件數量和時間的比值是多少嗎?”學生立即展開計算,很快就得出了“25”的答案,教師由此引出正比例的概念,促使學生根據具體實例認識正比例。隨后,教師又將織布時間和織布總米數的表格呈現出來,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自主判斷兩者是不是成正比例關系并說出原因。理解正比例的概念和知識點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但是當數學教師聯系生活進行講解的時候,學生會感到正比例就在自己的身邊,學習興趣更高,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展自己的形象思維。

5運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研究教材,弄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將它們串在一起。數形結合就可以將數學知識和原理與具體問題結合起來,將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具體化、形象化的內容,通過二者之間的相互轉化分析數學知識的本質,幫助學生解決相應的問題。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借助圖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用數量關系轉化難題。

6動手操作,引導學生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還處于形象思維逐步向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在教學中要通過讓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調動眼、耳、手、口等各種感覺器官共同參與,在操作中獲得感性認識,為學生思維的形成提供支柱。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一課時,很多學生在課前已經知道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但學生不滿足“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課件出示長6厘米、寬5厘米的長方形,算出它的面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數格子、拼一拼、畫一畫、說一說等。有的學生沿著長擺每行擺6個,沿著寬擺可以擺5行,相乘所得的總個數就是長方形的面積,所以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也有的學生用畫一畫的形式,一目了然。在這個片段教學中,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主動在腦海里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體有序地沿著長寬去拼擺,從而將面積單位與面積建立起聯系,逐漸突破了認知障礙,在積極的思維中領悟數學的核心本質,提升了數學思維能力。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縱觀全局,充分協調教學中的各種因素,采取各種教學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唯有如此,學生思維能力之花,才能在數學課堂教學這塊沃土上結出豐碩的果實!

結語

眾所周知,邏輯思維貫穿于數學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很多老師或多或少在訓練小學生的邏輯思維方面具有一定的經驗。而在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方面,雖然教育理論界給予普遍關注,但就如何正確把握形象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選取何種方式培養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而言,人們還是缺乏充分的認識,且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統一模式和套路。需結合小學生個體身心發展實際,個性化“私人訂制”式探尋最適合的教學策略改革新路徑。

參考文獻

[1]杜明收.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9(11).

[2]屈濟民.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天下(綜合),2019(33):1.

[3]陳濤清.小學數學幾何直觀教學的優化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5(05):45-46.

[4]李杰紅,丁玉梅.形象思維與大學數學教學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06(01):5-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